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肺复苏流程教学教材

心肺复苏流程教学教材

外按压频率80-100次/分;按压幅度为4-5cm;按压与放松 时间比为1:1 。
10、每胸外按压30次、给予 2次人工呼吸(按压/通气比: 30:2)。
11、5个按压/通气周期后(大约2分~2分半钟,再次检查 有无动脉搏动。
12、无动脉搏动,重新行CPR,仍按30:2的按压/ 通气比率 。
7、若人工通气有效,即判断有无动脉患者喉结处,然后 滑向气管旁软组织处(相当于气管和胸锁乳突 肌之间)进行触摸颈动脉搏动 。
8、若有动脉搏动,则只给予人工呼吸,通气 频率应为12-15/分。
9、若无动脉搏动,开始做胸外按压。 要求:手的定位及手法准确;双手不能离开胸壁;胸
并用手指清除口咽部异物。
3、判断伤员有无呼吸(不超过10秒) 方法:抢救者耳贴近患者口鼻,侧头注视
胸腹部,看、听、感觉伤员有无呼吸。
4、若无呼吸,开始给予2次人工通气(每次通 气时间为2秒钟 , 每次吹气量800~1200ml)。 (裁判需根据题设要求提示吹气是否有效)
5、如首次人工通气无效,则首先应考虑是否 没有打开气道,需重新调整伤员头部位置后再 次尝试2次人工通气。
4、寻求帮助。
二、抢救阶段
1、将伤者放置于心肺复苏体位(仰卧位) 方法:翻动患者时务使头、肩、躯干、臀部
同时整体转动,防止扭曲。
2、畅通呼吸道(开放气道) 方法:(1)仰头举颏法:最常用。 (2)下颌前移法(或称托颌法 ): 怀疑颈椎/颈髓损伤时采用。 打开气道时应同时查看口腔内有无可见异物
6、若人工呼吸仍无效,应考虑有气道深部有 异物阻塞,需清除呼吸道异物。然后再次尝试 人工通气。 方法:1)若口腔内无可见的异物,须采用 腹部或胸部冲击技术(手拳冲击法)3~5次。 2)若有异物被气流冲击进到口腔内, 再用手指清除口咽部异物。
清除异物后再判断有无呼吸,无呼吸再尝 试2次人工通气,直至通气有效。(裁判需提 示吹气有效)
13、已有动脉搏动,则检查有无呼吸 。
14、仍无呼吸,但有动脉搏动,则继续以12- 15次 /分频率行人工呼吸,以后每隔1分钟检查1次动脉 搏动。有动脉搏动,需再检查有无呼吸。
15、心肺复苏成功后,将伤员置于复苏体位,仰 卧头偏向一侧或侧卧。
三、心肺复苏有效和终止
1、心肺复苏有效:瞳孔变小,面色红润,颈 动脉搏动恢复,意识好转,出现自主呼吸。
心肺复苏技术 流程
汽运保障作业区 何继军
一、准备阶段
1、判定事发现场是否安全(如有无顶板塌陷 等危险),若无危及抢救人员安全的情况,易 于就地抢救后,才能开始抢救。
2、实施抢救前,必须配备个人防护装备 (手 套、眼镜、CPR呼吸面罩或隔离膜等)
3、判断伤员有无反应,确定意识状态 。 (5~10s内完成) 方法:轻拍或摇动伤员,并大声呼唤。
2、心肺复苏终止: 持续30min以上的心肺复苏, 而伤者仍深度昏迷,仍无自主呼吸瞳孔散大固 定,无心跳和脉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