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全科预防医学试题2
A型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第二次卫生革命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
A. 传染性疾病
B.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C. 意外伤害
D. 营养不良性疾病
2、下列哪项不符合WHO的健康定义[ ]
A. 健康是一种状态
B. 疾病与健康是共存的
C. 健康具有生物、心理、社会的“三维”性
D. 健康等于没有疾病
3、下列哪项属于临床预防中的二级预防[ ]
A. 免疫接种
B. 病例发现
C. 改变不良行为生活方式
D. 防止残疾
4、下列冠心病干预措施,哪项属于第一级预防?[ ]
A.冠心病普查
B.低脂饮食
C.冠心病高危人群筛查
D.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危险因素评价
5、促使青少年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最适宜场所是[ ]
A.家庭
B.学校
C.社区
D.社会
6、比较某市各区、县肝炎患病率的情况,宜绘制[ ]
A. 线图
B. 百分条图或圆图
C. 直方图
D. 直条图
7、用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的可靠性大小时所选用的指标是[ ]
A. 变异系数
B. 样本标准差
C. 标准误
D. 全距
8、要减小抽样误差,最切实可行的方法[ ]
A. 遵循随机化原则
B. 增加样本含量
C. 计算变异系数
D. 减少样本含量
9、描述计数资料的主要统计指标是[ ]
A. 平均数
B. 相对数
C. 标准差
D. 变异系数
10、下列哪个P值通常推论为差异有统计意义[ ]
A.P>0.1
B.P>0.05
C.P<0.1
D.P≤0.05
11、某年某地6岁男孩的身高服从正态分布,其均数是115.0cm,标准差为10cm[ ]
A.5%的男孩身高大于95cm B.5%的男孩身高小于105cm
C.2.5%的男孩身高大于134.6cm D.2.5%的男孩身高大于125cm
12、三样本均数比较应选用何种方法[ ]
A.t检验
B.正态检验
C.F检验D.卡方检验
13、两总体均数比较,可做[ ]
A.t检验 B.u检验 C.t检验和u检验 D.不必做检验
14、在使用相对数时,容易犯的错误是[ ]
A.把构成比作率看待 B.把构成比作相对比看待
C.把率作构成比看待 D.把率做相对比看待
15、统计上三种误差的性质为[ ]
A.系统误差不可避免
B.随机误差可避免
C.抽样误差不可避免
D.三种误差均可避免
16、三级预防观念是[ ]
A.促进健康、保护健康和恢复健康
B.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C.及时正确的治疗、防止伤残
D.加强病因预防,使健康人免受致病因素危害
17、由于医学模式的转变,其结果[ ]
A.从与传染病作斗争转为与慢性病作斗争
B.促进了群体预防概念的形成
C.加深了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扩大了预防的范畴
D.扩大了群众预防的范围
18、在植物性食物中含蛋白质最高的是[ ]
A 豆类B谷类 C 坚果D黄豆
19、12g碳水化合物产生的热能值(Kcal)是[ ]
A. 36
B. 48
C. 24
D. 60
20、每克脂肪产热量为[ ]
A 9千卡
B 4.9千卡
C 10千卡
D 6千卡
21、我国新时期的卫生工作方针不包括[ ]
A、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
B、保护环境
C、依靠科技进步,动员全社会参与
D、中西医并重、为人民健康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22、属于二级预防措施的是[ ]
A、防止并发症和伤残
B、控制环境有害因素
C、恢复劳动和生活能力
D、防止疾病复发
23、第三级预防又称[ ]
A、病因学预防
B、病残预防
C、发病学预防
D、临床前期预防
24、统计工作的步骤包括,除了[ ]
A、搜集资料、整理资料
B、统计设计
C、分析资料
D、得出结论
25、统计学常用基本概念不包括[ ]
A、概率
B、总体与样本
C、个体
D、参数
26、概率P(A)=0时,表示该事件[ ]
A、已经发生
B、可能发生
C、极可能发生
D、不可能发生
27、频数表的两个特征是[ ]
A、计算指标与统计处理
B、正态分布与偏态分布
C、集中趋势与离散程度
D、分布类型与对称程度
28、医学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是[ ]
A、调查、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B、统计资料收集、整理资料、统计描述、统计推断
C、设计、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D、调查、统计描述、统计推断、统计图表
29、常用的表示一组同质观察值的平均水平的指标包括,除了[ ]
A、几何均数
B、中位数、众数
C、标准差
D、均数
30、平均数作为一种统计指标是用来分析[ ]
A、调查资料
B、计量资料
C、等级分组资料
D、分类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