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测评的工具与方法研究发表时间:2014-11-21T15:13:54.200Z 来源:《价值工程》2014年第2月下旬供稿作者:刘峥[导读] 需要说明的是,职业能力测评工具与方法关系到职业能力测评结果信效度的高低,能否形成对学生多方位的正确评价有赖于测评工具的科学性和适用性刘峥LIU Zheng(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西安710054)(Xi'an Railway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Xi'an 710054,China)摘要院职业能力测评是衡量学生素质能力高低的标准,对高职学生职业素质能力的评定和测定具有重要作用。
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测评必须借助合理的测评工具和测评方法进行,以此形成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准确评价,进而指导学生不断提升职业能力,适应就业需要。
Abstract: Occupational ability test is a standard to measure students' quality and ability, and it has the vital role in the assessment ofthe vocational students' occupational quality and ability. Evaluation of occupational ability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must be carried outby reasonable assessment tools and methods so as to form a accurate assessment of students' occupational ability, guide the students tocontinuously improve occupational ability and meet the needs of employment.关键词院高职;职业能力;测评方法Key words: vocational;occupational ability;assessment methods中图分类号院G718.5 文献标识码院A 文章编号院1006-4311(2014)06-0259-020 引言职业能力(Occupational Ability)是人们从事某种职业的多种能力的综合。
通常具备三个基本要素:一是具备从事具体职业所必备的任职资格和基本能力;二是从业过程中体现出的自身的职业素养;三是进入职业生涯后所具备的职业生涯管理能力。
通常而言,职业能力不仅是人们从事某项职业活动所必须的能力,同时,也对职业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起到影响作用。
对于高职学生而言,职业能力是衡量其素质高低的核心标准,也是学生素质测评的重要部分,对于高职学生的学习、就业以及未来的职业生涯都具有积极作用。
因此,职业能力测评对于高职学生显得尤为重要。
高职学生职业测评需要选用合理的测评工具和测评方法。
1 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组成职业能力评价不仅关系到高职学生的就业发展,而且关系到高职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般来说,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包括通用能力、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等三种。
通用能力包括分析判断能力、思维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观察能力、获取分析信息能力、学习能力、组织策划能力等。
通用能力对于高职学生来说,是一项普遍性的能力,不会随着专业方向的不同而改变。
它反映的是一个人的心智模式和智力能力,是一个学生的“智商”。
专业能力是基于完成职业需要而具备的专业理论知识能力、设备操作技能、生产操作能力、产品质量保障能力、安全性能的控制能力以及创新推动能力等方面的综合体现。
专业能力是随着专业的不同而各有侧重甚至是完全不同的。
这种能力表现的是一个学生的“技商”。
社会能力包括职业道德恪守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环境适应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压力承受能力、责任意识以及自我约束能力等。
可以说社会能力更多的体现着一个学生的“情商”。
2 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测评的工具与方法对于高职学生进行职业能力测评,既可以指导教学实践的工作,又可以引导学生有的放矢的提升职业能力,对于教、学双方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评价结果如果延伸应用到用人单位的招聘工作中,那么就更具现实指导意义,关系到学生的职业发展和用人单位的引进人才质量。
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评价,是通过一种或多种途径取得学生职业活动绩效的证据,并把这些证据对照特定职业能力标准,从而判断职业能力水平的过程。
[3]2.1 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测评工具2.1.1 通用能力的测评工具淤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
由11 个测验项目组成。
其中6 个为语言量表,5 个为操作量表。
语言量表包括知识、理解、计算、归纳、词汇以及应用等。
操作量表包括拼图、排列、填充图画、积木拼接以及数学符号等。
测评结果能够较为全面的考量出一名高职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知觉感应能力、想象能力以及记忆能力等于能力倾向测验(GATB)。
具有两个功能:一是判断个体具有什么样的能力,及诊断功能,二是测定个体在所从事的活动中,成功和适应的可能性,既预测功能。
该测验由4 个操作测验和11 个笔试测验组成。
2.1.2 专业能力的测评工具淤职业兴趣测评。
这是美国著名的职业教育家霍兰德(Holland)在充分吸取前人的研究成果,并结合自身探索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
这个测评具的准确性比较高,已经被广泛的引用在学校教育、求职过程和职业发展方向调整等各领域。
于心理运动能力测验由小动作运动测验、大动作运动测验和大小动作运动测验组成。
小动作运动测验主要是测验做小动作时的精确性和迅速程度。
奥康纳手指灵活测验和镊子灵活测验(O'G. Paterson)是常用的方法。
大动作运动试验主要是来检测从事大动作时手、手指和手臂的配合的精确性和迅速程度。
斯特龙伯格敏捷测验是常用的方法。
大小动作运动试验主要是来检测大小动作同时进行时手与手之间相互配合的灵活性和迅速程度。
普渡木钉板测验(Purdue Pegboard)是常用的方法。
盂机械能力测验主要用来检测视觉与动作之间的协调性、机械知识能力、机械推理能力以及空间关系的感知能力等。
其主要的研究方法有明尼苏达机械拼合测验(Minnesota Mechanical Assembly Test)、本纳特机械理解测验(Bennet Mechanical Comprehension Test) 、SRA 机械概念测验(SRA Test of Mechanical Concept)等。
2.1.3 社会能力的测评工具淤品格教育测验。
主要用于测量诚实、自我控制、利他主义等品格。
哈梅诚实测验是常用的方法。
这种方法包括曲线迷游戏、圈迷游戏以及方迷游戏三个部分。
这三个部分按照规定的顺利进行。
可以检测出高职学生的态度、意志以及情绪方面的状态。
于心理健康测验。
症状自评量表(SCL-90)是经常用的工具。
这种量表通过90 项目可以测评出高职学生的恐怖情况、身体状况、强迫症状况、抑郁状况、人际关系状况、焦虑状况、仇恨状况、妄想状况以及神经质状况等方面的情况;心理健康调查表(UPI)则可以比较全面的了解高职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而有效应对。
同时,通过调查问卷也可以进一步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便于学生自我防护,关注心理健康状况。
盂性格类型测验(MBTI),可以比较全面的了解学生的性格、性格类型、偏好等。
2.2 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测评的方法2.2.1 行为表现测评法高职学生的学习过程同时也是职业能力的表现和提升的过程。
在课堂上,学生的行为表现状况如何、学习成绩如何,不仅表现着学习力、记忆力、理解力,还反映着一个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这些能力都与职业能力息息相关。
同时,学生在实验课上、交流过程中的动作协调能力、细节关注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都会表现出来,反映着他们的职业能力状况。
尤其是这些日常行为表现没有刻意的修饰,也没有事先的准备,虽然测试效果比较粗略。
但是比较自然,也比较常态化,具有综合性的特点。
2.2.2 场景表现测评法一方面是充分利用高职学生的各种实习机会和社会实践机会来测试、评价其职业能力状况。
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模拟情景这样的虚拟真实来进行测试。
可以通过众多学生的参与,模拟一个场景来测试被检查学生的职业能力状况。
因为参与者的广泛性,因此对于被测主体的评价有了参考系,也就提升了被测结果的客观性。
同时,有了模拟场景,被测主体的表现在融入场景、情境中也就更加真实,提升了被测结果的真实性。
3 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测评工具与方法评析3.1 对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测评工具与方法的评价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测评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和目标性等方面特点。
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测评工具和方法不仅内容丰富而且体系完备,这些工具、方法立足于高职学生职业能力表现和特点,可以较为全面和真实的掌握学生的职业能力状况,进而激励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职业发展观,也促使学校有针对性的改革教学方式,提升学生职业能力。
但上述这些测评的工具与方法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具体表现在:容易受到不同情境下人的行为的多方因素制约、测评量表不够完善、测试过程中的不可控因素较多、测试结果的信度和效度数较低等方面。
此外,职业能力测评的方法也需要进一步完善,具体表现在:对教师的素质要求较高;学生的评级打分标准难以把握;不同评定者、不同的施测条件会对同一项学习任务得出不同的结论,测评结果缺乏可比性;规范化程度不易平衡,效率较低等等方面。
总之,有关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测评工具与方法虽然很多,但都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所以教师在选择测评工具时一定要慎重,避免盲目使用。
3.2 应用职业能力测评工具与方法时需注意的几个问题一是关注文化差异的影响,所采用的工具和方法一定是适用于我国高职学生的;二是降低测评过程中的不可控制因素,加强测评结果的可信度;三是对施评者进行专业的培训。
在具体实施测评时,施评教师除掌握有关职业能力测评的专业知识之外,还应仔细辨别开展某项职业能力测评所达到效果———有效还是无效。
弄清楚为什么要对学生做这项职业能力测评和开展这项测评需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这两个关键性问题。
明确进行职业能力测评的目的,在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了解自己的性格特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能力素质等方面与从事的职业相互匹配。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职业能力测评工具与方法关系到职业能力测评结果信效度的高低,能否形成对学生多方位的正确评价有赖于测评工具的科学性和适用性。
目前我国所使用的职业能力测评工具基本都源于国外的相关研究,易受文化差异的影响。
所以,开发适用于我国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测评工具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还需要能力测评研究者们进一步研究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