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三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十三单元 世界地理分区 第一讲 东亚和东南亚课件
高三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十三单元 世界地理分区 第一讲 东亚和东南亚课件
(2)由图可知,甲地位于湄公河的入海口处,该 处形成了湄公河三角洲,该三角洲的形成是由于湄公 河从上游进入下游后,地势变缓,水流变慢,泥沙大 量沉积。风力堆积和风力侵蚀常出现在干旱少雨的地 区,流水侵蚀往往形成峡谷,不会形成三角洲。故本 题的正确选项是 C 项。
(3)乙地位于东南亚地区,该地区主要的农业地 域类型是水稻种植业,该种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特点 有:精耕细作、单位面积产量高、商品率低、机械化 水平低、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大、水利工程量大、生产 规模小等。故本题的正确选项是 B 项。
(1)简述中南半岛城市分布特点及其原因。 该地区城市多分布在沿海和沿河带。原因:地势低 平,土壤肥沃;水热条件好,易于灌溉;农业发达, 历史悠久;交通便利,对外联系方便。
(2)该运河建设对中国进口能源的主要影响有哪 些?
有利于中国从中东和非洲进口石油;运输线路多元 化,增加选择,降低风险;有利于缩短运输距离与 时间,降低成本;加强中国能源运输的安全机制。
例22014 年 3 月,由中国企业牵头筹建的克拉运
河开凿工程已经开始运作,克拉运河位于泰国中南半 岛的克拉地峡。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长期以来,东亚国家能源供应的 70%依靠穿越东 南亚马六甲海峡的运输。在泰国克拉海峡开凿一条亚 洲的“巴拿马运河”,开辟第二条海上石油运输通道 成为受到各方普遍看好的选择。但是,泰国国内只有 30%的人赞成开挖海峡,另有四成的人反对这项工程 的上马。
【解析】(1)据图可知:甲、乙、丙三地都是温 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夏季风风向相同,影响时间 相差不大;受海陆位置影响,由沿海向内陆大陆性不 断增强,降水量不断减少,所以气温年较差逐渐变大, 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在变大,所以本题 A 正确。
(2)日本四面环海,受海洋影响大,所以冬季比 同纬度其他国家气温较高;河流封冻期短于我国;南 北线纬度差异没有我国大,因此南北温差小于我国; 由于 1 月 0℃等温线高于我国,所以常绿阔叶林的分 布纬度比我国高;候鸟南迁时间晚于我国。所以本题 C 正确。
(3)生产习惯:独立后的各国虽然比较重视发展 工业,但由于生产习惯及经济基础等原因,对大部分 国家来说,要彻底改变经济结构还需要一个过程。
3.湄公河次流域开发 (1)流经地区 青藏高原—横断山区—云贵高原—中南半岛 (2)流经国家 中—缅—泰—老—柬—越六国 (3)开发 水能、水运、旅游、商贸等 (4)澜沧合作; ②开放云南,广西边境等地的贸易;
考点 2 东南亚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1.东南亚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2.东南亚经济的总体特征及其成因 以初级产品输出为主是东南亚经济的总体特征。 这一经济总体特征是在多种因素影响下形成的。 (1)自然条件:东南亚地处热带,湿热的气候和 肥沃的土壤适宜多种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是天然橡 胶、油棕、椰子、蕉麻等的最大产地;该地矿产资源 也十分丰富,以石油和锡矿最著名。 (2)历史原因:长期受殖民统治,殖民统治者将 东南亚许多国家作为他们攫取廉价原料的宝地,并压 制当地民族工业的发展,以便他们倾销工业产品,从 中牟取暴利。这是造成东南亚地区长期以来以热带经 济作物种植和采矿业为主,出口商品以原料和半成品 等初级产品为主的重要原因。
A.机械化水平高 B.水利工程量大 C.经营方式粗放 D.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低
【解析】(1)根据图中的经纬度及陆地轮廓形状, 可以判断该地区位于东南亚的中南半岛。图示区域西 部降水丰富主要是因为该区域夏季受到西南季风的影 响,西南季风从印度洋上带来大量的水汽,形成降水。 反气旋控制下天气晴朗干燥,寒流会降温减湿,东北 季风来自大陆内部,气流干燥,均不易形成降水。故 本题的正确选项是 D 项。
第一讲 东亚和东南亚
(2015 安徽)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读图完成 (1)~(3)题。
(1)图示区域西部沿海地区降水丰富,主要是由 于( D )
A.反气旋频繁过境 B.受沿岸寒流影响 C.东北季风受到地形抬升 D.西南季风带来丰沛水汽 (2)甲地地貌形成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C ) A.风力堆积 B.风力侵蚀 C.流水堆积 D.流水侵蚀 (3)下列选项中,符合乙地农业地域类型特点的 是( B )
例1读“东亚部分地区图”,完成(1)~(2)题。
(1)图中甲、乙、丙三地气候特征的差异最明显 的表现是( A )
①气温年较差 ②降水量的季节变化 ③夏季风
风向和影响时间长短 ④高温期与多雨期不一致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日本 1 月 0℃等温线与 38°N 纬线基本吻合, 而中国 1 月 0℃等温线与 33°N 纬线基本吻合,此特征 将导致日本( C ) A.河流封冻期长于中国 B.南北温差大于中国 C.常绿阔叶林的分布纬度比中国高 D.候鸟南迁时间早于中国
③湄公河流经金三角,加强对毒品的限制及反毒 的国际合作;
④西部大开发的一部分; ⑤巩固与缅甸的特殊关系,强化我国在印度洋的 权益; ⑥水量丰富,水利资源加以利用。 4.泛亚(昆明—新加坡)铁路建设 使云南和东盟各国拥有一条贸易通道,缩短我国 内陆省份南下印度洋的距离,有利于西南地区加强与 东南亚各国的经济交往与合作,促进西南地区资源优 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西南地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有利于加快西南地区脱贫步伐。
考点 1 东亚地区气候的特殊性
1.季风气候显著 成因:东亚处在世界最大大陆——亚欧大陆东部, 面临世界最大大洋——太平洋西部,海陆的气温对比 和季节变化都比其他任何地区显著——海陆热力性质 差异在东亚最明显。
2.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差异 界线——一般以 35°N 纬线为界。 区别——一月份最冷月均温:亚热带在 0 ℃以上, 温带在 0 ℃以下。 特点——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 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温带季风气候的气候特点是夏 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3.从东向西,气候由海洋性向大陆性过渡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