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差复习题 (2)

公差复习题 (2)

公差复习题1、孔和轴的公差带由标准公差决定大小,由基本偏差决定位置。

2、互换性表现为对产品零部件在装配过程中的要求是:装配前不需作任何挑选,装配中不需任何加工装配后满足使用性能的要求。

3、1.6为优先数系R5 系列的公比,这个系列中的优先数每逢 5 个,数值增加10倍。

4、选用公差带时,应按优先、常用和一般公差带的顺序选取。

5、孔、轴的ES<ei的配合属于过盈配合,EI>es的配合属于间隙配合。

6、精度就是指的精确度,是正确度和精密度的综合反映,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越小,精度越高。

7、选择基准制时,应优先选用基孔制,原因是为了减少定值刀具和量具的规格数目。

8、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上为__间隙___配合;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下为___过盈____配合。

9、测量误差按其产生性质分为三类,即系统误差、随机误差、粗大误差10、极限偏差是极限尺寸减_____基本___尺寸所得的代数差。

11、基本偏差一般指靠近零线的偏差。

1.根据零部件互换程度的不同,互换性可分完全互换和不完全互换。

2.实行专业化协作生产采用互换性原则。

3.GB/T321-1980规定十进制数列作为优先数系;R5系列中的优先数,每增加 5 个数,则数值增加10倍。

4.零件几何要求的允许误差称为几何量公差,简称公差。

5.尺寸公差带具有大小和位置两个特性。

尺寸公差带的大小,由公差值决定;尺寸公差带的位置由极限偏差决定。

6.实际尺寸是通过测量得到的尺寸,但它并不一定是被测尺寸的真实大小。

7.配合公差带具有大小和位置两个特性。

配合公差带的大小,由配合公差值决定;配合公差带的位置由极限间隙或极限过盈决定。

8.为了以尽可能少的标准公差带形成最多种标准配合,国家标准规定了两种配合制,即基孔制和基轴制。

9.位置公差可分为:定向公差、定位公差和跳动公差三类。

10.跳动公差分为圆跳动公差和全跳动公差两种。

11.某孔的直径为mm 03.0050+φ,其轴线的直线度公差在图样上的给定值为01.0φmm Θ,则该孔的最大实体尺寸为 Φ50mm ,最大实体实效尺寸为 Φ49.99mm ,允许的最大直线度公差为 Φ0.04mm 。

12.体外作用尺寸是工件 (实际)尺寸和 ( 形位误差)综合的结果,孔的体外作用尺寸总是 (小于)(大于、等于或小于)孔的实际尺寸,轴的体外尺寸总是(大于)(大于、等于或小于)轴的实际尺寸。

13.独立原则是指图样上给出被测要素的尺寸公差与 形位公差 各自独立,彼此无关,分别满足要求的公差原则。

这时尺寸公差只控制实际尺寸 的变动范围,不控制 实际要素的变动 。

14.孔或轴采用包容要求时,应遵守 最大实体 边界;最大实体要求应用于被测要素时,被测要素应遵守 最大实体实效 边界。

15.端面全跳动公差带控制端面对基准轴线的 (垂直度)误差,同时它也控制了端面的(平面度)误差。

16.测量是将(测量对象)与 ( 单位量或标准量)进行比较,并确定其比值 的实验过程。

17.按测量方法分类,用游标卡尺测量轴的直径属于(直接)测量, 绝对测量以及接触测量。

18.按“级”使用量块时量块尺寸为 公称尺寸 ,按“等”使用时量块尺寸为 检定尺寸 。

19.测量误差是指被测量的 实际测得值 与其 真值 之差。

20.正态分布曲线中,σ决定了分布曲线的 (分散程度),x 决定了分布曲线的 位置 。

21.测量表面粗糙度轮廓时,应把测量限制在一段足够短的长度上,这段长度称为 (取样长度) 。

22.评定表面粗糙度高度特性参数包括(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 和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Rz 和轮廓最大高度Ry 。

23.按GB/T307.3-1996规定向心轴承的公差等级分为(5 级),0 级广泛应用于一般精度机构中24.对于普通平键,键和键槽宽共有三种配合,它们分别是(松联结)、(正常联结)和 (紧密联结) 。

25.普通螺纹的(单一中径 和 作用中径 ) 都必须在(中径极限 ) 尺寸范围内才是合格的。

26.M24×2-5g6g 螺纹中,其公称直径为 (24mm ) ,大径公差带代号为 ( 6g ) ,中径公差带代号为(5g ) ,螺距为 (2mm ) ,旋合长度为 ( N ) 。

27.大径为30mm 、螺距为2mm 的普通内螺纹,中径和小径的公差带代号都为6H ,短旋合长度该螺纹代号是 (M30×2-6H-S ) 。

28.直线尺寸链中公差最大的环是 (封闭环 ) 。

29.在建立尺寸链时应遵循 ( 最短尺寸链) 原则。

30.尺寸链的组成环中,减环是指它的变动引起封闭环的 ( 反向)变动的组成环;增环是指它的变动引起封闭环 ( 同向 ) 变动的组成环。

一、 判断题(30分,每题2分)1. 未注公差尺寸即对该尺寸无公差要求。

( ╳)2. 滚动轴承的内圈采用基孔制,外圈采用基轴制,所以内圈公差带在零线上方。

( ╳ )3. 平键的工作面是上下两面。

( ╳ )4.量规中通规一般比止规易磨损,所以通规尺寸一般要比最大实体尺寸小。

(╳)5.φ10f7、φ10f8分别与φ10H8配合,它们的Xmin值相等。

(√)6.孔的基本偏差即下偏差,轴的基本偏差即上偏差。

(╳)7.加工零件的实际尺寸愈靠近基本尺寸,就愈准确。

(╳)8.配合H7/g6比H7/s6要紧。

(╳)9.产生随机误差的原因可以找出,而系统误差是测量过程中所不能避免的。

( ╳)10.公差可以说是允许零件尺寸的最大偏差。

(╳)11.基本尺寸不同的零件,只要它们的公差值相同,就可以说明它们的精度要求相同。

(╳)12.最大实体尺寸就是最大极限尺寸。

(╳)13.国家标准规定,孔只是指圆柱形的内表面。

(╳)14.图样标注φ200 -0.021mm的轴,加工得愈靠近基本尺寸就愈精确。

(╳)15.为了降低系统误差的影响,通常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

(╳)16.滚动轴承内圈采用基轴制,外圈采用基孔制。

(╳)17.圆柱度公差是控制圆柱形零件横截面和轴向截面内形状误差的综合性指标。

(╳)18.端面全跳动公差和平面对轴线垂直度公差两者控制的效果完全相同。

(√)19.已知某配合的Ymax=-25μm,Tf=35μm,则此配合是过渡配合。

(╳)20.误差是加工和检测过程中产生的,公差是设计给定的。

(√)21.增环尺寸处在上限,减环尺寸处在下限时封闭环取得最大极限尺寸。

(√)22.被测要素采用最大实体要求的零形位公差时,被测要素必须遵守最大实体边界。

(√)23..数字为正的偏差称为上偏差,数字为负的偏差称为下偏差。

(╳)24.只要零件不经挑选或修配,便能装配到机器上去,则该零件具有互换性。

(╳)25.采取同样的公差等级,尺寸变化范围一样。

(╳)26.实际尺寸与基本尺寸之差就是尺寸偏差,故尺寸偏差越小,尺寸精度越高。

(╳)27.为了降低随机误差的影响,通常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

(√)28.过渡配合可能具有间隙,也可能具有过盈,因此,过渡配合可能是间隙配合,也可能是过盈配合。

(╳)29.配合公差的数值愈小,则相互配合的孔、轴的公差等级愈高。

(√)30.孔、轴配合为φ40H9/n9,可以判断是过渡配合。

(√)31.配合H7/g6比H7/s6要紧。

(╳)32.孔、轴公差带的相对位置反映加工的难易程度。

(╳)33.最小间隙为零的配合与最小过盈等于零的配合,二者实质相同。

(╳)34.基轴制过渡配合的孔,其下偏差必小于零。

(√)35.从制造角度讲,基孔制的特点就是先加工孔,基轴制的特点就是先加工轴。

(╳)36.工作时孔温高于轴温,设计时配合的过盈量应加大。

(√)37.基本偏差a~h与基准孔构成间隙配合,其中h配合最松。

(╳)38.有相对运动的配合应选用间隙配合,无相对运动的配合均选用过盈配合。

(√)39.配合公差的大小,等于相配合的孔轴公差之和。

(√)40.装配精度高的配合,若为过渡配合,其值应减小;若为间隙配合,其值应增大。

(╳)41.滚动轴承内圈与轴的配合,采用基孔制。

(√)42.滚动轴承内圈与轴的配合,采用间隙配合。

(╳)43.滚动轴承配合,在图样上只须标注轴颈和外壳孔的公差带代号。

(√)44.0级轴承应用于转速较高和旋转精度也要求较高的机械中。

(╳)45.滚动轴承国家标准将内圈内径的公差带规定在零线的下方。

(√)46.滚动轴承内圈与基本偏差为g的轴形成间隙配合。

(√)47.平键联接中,键宽与轴槽宽的配合采用基轴制。

(√)48.矩形花键的定心尺寸应按较高精度等级制造,非定心尺寸则可按粗糙精度级制造。

√49.矩形花键定心方式,按国家标准只规定大径定心一种方式。

(╳)50.螺纹中径是影响螺纹互换性的主要参数。

(√)51.普通螺纹的配合精度与公差等级和旋合长度有关。

(√)52.公差是零件尺寸允许的最大偏差。

(╳)53.公差通常为正,在个别情况下也可以为负或零。

(╳)54.孔和轴的加工精度越高,则其配合精度也越高。

(╳)55.配合公差总是大于孔或轴的尺寸公差。

(√)56.过渡配合可能有间隙,也可能有过盈。

因此,过渡配合可以是间隙配合,也可以是过盈配合。

(╳)57.零件的实际尺寸就是零件的真实尺寸。

(╳)58.某一零件的实际尺寸正好等于其基本尺寸,则这尺寸必适合格。

(╳)59.间隙配合中,孔的公差带一定在零线以上,轴的公差带一定在零线以下。

(╳)60.零件的最大实体尺寸一定大于其最小实体尺寸。

(╳)61.基本尺寸一定时,公差值愈大,公差等级愈高。

(╳)62.不论公差值是否相等,只要公差等级相同,尺寸的精确程度就相同。

(√63.ø75±0.060mm的基本偏差是 +0.060mm尺寸公差为0.06mm ( ╳)64.因Js为完全对称偏差,故其上、下偏差相等。

( ╳ )65.基准孔的上偏差大于零,基准轴的下偏差的绝对值等于其尺寸公差。

(√)66.ø60mm.( ╳)67.因配合的孔和轴基本尺寸相等,故其实际尺寸也相等。

(╳)68.由于零件的最大极限尺寸大于最小极限尺寸,所以上偏差绝对值大于下偏差绝对值。

(╳)69.尺寸偏差可以正值,负值或零。

(√)70.尺寸误差是指一批零件上某尺寸的实际变动量。

(√)71.选择公差等级的原则是,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选择较小的公差等级。

(╳)72.零件的互换性程度越高越好。

(╳)73.基孔制过渡配合的轴,其上偏差必大于零。

(√)74.最小实体尺寸是孔、轴最小极限尺寸的统称。

(╳)75.同轴度的被测要素和基准要素均为中心要素。

(╳)76.用游标卡尺测量孔的中心距,此测量方法称为直接测量。

(╳)77.配合的松紧程度取决于极限尺寸。

(╳)78.选用公差带时,应按常用、优先、一般公差带的顺序选取。

(╳)二、选择题(30分,每题2分)1、下面哪种配合不是间隙配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