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高考生物二轮专题辅导遗传变异和进化【命题趋向】一、直击考点[知识点][能力点]Ⅰ.理解能力要求:能阐述本专题所学知识的要点,掌握遗传规律的本质并适用范围。
能运用相关知识对遗传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例如,能正确阐述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内容和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基因位置。
能理解基因与环境对生物性状的影响。
Ⅱ.实验与探究能力要求:能独立完成本专题中的“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
并能对设计实验,探究控制某性状的基因的显隐关系、遗传规律,能对遗传的试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能对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Ⅲ.获取信息的能力:会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相关生物学信息,能运用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与遗传和进化有关的知识,能运用提供的新信息补充完善本专题中的问题。
能用文字、图表、曲线等形式准确描述相关能力,例如,用遗传图解分析解释说明相应的遗传现象。
[高考热点]在本专题的考点中,验证DNA是遗传物质的思路与方法、DNA的提取和鉴定原理、遗传基本规律的实质及实践运用。
常见遗传图解的书写、计算及实验设计与分析、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概念,以及各种育种方式的方法、原理及流程设计等知识是高考中的热点而且所占分值很高,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二、本专题命题方向和应试策略Ⅰ.关于性状遗传的探究实验仍被看好高考试题的创新设计正朝着开发性、能力型目标迈进,就本专题的知识特点看,直接考查来源于课本的纯验证性实验考查的越来越少,而源于教材高于教材具有材料背景的新情境探究性实验题已逐渐演变为主流题型,如关于牛有角无角的显隐关系的判断、果蝇体色遗传德判断等。
但是,情境新,理不新,考查点,还是课本上介绍的原理和规律。
所以,考生在学习本部分知识时,绝对不能陷入仅仅对遗传机率的计算中,而应掌握遗传实验的理念:怎样判断某基因是核遗传还是质遗传、怎样判断某基因是在常染色体上还是在性染色体上、怎样确定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关系等。
Ⅱ.从分子水平考查遗传现象的命题将受重视值得对于分子水平解释遗传和变异的现象将会在高考中有所体现,例如:DNA分子的结构、复制、基因对生物性状的控制过程以及真、原核生物基因的表达;从减数分裂的角度解释生物的变异和遗传等。
Ⅲ.相关材料分析题会在高考中出现本专题所涉及的生物学领域近些年发展很快,例如关于生物进化的证据、关于实验室生物进化的速度,关于人类基因组计划、基因工程等等。
高考中,这些新发现、新成果无疑是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的好材料。
但是,考查的知识仍会是课本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方法,同时,也不能忽视材料中所给出新结论,这些新内容也许是对课本知识的补充或者完善。
考生在复习时,应该明确,科学知识是可以变化的;并尽量广泛联系课本内的其他章节,尝试用遗传的角度去解决其他的生命现象。
【考点透视】一、网络构建[相对性状概念图]二、复习重点[细胞核遗传与细胞质遗传的比较][DNA 复制、转录和翻译]磷酸脱氧核糖 含氮碱基 核糖 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内含子外显子 编码区非编码区mRNA蛋白质细胞核遗传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显性基因 隐性基因 等位基因细胞质遗传包括 被控制组成属于包括包括 被控制组成基本单位基本单位包括水解产物 水解产物水解产物基本单位转录翻译组成参与参与调控[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人类遗传病的种类][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的比较][育种问题][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三、可能出现的考点本专题在高中生物中所占的内容比例很大,涉及的生物学知识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在高考生物刚刚恢复的两三年内,本专题的考查量较少,但近几年,命题率明显增加,而且试题难度也较大,下面是应注意的考点。
1.验证DNA是遗传物质的思路、方法及在实验设计题目中的开拓作用。
2.DNA分子的结构、复制、基因对生物性状的控制过程以及结合真、原核生物基因结构,弄清DNA、mRNA、氨基酸之间的关系与计算。
3.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与细胞分化及个体发育的关系。
4.基因多样性、蛋白质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
5.科学探究方法在遗传规律发现中的应用。
6.从减数分裂角度分析遗传规律和变异的类型。
7.单基因遗传病图谱分析及遗传方式的判断、常见人类遗传病的遗传图解的书写、分析及概率计算。
8.各种育种方式的原理、方法及流程设计。
9.细胞核遗传与细胞质遗传的区别与联系及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10.遗传实验的设计与探究:纯合子、杂合子的鉴定,育种实验,DNA半保留复制特点的探究。
11.基因工程操作工具、流程及在社会生产、生活、科技中的应用。
12.基因诊断、基因治疗与优生优育。
13.自然选择学说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区别和联系。
【例题解析】[例1]将基因型为AA的红果甲植株的枝条嫁接到基因型为aa的黄果乙植株上,在自交情况下,该枝条所结果实的颜色、果皮的基因型、受精极核的基因型分别为()A.红果、AA、AAA B.黄果、Aa、Aaa C.红果、AA、Aaa D.黄果、aa、aa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果皮遗传和受精极核形成的知识的理解能力。
题干中嫁接过程为无效信息,却增加了试题的难度,自交的父本和母本都是基因型为AA的红果植株。
果皮是由母本的子房壁发育而来,果实的颜色由母本基因型(AA)决定,为红果。
受精极核由1个精子(A)和2个极核(A+A)构成。
[答案] A[例2] 萝卜的根形是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决定的。
现用两个纯合的圆形块根萝卜作亲本进行杂交。
F1全为扁形块根。
F1自交后代F2中扁形块根、圆形块根、长形块根的比例为9:6:1,则F2扁形块根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A.9/16 B.1/2 C.8/9 D.1/4[解析]考查孟德尔比率9:3:3:1的灵活运用能力。
若AaBb X AaBb ,则子代表现型比例为9显显:3显隐:3隐显:1隐隐。
F1(AaBb)自交后代F2中扁形块根、圆形块根、长形块根的比例为9:6:1,则F2中很可能是9显显:(3显隐+3隐显):1隐隐。
所以,F2扁形块根(A_B_)中纯合子(AABB)占1/9,杂合子占8/9。
[答案] C[例3] 阅读四段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真核生物(如人)的基因是一个嵌合体,其编码区包含着能编码蛋白质的序列(外显子)和不能编码蛋白质的序列(内含子)。
外显子被内含子一一隔开。
材料二:由基因指导合成的信使RNA开始也带有内含子转录部分,称为前体信使RNA,其内含子转录部分被切下来后,再重新将外显子转录部分拼接起来,才能成为成熟的信使RNA,释放到细胞质中指导蛋白质合成。
材料三:内含子转录部分被切除和外显子转录部分被拼接都需要能量和酶。
材料四:科学家用嗜热四膜虫作为实验对象进行拼接实验,他们惊奇的发现,在不含任何蛋白质成分的四膜虫前体信使RNA提取物中加入ATP,结果前体信使RNA成功地完成了拼接。
(1)外显子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前体信使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2)若某人的基因编码区中有n个碱基,其内含子中有m个磷酸基,则由它转录合成的成熟信使RNA中有个核糖,该基因指导合成的蛋白质最多有个氨基酸分子。
(3)已知某人的细胞DNA分子上的一个碱基对(G—C)发生置换,但细胞表现一切正常,请对此作出三种合理解释。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可以得出什么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考查真核基因的结构,“6∶3∶1”的运用,基因突变的概念和酶的概念的综合运用能力。
(1)真核基因包括编码区和非编码区,编码区包括内含子和外显子,它们均是由脱氧核苷酸构成的。
而信使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
(2)信使RNA是以DNA分子(编码区)的一条链转录后形成的,则它的碱基的总数应该是n/2个,但是这个RNA只是初使的RNA,成熟的RNA还要把内含子部分剪切掉,因此,成熟的RNA中核糖数(或碱基数)是:(n-m)/2。
氨基酸分子的总数是成熟RNA中碱基数的1/3。
(3)发生基因突变但细胞表现一切正常,即基因表达的产物蛋白质没有改变,则基因突变可能发生在基因之间没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也可能发生在转录产物被剪掉的内含子中,还可能是置换发生后所形成的密码子与原密码子对应的是同一种氨基酸。
(4)材料三:RNA拼接需要酶和能量;材料四:在不含任何蛋白质成分的四膜虫前体信使RNA提取物中加入ATP,结果前体信使RNA成功地完成了拼接。
通过对比分析得到,有些酶的成分是RNA。
[答案](1)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2)(n-m)/2 ,(n-m)/6 ;(3)①置换发生在内含子中,不影响蛋白质合成;②置换发生后所形成的密码子与原密码子对应的是同一种氨基酸;③置换发生在连接DNA上基因片段的脱氧核苷酸序列中;(4)有些酶的成分是RNA(有的酶可能并不是蛋白质)。
[例4] 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分子生物,与人类关系特别密切。
今年世界上发现了能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简称禽流感),我国参与了抗击禽流感的国际性合作,并已经研制出禽流感的疫苗。
要与禽流感作斗争,必须了解它、研究它,需要大量的供实验用的病毒结晶。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I.在病禽中分离出禽流感样本后,实验室中如何获得大量禽流感病毒?为什么?(1);(2)。
II.要研制禽流感疫苗,必须知道其大分子组成,请设计实验探究禽流感的物质组成:(1)实验原理:RNA液在浓盐酸中与苔黑酚试剂共热显绿色还需补充的两个实验原理是:○1○2(2)去掉病毒中大分子成分的简便方法是(3)设计一个表格记录实验结果,用于实验结论的分析:[解析]考查病毒的培养及病毒的物质组成的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能力。
病毒不能独立繁殖,必须采用活体培养基培养。
病毒的物质组成为蛋白质和核酸,只含DNA或RNA。
实验原理就是根据颜色反应来鉴定禽流感病毒中到底含有哪些成分,RNA的鉴定属于课外内容,题干中已经给出;蛋白质和DNA鉴定来源于课本实验。
实验结果就是病毒化学成分与双缩脲试剂反应、二苯胺反应和苔黑酚反应产生的颜色变化,根据颜色反应可以得到相应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