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四种命题2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四种命题2

四种命题
教学目标
1.理解四种命题的概念,掌握命题形式的表示.
2.培养学生简单推理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四种命题的概念.
教学难点
由原命题写出另外三种命题.
教学方法
读、议、讲、练结合教学.
教具准备
投影片1张
教学过程
(I)复习回顾
师:初中已学习过命题与逆命题的知识,请一位同学回答:什么叫做命题的逆命题?生:在两个命题中,如果第一个命题的条件是第二个命题的结论,且第一个命题的结论是第二个命题的条件,那么这两个命题叫做互为逆命题.
师:本节将进一步研究命题与其有关的命题的概念.
(II)讲授新课
§1.7.1 四种命题的概念
师:阅读课本P20—30,思考下列问题:
(1)原命题、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的定义分别是什么?
(2)原命题的形式表示为“若p则q”,则其它三种命题的形式如何表示?
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下列三个命题:
(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负数的平方是正数;
(3)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师:请同学回答:什么叫做原命题?原命题的形式可如何表示?
生:通常把所给的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如果用p和q分别表示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则原命题可表示:若p则q.
师:什么叫做逆命题初中已学过,那么原命题的逆命题的形式如何表示?
生:原命题的逆命题的形式可表示为:若q则p.
师:请写出黑板上第(1)个命题的逆命题.
生: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
师:什么叫做否命题?形式可如何表示?
生: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的否定,那么这两个命
题叫做互否命题,这个命题叫做原命题的否命题.
否命题的形式可表示为:若非p则非q.
(注:教师强调,可书写为:若┐p则┐q.)
师:写出黑板上命题(1)的否命题.
生:两直线不平行,同位角不相等.
师:什么叫做逆否命题?形式可如何表示?
生: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原命题的结论和条件的否定,那么这两个命题叫做互为逆否命题,这个命题叫做原命题的逆否命题.
逆否命题的形式可表示为:若┐q则┐p.
师:写出命题(1)的逆否命题.
生:同位角不相等,两直线不平行.
师:由上述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的概念写出命题(2)、(3)的表示形式,并写出它们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
注:教师应强调,关键是找出所给原命题的条件p与结论q.
生:命题(2)的条件是:p:“一个数是负数”;结论是q:“它的平方是正数”. 命题(3)的条件是:p:“一个四边形的四条边相等”;结论是q:“这个四边形是正方形”.
生:命题(2)的逆命题是:若一个数的平方是正数,则它是负数.
否命题:若一个数不是负数,则它的平方不是正数.
逆否命题:若一个数的平方不是正数,则它不是负数.
生:命题(3)的逆命题是:若一个四边形是正方形,则它的四条边相等.
否命题:若一个四边形的四条边不相等,则它不是正方形.
逆否命题:若一个四边形不是正方形,则它的四条边不相等.
(III)课堂练习:略
一、书面作业
二、预习:下节内容,预习提纲:
(1)四种命题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2)一个命题与其它三个命题之间的真假关系如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