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州]轨道交通地铁车站搅拌桩施工方案

[广州]轨道交通地铁车站搅拌桩施工方案

承包商申报表编号:广州市轨道交通二十一号线【施工15标】土建工程搅拌桩施工方案编制: 周清才审核: 张哲批准: 王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地铁二十一号线【施工15标】项目经理部2014年12月目录一、编制依据............................................... - 1 -二、工程概况............................................... - 1 -2.1工程简介............................................ - 1 -2.2地质概况............................................ - 2 -2.2.1岩、土分层及其特征 ............................. - 2 -2.2.3 水文地质条件................................... - 6 -三、施工部署............................................... - 7 -3.1施工组织机构框架.................................... - 7 -3.2进场机械设备一览表 .................................. - 7 -四、施工前期准备........................................... - 7 -五、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 - 10 -5.1搅拌桩施工工艺技术 ................................. - 10 -5.1.1搅拌桩施工工艺流程 ............................ - 10 -5.1.2搅拌桩施工方法 ................................ - 11 -5.1.3搅拌桩施工技术控制措施 ........................ - 13 -5.1.4搅拌桩搭接接头的处理要点 ...................... - 15 -5.1.5质量控制措施.................................. - 15 -5.2施工控制重点....................................... - 17 -六、雨季施工保证措施...................................... - 17 -七、质量保证措施.......................................... - 18 -7.1质量检验措施....................................... - 18 -7.2质量保证措施....................................... - 18 -7.3施工管理保证措施................................... - 19 -八、安全保证措施及安全保证体系............................ - 19 -8.1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及管理制度 ......................... - 19 -8.1.1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 - 19 -8.1.2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 - 20 -8.2安全保证措施....................................... - 21 -8.2.1一般规定...................................... - 21 -8.2.2施工用电安全.................................. - 21 -8.2.3机械设备施工安全措施 .......................... - 22 -8.2.4健全组织机构,落实岗位职责 .................... - 22 -九、环境保护及消防安全措施................................ - 22 -9.1环境保护........................................... - 22 -9.1.1粉尘控制措施.................................. - 22 -9.1.2噪声控制...................................... - 23 -9.2现场文明施工....................................... - 23 -十、附件.................................................. - 24 -搅拌桩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广州市轨道交通二十一号线【施工15标】土建工程主体围护结构施工图第一分册。

(2)广州市轨道交通二十一号线【施工15标】土建工程招标文件。

(3)我公司现场踏勘的有关资料。

(4)国家、广东省、广州市现行的有关地下工程设计、施工规范和规程等。

(5)《铁路工程土工试验方法》(TB10102-2004)。

(6)《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7)《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2003版)。

(8)《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

(9)《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2012)。

(10)我公司现有的施工机械设备及施工技术力量。

二、工程概况2.1工程简介本工程为镇龙站基坑的边坡处理和基坑底地基加固。

根据设计图纸说明,在基坑放坡开挖前需先采用φ600@450mm搅拌桩格栅式布置处理坡面素填土、淤泥质粉质粘土和砂层,基底存在软弱土层的范围采用φ600@450mm搅拌桩格栅式布置加固地层。

搅拌桩间距450mm,邻桩搭接长度150mm,进入不透水层不少于1米。

本工程水泥搅拌桩水泥采用P.O 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掺入量为15%(重量比),水灰比为0.45~0.55,搅拌桩28天抗压强度不小于1MPa,搅拌桩压缩模量大于80MPa。

图2.1.1 镇龙站基坑边坡处理平面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为边坡处理范围)图2.1.2 镇龙站基坑地基加固平面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为地基加固范围)图2.1.3 边坡格栅式搅拌桩布置示意图图2.1.4 基底格栅式搅拌桩布置示意图2.2地质概况2.2.1岩、土分层及其特征镇龙站地层自上而下主要有:(1)人工填土层(Q4ml)车站范围内人工填土层为杂填土及素填土。

①杂填土:颜色较杂,大部分为欠压实~稍压实,组成物主要为人工堆填的砂、砖块、混凝土块、黏性土等。

仅2个钻孔揭露(包括利用钻孔,下同),层顶标高35.97~45.06m,厚度3.60~4.50m,平均厚度4.05m。

本层在图表上代号为“<1-1>”。

②素填土:大部分为松散~稍压实,主要为褐黄色、灰褐色、红褐色等,组成物主要为人工堆填的粉质黏土、砂质黏性土、中粗砂、碎石等。

本层分布较广泛,厚度变化大;共有23个钻孔揭露,层顶标高35.54~45.88,厚度0.50~4.40m,平均厚度2.36m。

本层在图表上代号为“<1-2>”。

(2)陆相冲积-洪积砂层(Q3+4al+pl)本层分布2个亚层,各亚层的特征及分布如下:①陆相冲-洪积粉细砂层呈灰黄色、灰白色,饱和,松散~稍密状,局部中密,分选性良好,颗粒较均匀,主要成分以石英颗粒为主,局部含较多黏粒,具弱黏性。

标贯实测击数为3~15击,平均击数9.6击。

本层分布较分散,局部呈透镜体状,11个钻孔有揭露,层顶标高21.84~29.61m,层顶埋深7.60~16.50m,层厚0.60~5.00m,平均厚度2.15m。

在图表上代号为“<3-1>”。

②陆相冲-洪积中粗砂层呈灰黄色、灰白色,饱和,松散~稍密状,级配差,主要成分以石英中粗砂为主,局部夹薄层粉质黏土,含少量有机质成分,土质不均。

标贯实测击数为9~13击,平均击数11.0击。

本层呈透镜体状分布,分布较散。

3个钻孔有揭露,层顶标高28.96~33.36m,层顶埋深2.40~6.90m,层厚0.90~2.90m,平均厚度1.83m。

在图表上代号为“<3-2>”。

(3)冲积-洪积黏性土层(Q3+4al+pl)本层共分为3个亚层,各亚层的特征及分布如下:①软塑冲-洪积粉质黏土层呈青灰色,深灰色,软塑,黏性较好,韧性及干强度中等,局部含细砂,手捏具砂感。

标贯实测击数为3~8击,平均击数5.0击。

该层呈透镜体状分布,6钻孔有揭露,层顶标高25.87~33.74m,层顶埋深1.80~10.00m,层厚2.40~5.20m,平均厚度3.5m。

在图表上代号为“<4N-1>”。

②可塑冲-洪积黏土、粉质黏土层呈褐黄色、灰褐色,可塑为主,局部相变为硬塑状,主要由粉黏粒组成,局部含较多粉细砂,土质不均。

标贯实测击数为9~18击,平均击数10.9击。

场地大部分地段都有分布,15个钻孔有揭露,层顶标高24.45~42.90m,层顶埋深0.00~13.50m,层厚1.80~9.80m,平均厚度4.03m。

在图表上代号为“<4N-2>”。

③硬塑冲-洪积粉质黏土层呈褐黄色,硬塑,主要由粉黏粒组成,局部含少量粉细砂或碎石,土质不均。

该层呈透镜体状零星分布,3个钻孔有揭露,层顶标高45.42~46.11m,层顶埋深0.00~14.60m,层厚4.50~6.00m,平均厚度5.17m。

在图表上代号为“<4N-3>”,本层未取土样。

(4)河湖相沉积淤泥质粉质黏土层(Q3+4al)呈深灰色,流~软塑,主要成分为黏粒、粉粒及有机质,局部含砂粒,略具腥臭味。

实测标贯实测击数为2~6击,平均击数3.1击。

该层主要分布于车站西部,即增城市优氏工艺品厂范围内冲洪积平原地段, 19个钻孔有揭露,层顶标高25.25~39.02m,层顶埋深3.00~12.30m,层厚0.80~9.40m,平均厚度4.03m。

在图表上代号为“<4-2B>”。

(5)残积土层(Qel)由花岗片麻岩风化残积而成,主要为砂质黏性土、黏性土。

按残积土层的状态和密实度不同可分为2个亚层。

①可塑状残积土层呈褐黄色,可塑为主,局部为硬塑,由风化残积而成,以粉黏粒为主,含较多石英砂粒,以砂质黏性土为主,少量为黏性土及砾质黏性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