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一、选择题1.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迷梦的战役是()A. 第三次长沙会战B. 武汉会战 C. 台儿庄战役 D. 淞沪会战【答案】D【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淞沪会战开始于1937年8月13日,是卢沟桥事变后,蒋介石为了把日军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引导改变为由东向西,以利于长期作战,而在上海采取主动反击的战役。
中日双方共有约100万军队投入战斗,战役本身持续了三个月。
淞沪会战中日军因遭到国民党的顽强抵抗而损失惨重,这场战役对于中国而言,标志两国之间不宣而战、全面战争的真正开始,卢沟桥事变后的地区性冲突升级为全面战争,并彻底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计划。
故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了淞沪会战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
学生要掌握淞沪会战的时间、结果和意义。
2.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与指挥中枢是()A. 南昌B. 延安 C. 西安 D. 瑞金【答案】B【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根据地君民顽强抗战,成为抗击日本侵略的中流砥柱,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是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
故答案为B。
【点评】知道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与指挥中枢,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本题难度适中。
3.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提出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中国的重要会议是()A.中共“一大”B.中共“三大”C.中共“七大”D.中共“八大”【答案】C【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在延安举行。
大会通过了毛泽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朱德《论解放区战场》的军事报告。
大会提出党的政治路线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故ABD不符合题意。
【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共七大的有关知识,属于常考的知识点,难度适中。
学生要掌握中共七大召开的时间、地点、内容和意义。
4.指挥中国军队血战台儿庄的将领是()A. 顾祝同B. 卫立煌 C. 李宗仁 D. 闫锡山【答案】C【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38年春日军从山东分两路南下,进攻徐州。
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在山东台儿庄同日军展开激战。
中国军队共歼敌一万多人,取得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
因此指挥中国军队血战台儿庄的将领是李宗仁。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历史基础知识的能力。
重点掌握台儿庄战役及意义。
本题难度不大。
5.一位日本青年手举“向南京市民谢罪”的标语牌参加抗议日本右翼势力篡改历史教科书的活动(见下图)。
其“谢罪”针对的是日本侵略者()A. 签订的《马关条约》B. 发动的九一八事变C. 发动的七七事变 D. 进行的南京大屠杀【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的“向南京市民谢罪”,联系所学知识,1937年12月,日本侵略军占领南京,对南京人民进行了长达六周的血腥大屠杀,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
A项签订的《马关条约》地点在马关,不符合题意。
B项发动的九一八事变地点在沈阳,不符合题意。
C项发动的七七事变地点在北平,不符合题意。
D项进行的南京大屠杀地点在南京,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南京大屠杀的史实。
6.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前,国际条件虽然不利,但仍以极大的勇气和毅力坚持下来,挡住了日本百万大军的进攻。
该情形的出现,主要是由于()A. 中国实行了全民族抗战B. 中国人民的持久抗战C. 中国抗战的正义性 D. 日本的战略失误【解析】【分析】抗战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抗击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洗雪了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中国人民为抗击法西斯侵略斗争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或主要原因是全民族抗战。
A项中国实行了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符合题意。
B项中国人民的持久抗战不是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不符合题意。
C项中国抗战的正义性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但不是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不符合题意。
D项日本的战略失误不是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
7.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我军主动出击日军最大规模的战役,这次战役的主要目标是()A.破坏敌人的交通线,摧毁日伪军据点B.粉碎敌人的“蚕食”政策C.打退日伪军对抗日根据地的进攻D.粉碎国民党顽固派对抗日根据地的封锁【答案】A【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0年,为了打破日军对根据地的封锁、克服投降危险,中共领导的抗日力量主动出击日军,进行了百团大战,百团大战的主要目标是破坏敌人交通线、摧毁日伪军据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了百团大战的有关知识。
学生还要掌握百团大战的时间、领导人物和作用。
本题难度适中。
8.“十四年抗战”是指中国抗日战争开始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
关于这一事件的说法不恰当的是()A.它是日本蓄谋已久发动的侵略战争B.它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C.它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D.它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答案】C【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了侵略东北的战争,被称为九一八事变,这是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C项说法不正确,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ABD都符合九一八事变的内容和影响。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了抗日战争的有关知识。
学生要掌握14年抗战是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投降。
9.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这里的“时局”主要是指()A. 日本全面侵华B. 国共分裂对峙 C. 美日争夺激烈 D. 抗日高潮出现【答案】B【解析】【分析】为了逼迫蒋介石抗日,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党中央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调停,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而不是正式形成。
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重大意义。
本题难度适中。
10.台湾自古是中国的领土。
回顾历史,甲午战争中被日寇侵占的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澎湖列岛回到祖国怀抱是在()A. 北伐胜利时B. 抗战开始时 C. 抗战胜利后 D. 新中国成立时【答案】C【解析】【分析】依据课本所学,1895年甲午战争后签订的《马关条约》,日本割占了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澎湖列岛。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签订的《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等国际法律文件规定,日本必须无条件归还其窃取的中国领土。
1945年抗日战争的胜利,日本窃取的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澎湖列岛回到祖国怀抱。
C符合题意;北伐战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取得胜利。
A不合题意;抗战开始时日本不断侵占中国的领土,B不合题意;新中国成立时结束了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
注意掌握台湾的相关知识点。
本题难度适中。
11.下表反映的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的概况,它是()A.平型关战役B.淞沪会战C.台儿庄战役D.百团大战【答案】D【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0年8月,在彭德怀等指挥下八路军,在华北向日军发起大规模攻击,发动百团大战,这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
ABC不符合题意。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表格数据解决问题的能力。
难度适中。
学生要掌握百团大战的时间、领导人和意义。
12.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有句台词:“我们要主动‘关照’日本鬼子,让它尝尝被八路军打的滋味。
”能有力的证明这一台词的战役是()A. 渡江战役B. 台儿庄战役 C. 淮海战役 D. 百团大战【答案】D【解析】【分析】题目中的“主动”关照日本一词可知这是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战役,A项和C项属于解放战争时期,首先排除;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取得的最大的一次胜利,主要指挥者是国民党的李宗仁;百团大战是抗战时期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
所以D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
本题难度适中。
13.下列近代历史事件中,性质和其他三个明显不同的是()A. 西安事变B. 七七事变 C. 九一八事变 D. 八一三事变【答案】A【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36年12月12日,为迫使蒋介石“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张学良、杨虎城联合发动了“兵谏”事变,扣押了前来督战的蒋介石。
因此西安事变是一次“兵谏”;七七事变、九一八事变、八一三事变是日本发动的侵华事变,由此可知,西安事变的性质和其他三个明显不同,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西安事变知识点的识记能力。
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适中。
熟记基础知识很重要。
本题难度适中。
14.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
下列史实与推论对应不正确的是()A. AB. BC. CD. D【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史实与推论对应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粉碎敌人的“囚笼”,1940年8月,八路军在彭德怀指挥下,组织一百多个团,在华北两千多公里的战线上,发起百团大战。
主要目标是破坏敌人的交通线,摧毁日伪军的据点。
百团大战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A项1937年,七七事变和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对应正确,不符合题意。
B项1937年,淞沪会战和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对应正确,不符合题意。
C项1938年,台儿庄战役和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对应不正确,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的是百团大战,符合题意。
D项1937年,平型关大捷和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对应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
15.这次会议明确规定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抗战胜利后的奋斗方向。
这次大会指()A.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B. 遵义会议C.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D.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干“规定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5年,中共七大召开,会议规定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