0 – 6岁儿童心理特点及情商培养——把孩子性格的培养放在首位文李沿黎(授课提纲)提问:请大家回忆自己童年的经历中,父母说的那句话最使你感到伤害,导致与父母不怎么说心里话了。
朋友与成人、老师的那句话曾使你感动,使你们成为好朋友。
什么是情商?它是表示情绪能力大小的通俗叫法,是用来表示被试者情绪发展水平的标志。
Emotional intelligence特征:(新罕布什尔大学约翰 . 梅耶是这个术语的创始人)清晰地理解自己的情绪,把握他人的情绪,能用“加强生活能力”的方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就是说,每个人都要“控制自己“,不过有的人表现为冷漠和忧郁,有的人则表现为内心充实、生活上进和思维上的敏捷。
作用:用智力测验智商的办法预测一个人未来的成就并不可靠,因为在很大程度上起决定作用的是情绪能力。
人在决定一件事时,不仅需要智力,也需要情绪能力。
但情绪需要认识,因为情绪是容易伪装的;情绪又是需要控制的,因为情绪容易冲动。
自制不是简单的压抑,而是把握,比如愤怒。
什么是同理心 ?当一个人感知到对方的某种情绪时,他自己也能体验到相应的情绪。
俗话说的“设身处地” 。
0-6 儿童心理及辅导0- 三个月的胎婴儿心理这段时间孩子的感觉我们没有办法去体会,他们大量的时间处于睡眠状态。
但是也有清醒的时刻,并且对母亲的情绪有感应。
表现与对策:由于父母与孩子没有矛盾,由天生的亲情爱,双方沟通交流很正常,施教顺利。
只要开始不抱着睡就行。
其他尽量满足孩子。
结合《0 岁方案》对孩子多教育,多抚摸孩子,对孩子说话。
结果:经过《0 岁方案》胎教的孩子通常表现为安静,理解父母,学习接受能力强,幼儿期信赖父母,长大后与父母感情好,听话。
父母的感知能力增强,幸福感增加。
三个月婴儿心理对一切事物都好奇,对社交也感兴趣,会主动逗周围的人。
但持续的时间不长。
原因孩子心跳很快,不能太长时间兴奋,容易疲劳。
表现与对策:1 、“没有表情游戏”实验,继续《 0 岁方案》教育。
2、孩子可能在与父母做模仿游戏,很高兴的时候突然烦躁,侧过头终止与大人的交流,这是中断学习和游戏,带孩子进入安静的环境,听优美的音乐,予以抚慰。
结果:孩子学习安静与自我控制,和自我安抚的方式,与父母的情感增加。
父母也学会了尊重孩子,理解孩子。
三、六个月到八个月婴儿心理这个阶段的孩子有了记忆力和观察力,开始探究周围世界,有了一些动作能力,能够同时注意到人和物,有欢乐、好奇、恐惧、失望、无聊等情感,能听懂一些话语,指认物品和学过的常见字和人,对父母特别依恋。
父母往往在这个时候变得不理解孩子,认为孩子出现的变化,并以为孩子有了讨厌的行为,亲子之间有了一定矛盾。
主要表现和对策:1 、有了“陌生人焦虑”,父母与陌生人的亲近有利于消除孩子的焦虑,陌生人主动与孩子做游戏,慢慢接近到融合。
2 、有“社交咨询”,对未知有着恐惧感,依赖父母的暗示。
非常听父母的话,父母不让干的陌生的事就不干,非常理解父母的表情。
3、喜欢撕、咬、扔物品,父母要耐心的帮助他们去探索事物。
整个过程中父母要将孩子的感受语言化,言辞和父母脸部的表情对孩子有着深刻的影响。
顺利度过这个时期亲子关系极大的改善,孩子也有飞跃的发展,获得安全感,并会用各种表情和手势,父母也获得很大的成就感。
四、九个月到一岁孩子心理婴儿开始理解人与人之间有可能分享彼此的思想与情感,领悟到他生命中的人和物有某种程度的永久性和不变性,继续用各种方式探究周围的一切事物。
继续发展各种情感。
同时恐惧感增加。
主要表现和对策:1、将坏的玩具递给父母,得到父母的理解情感会增加,信心也会增强,父母要学会用语言表述孩子的想法2、喜欢捉迷藏游戏,扔东西,以领悟物质的不变性。
3、容易产生父母分离焦虑症,并知道你要离去的动作。
父母需要逐步实习分离,建立父母离开不会有可怕的事,理解孩子情感并用语言描述,向孩子保证一定回来。
4、安全感强的孩子和焦虑的孩子表现不同。
建立表情娃娃或脸谱,关心孩子的心情,帮助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
这个阶段感情的语言化帮助孩子扩大词汇量,为行走和说话做好准备,认知能力、学习能力、自我调控能力、表达能力增强,顺利度过这个阶段会让下一个阶段的矛盾减少,父母引导孩子的能力增强,并实现“双向爱”。
五、一岁到三岁孩子的心理这是孩子拥有了行走自主权,有了语言,有了自己的思维和想法,并一定要付诸实施,有了强烈的情感表现,成为“叛逆冲突”的第一年龄阶段。
也是形成性格的关键阶段。
主要表现和对策:1、父母的不理解自己时会坚持己见,对父母的强迫行为会激烈的反抗,萌发语言技巧,常说“不”“我做”。
孩子希望获得事物的控制权。
父母要给予孩子一定选择权。
比如穿衣服、吃药、打针等。
2、对同龄孩子产生兴趣,但缺乏交际技巧。
自我意识增强,无法理解别人可能有不同的感觉。
同伴常发生矛盾“儿童自我中心”心理:1 )我看到的,是我的;2 )如果是你的,但我想要,就是我的;3 )我的,永远是我的。
父母这时要用行为表演示范教孩子学会“分享”、等待、轮流,对孩子的心情一定要用语言描述,懂得孩子的心理,并让孩子从自己的心理理解别人的心理,对孩子的分享、关爱行动及时鼓励,强化,多用积极暗示。
对同伴最好采用“并行游戏”,对孩子重要物品可以采用“禁止触碰”的方式。
3 、孩子有着教育滞后表现行为,有着再现记忆能力。
观察到别人特别是父母的行,并稍后加以模仿,游。
段子之常生矛盾,父母要学会体察孩子的情,并表达出来,与孩子共同商解决的方法,孩子也会学着父母和矛盾,整心情,学遵守。
当孩子心情舒,会学生极大的趣,学能力、表能力极,相反会学,性格生扭曲。
利通个段父母得极的理解力和引力,反之会陷入教育的逆境。
六、四到六的孩子的心理言、作、知展很快生活范大,交能力增,能理解一些事情但新的出,有自己的想法,但可能不被理解,甚至生冲突;有了朋友但需要遵守律,服从管理需要友,体会人的感受和愿望喜两个人玩耍,排斥第三人“走开,我不要你做朋友。
”“不要爸爸,我要。
”策:“我在只想和玩,但我希望等一会你可以跟我玩。
”“他不我一起玩,真人生气,我再找个人玩或者我玩玩具。
” 假装游充恐惧:1无力感的恐惧,孩子会自然存在的无力感和危弱感。
策:孩子例如:系鞋:不要先帮忙,可以安慰“有候鞋是很人。
” 2 被弃的恐惧真是存在而又普及策:不要开玩笑接受他的感受,并下保3 黑暗的恐惧是未知,是怪物的藏之策:就在他的附近一些光胆小鬼的父4 做噩梦的恐惧于分辨的梦境策:叫醒他,抱抱,一,保桃 . 布雷特《安妮的故事》形魔力戒付梦中老虎5 父母的冲突的恐惧孩子以任在自己,以自己有能力解决冲突的力量,而系家庭是他的。
策:避免果展示家的法:1、命令我关上、把地干、去,睡!我再看你跟他在一起!感想:爸不想知道我的想法,不尊重我反:抵制、、嘴、抱怨⋯⋯2、警告你再,我就走了!你小心弄坏了!我再一遍,我打死你!你到了可怪我⋯..感:我真的不会怎么了?吓我。
吓人,又火了反:大哭、当没听,生气3、你当有个矩的子!人人都当。
你当懂得大人你操了多少心!感受:我真是坏孩子!我就是!反:嘴、心、越做越糟(可可攀高的故事)4、建你干嘛不⋯⋯依我看,你当去道个歉⋯⋯我要是你就得找他理!我在你年⋯⋯.你小,没,不懂⋯⋯感受:我没用。
我不用筋了。
我就不。
反:心情低落、反5 、( 粗心的孩子的故事 )不生,你准得病。
一心二用,果算了吧。
我多少回了,你多穿点,就是不听,感冒了吧,活!感受:人,就知道取笑我。
我就是差。
只有大人是的。
反:嘴、不作声6 、批(一位母深夜到我的情景)你真笨!你的,任全在你,像什么子。
没有你么不听的。
感受:我是很糟的。
我就是。
爸不喜我了。
反:自卑、自7、表(教育)瞧,我儿子是个小能人!我女儿得最漂亮。
你真明!示价的立和利在表,上又要批后果:逐听表,不起挫折大人不是真心表,而是另有所例如 :儿子:“我的字老写得不好!”:“怎么不好,挺好的!”儿子:“不,你成心么,怕我不高!”女儿:“ ,今天的文我得了100 分。
”:“真我高!”8、嘲你那子猪吃啦!算不出来就脱袜子,数数脚趾打扮什么,想参加美呀!感受:。
爸就是不喜我。
我不跟他了。
反:尚失信心9、猜我知道因什么⋯.你大概又跟人打架了。
你准保想着去游泳,告你,想我。
感受:生气、被算了、反:下回装好点,不跟父母真10、你说吧,今天怎么回事?你放学后上哪儿去了?走吧,你不说我也能知道。
你不言语就算完了?感受:很烦,爸妈根本不理解我。
不信任我。
我不值得信任,我总在做不该做的事。
反应:不说了。
不谈话。
11、同情我理解你。
我同情你。
算了,别往心里去。
倒霉。
感受:说的什么,怎么办,不关心我。
反应:说了是白说。
12、搪塞我眼下顾不上你。
行,有时间我一定带你去。
感受:我的事不值得提。
反应:再也不用找父母了。
孩子真的是不听话的吗 ?是孩子不听话 , 还是父母不会听话 ?让孩子听话的策略是什么 ?怎么畅通交流一、察觉小孩的情绪,培养孩子自我理解能力家长自我体验:导火索 - 感受 - 对错 - 其他人知道吗 - 交谈对象或发泄方式,做记录当不确定孩子的情绪时,多花时间与孩子接触,找出孩子的需要。
我们情绪有:愉快、钟爱、兴趣、兴奋、骄傲、渴望、爱、被爱、感谢、压力、伤害、悲伤、苦恼、愉快、生气、怜悯、厌恶、内疚、妒忌、懊悔、羞愧说出情绪(例如:可可 1 岁以前与我分离的情景)二、认同情绪培养孩子自我安抚的能力错误的做法:回避(例如:一位母亲到研究所要求找回孩子信心)正确的做法:情绪轻微时及时觉察和认同,拉近距离,遇到大事共同合作三、倾听并肯定孩子的感受标准姿势:深吸一口气、放松、蹲下、看着他、认真的听例如:两个孩子家庭里,一个孩子收到了礼物,另一个很生气,提出抗议:“这个不公平!”父亲:“下次你去参加活动时,他们也会寄给你一份礼物的。
”后果:孩子更生气,原因:父亲不了解自己的感受。
更正:你也希望大家给你寄一份礼物吧!(再说其他的话)四、口头上的情绪描述五、订规矩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定规矩,那些是可接纳与不可接纳的行为确定目标思考可能的答案评估所建议的答案帮助孩子选择一个解答案例分析女儿:明天我不想上学。
:你不想?那真奇怪。
你不是很喜上学?我很,想知道你是不是担心什么事情。
女儿:,有一点。
:你担心什么?女:我不知道。
:有些事你,而你不知道是什么。
女:呀:我想你得有点。
女:(眼泪)呀?可能是和小惠和真真有关。
:今天在学校跟他生了一些事情?女:是的。
:看来,你明天不想去学校是因你担心他可能在休息又不理你。
女:呀。
每次我朝他走去,他就走开做些其他的事情。
:哎,我的天。
我的朋友如果那我,我一定心透了女:我就是的,我得自己好想哭。
:啊,我的宝(抱),你生事我真的感到好。
于你的朋友待你,我能了解你的悲和怒。
女:就是,明天我真不知道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