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教部编版《古代诗歌四首》PPT完美版1
人教部编版《古代诗歌四首》PPT完美版1
(抒情)
随风直到夜郎西。
本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诗的开头写景为什 么要选取“杨花”和“子规”?
写“杨花”且落尽,是先点时令,奠定了 全诗伤感的基调。“杨花”漂泊无定,暗写王 昌龄被贬荒僻之地,给人飘零流落之感。
“子规”常鸣“不如归去”,啼声悲哀凄惨, 寓情于景,表达了作者悲苦哀怨的心情。
赏析诗歌后两句: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采用拟人手法,将月亮人格化,表达了对友 人不幸的深切同情和关切。诗句想象丰富, 意境新颖,令人回味无穷。
次北固山下(律诗)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作者及写作背景
王湾 ,唐代诗人。
次北固山下,意思是泊舟停留于北固山下。北固 山三面临江,形势险要,号称“天下第一江山”。
理解诗意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树上杨花落尽,杜鹃鸟在不停地啼叫, 听说你被贬到龙标,一路上要经过五座小溪, 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 随君一直飘到那夜郎以西。
在表达方式上,这首诗有什么特点?
杨花落尽子规啼,(写景) 闻道龙标过五溪。(记叙) 我寄愁心与明月,
人教部编 版《古 代诗歌 四首》P P T 完美版1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人教部编 版《古 代诗歌 四首》P P T 完美版1
古代诗歌体裁
1、古体诗
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 乐府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 较自由。
2、近体诗(唐)包括律诗和绝句,格律严密。
3、词(宋)
4、曲(元)
《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实景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动静结合 静景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动景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虚景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想象
3、“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涌” 字用得妙,请赏析。
一个“涌”字,形象的展现了大海波澜 壮阔的气势,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大海波涌 连天的形态,而且仿佛听到了惊涛拍岸的 声音。
《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乐府双璧”
作者生平馆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 谯县(今安徽省毫县)人。东汉末政 治家、军事家、诗人。他先后削平吕 布等割剧势力。建安五年(200年)在 官渡大败兵强地广的袁绍,此后逐渐 统一了北方。善诗歌,《步出夏门行》 《蒿里行》诸篇,用乐府旧题抒发自 己的政治抱负,气魄雄伟,慷慨悲凉。 对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也有所反映。 他与其子曹丕、曹植合称为“三曹”。
《观沧海》选自《曹操集》是《步出夏门行》
中的一章。
《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 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登临碣石 山。他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 篇。
诵读古诗,感受诗人诗意情境,注意停顿
观沧海(乐府诗)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来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多么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的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很 极点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来
表示感叹语气
理解诗意
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大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的耸立。 树木郁郁葱葱,百草欣欣向荣。 秋风飒飒,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涛。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象是从这浩淼的海洋 中出发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象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 生出来的。 真是幸运极了,能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雄心 壮志。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借大海吞 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 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原、建功立 业的抱负。
品味探究
❖ 1.本首诗以哪个词统领全篇?
Hale Waihona Puke ❖ “观”字统领全篇,强调了登碣石的目的。
是诗的线索。
❖2.诗人站在碣石山上看到哪些景色?哪些是实景? 哪些是所想虚景?写实景有动有静,哪些是动景? 哪些是静景?
5、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怎样 理解?与诗的内容有没有直接关系?
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诗的最 后两句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 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绝句) (唐代)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写作背景
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 藉的好诗。在盛唐诗坛上,王昌龄也是璀璨的群星 之一,以写边塞题材著称(《出塞》),特别擅长 七绝。天宝初年,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与他便 有密切的交往。王昌龄一生遭遇坎坷,他的性格与 李白的傲岸不羁有着相似之处。王昌龄贬龙标尉的 时间不可确考,有人推测大约在天宝七八年间。李 白从天宝三年离京漫游,此时正在扬州,听到这个 不幸的消息,便题诗抒怀,遥寄给远方的友人。
古体诗、乐府诗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绝句
《次北固山下》 律诗
《天净沙 秋思》 曲
曹操
文体常识
汉乐府诗
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配置乐曲、训练乐工和 采集民歌的专门官署,是当时“少府”下辖的一个 机构。但秦亡后,乐府直到汉武帝时期,才在定郊 祭礼乐时重建,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 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它搜集整 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 。它是继《诗经》《楚辞》而起的一种新诗体,后 来有不入乐的也被称为乐府或拟乐府。
作者家住洛阳,旅于江南,在这座山下停泊,被 这里开阔秀丽的景色所吸引,写下了这首诗。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 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 的一个重要主题。这首诗是写乡愁的。
理解诗意
游客路过苍苍的北固山下,船儿泛着碧 绿的江水向前。
春潮正涨,两岸江面显得更宽阔。顺风 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
4、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 出其里。”
互文: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说两件事,
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 有上下文义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来表达一个
完整句子意思的修辞方法。如“秦时明月汉时关”应 解释为“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边关” 。
运用互文和夸张修辞手法,写想象之景,描绘 出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表现出诗人博大的 胸襟和宏大的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