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西方神话英雄人物对比

中西方神话英雄人物对比


英雄,人类精神生活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它随着人类的
产生而产生、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发展。它源于上古的神话 传说、历经人类的战争与和平;时至今日,它依然是人类 精神领域中最为神秘的字眼之一。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 地域、不同的群体之中,对于英雄的解读也不尽相同;但 无论何时何地,人们对于英雄的解读自始至终贯彻着“才 能”和“品德”这两个原则。在中西文化的对比之中,我 们不难得出:人类精神世界中的英雄,有着相同的起源, 不尽相同的特征,以及相同的归宿。毕竟,人类的思想在 较长的时间里还是同步的。
中西方神话英雄人物对比
蚩尤、刑天和战神阿瑞斯Fra bibliotek天 刑天原是一个无名的巨人,他在与黄帝的大战中,被黄帝砍掉了 脑袋,刑天才叫刑天。“刑天”这个名字的意思就是:天者,颠 也;刑者,戮也。天就是天帝,“刑天”就表示誓戮天帝以复仇。 (另有一说认为,刑是割,刈的意思;天是首,即头的意思) 当炎帝还是统治全部落的天帝的时候,刑天是炎帝手下的一位大 臣。他生平酷爱歌曲,曾为炎帝作乐曲《扶犁》,作诗歌《丰 收》,总名称为《卜谋》,以歌颂当时人民幸福快乐的生活。
阿瑞斯
荷马在《伊利亚特》中把阿瑞斯说成是英雄时代的一名百战不厌 的战士。他肝火旺盛,尚武好斗,一听到战鼓声就手舞足蹈,一 闻到血腥气就心醉神迷。戕戮厮杀是他的家常便饭。哪里有鏖战, 他就立即冲向那里,不问青红皂白就砍杀起来。他穿上战服时雄 姿勃勃,头戴插翎的盔甲,臂上套着皮护袖,手持的铜矛咄咄逼 人。他得天独厚,威严、敏捷、久战不倦、孔武有力、魁梧壮伟。 至今,他还是智慧的大敌,人类的祸灾。他通常是徒步与对手交 战,有时候也从一辆四马战车上挥戈(那四匹马是北风和一位复 仇女神的后裔)。
相比之下,希腊神话中创世英雄的形象则相对模糊些:骤然间,混 沌宇宙里电光闪闪,雷声隆隆;接着出现了一道明媚的彩虹,一时 间整个宇宙豁然开朗,一片明丽,同时,也出现了有灵性的天与地, 天叫乌拉诺斯,地叫特拉,他们结婚后便造就了世上一切。 不论中西方英雄神话,对创世之前的世界都没有也无法有详细的表 达,只好用“混沌”来含糊过去。但我们能发现祖先在创世这个问 题上“创”的区别。中国神话可谓“创”得悲壮,盘古在完成了分 离天地的伟业之后倒下了,他躯体的各个部位化成了万物。神话创 作者要表达的是英雄精神永不泯灭的主旨,突出了中华民族奋斗不 息的精神。西方神话则“创”得瑰丽,创世被巧妙地想象成了神衹 联姻和主神意志的结果。他们的创世英雄都是不死的,这和西方的 宗教教义和神话人物特征有密切的联系。西方神话人物无论从动机 还是生命观来看,这些人物的行为又更接近人性的本质。因为他们 更坦诚的面对欲望——金钱、权利或肉欲。而他们对于这些欲望的 满足方式也更为直接。就像孩子想要一件东西总是直接去拿一样, 在希腊神话中,人们为责任或者伦理所受到的约束颇为有限。这种 义无反顾的行为方式,在成人的概念中便被诠释成了英雄主义。
在雅典附近的阿克罗波利斯,阿瑞斯与阿格劳洛斯所生之 女阿尔基佩,被海神波塞冬之子哈利罗提奥斯奸污。阿瑞 斯勃然大怒,即刻将哈利罗提奥斯杀死。波塞冬向诸神控 告。阿瑞斯就地受审,终被宣告无罪。从此,这个地方就 以他的名字命名,称为“阿瑞奥帕戈斯”(意即“阿瑞斯 山”),并建庙以祀。古希腊剧作家索福克勒斯称阿瑞斯 为“可鄙之神”。在其剧作中,阿瑞斯屡为宙斯、阿波罗、 阿尔忒弥斯和巴克科斯的弓箭、闪电和烈火所伤。在荷马 的叙事诗中,他则是—个狂暴而多情的风流之神。人们常 将这样一些词语用于阿瑞斯:硕大、强健、迅猛、狂乱、 违约、凶残、嗜血,毁国。甚至在其子女的身上也不乏桀 骛不驯,野蛮和残酷的特性
据《山海经· 海外西经》记载:“形天与帝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 羊之山(今甘肃省西和县仇池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 以舞。” 形:通“刑”。 帝:指天帝。 故事写刑天与 帝争神,至死不屈,猛志长存。因此,刑天常被后人称颂为不屈的英 雄。 刑天在神话中为炎帝武臣,酷爱音乐,为炎帝祝寿时创作 《扶犁曲》、《丰年词》等诗曲。 自炎帝被黄帝在阪泉之战打 败之后,刑天便跟随在炎帝身边,定居在南方。当时,蚩尤起兵复仇, 却被黄帝铲平,因而身首异处,刑天一怒之下便手拿着利斧,杀到天 庭中央的南天门外,指名要与黄帝单挑独斗。最后刑天不敌,被黄帝 用昆吾剑斩去头颅。 黄帝为免刑天复活,于是把他的头颅埋在 常羊山里。然而,没了头的刑天并没有因此死去,而是重新站了起来, 并把胸前的两个乳头当作眼睛,把肚脐当作嘴巴;左手握盾,右手拿 斧。因为没了头颅,所以他只能向着天空猛劈狠砍,永远的与看不见 的敌人厮杀,永远的战斗,是位悲剧性的人物。 到了后世,刑天成 为勇猛将士的象征,各朝各代之中,更是被比喻作战斗之神。
随从他奔赴疆场的有他的儿子:恐怖、战栗,惊慌和畏惧, 还有他的姐妹和女神厄里斯(纷争女神的母亲)、女儿毁 城女神厄倪俄和一群嗜血成性的魔鬼。胜败乃兵常事,阿 瑞斯自然也有败北的时候。在攻打特洛伊城的战斗中,雅 典娜和赫拉就曾多次把他打得丢盔卸甲。他向宙斯告状, 反而被侮骂为逃兵,深为众神所不齿。他所宠爱的情妇竟 偏巧是美神阿佛洛狄忒,在她的怀抱里,这位武士得到了 安宁。他俩生的女儿叫哈耳摩尼业,日后成为战火连绵的 底比斯王朝的开国女祖。据荷马说,阿瑞斯最喜欢去的地 方是北部的地势坎坷的色雷斯。他佩带的徽记是长矛和燃 烧着的火炬;他的爱畜是兀鹰和猎犬,两种战场上的常客
最初,在色雷斯地区,阿瑞斯被奉为冥世之神,后演化为战神。 阿瑞斯虽为战神,却败绩累累,并屡次为智慧女神雅典娜所胜。 在特洛伊战争中,他帮助特洛伊人,却为狄奥墨得斯所伤。诸神 文战时。他妄图暗算女神雅典娜,反被雅典娜用一巨石击倒。在 雅典娜的襄助下,赫拉克勒斯杀死其子基克诺斯。阿洛阿代将他 生擒,并置于铜罐中达13个月之久,后为赫尔墨斯所救。阿瑞斯 风流韵事颇多。相传,他与火神赫菲斯托斯之妻美神阿芙洛蒂特 私通,两者幽会时,让夜神阿勒克特律翁“望风”。不料,后者 一觉睡到天明,竟让太阳神赫利奥斯窥见,并告知赫菲斯托斯, 赫菲斯托斯制作—面无形之网,将偷情者双双捉扶。让他们当众 出丑。阿瑞斯一气之下将夜神阿勒克特律翁变成一只鸡,命其司 晨。
中西英雄神话的差异 中西英雄神话虽然在反映人类共同思想方面有不少相似之处, 但在不同民族文化,宗教,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两者 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差异,这主要反映在: 1、艺术形象的个性特征差异。神话人物的个性是由创作者根据 本民族的道德标准及价值取向赋予的。我们通过研究及比较发现: 西方英雄神话人物往往带有赎罪心理,而且功利色彩也较浓厚, 不仅如此,人物还普遍有宿命论的影子;相反,在中国英雄神话 中却透射着为大众勇于牺牲,为真理自强不息的精神,表现出不 同的民族风格。我们认为上述差异主要是中西方不同的民族心理 造成的。中国先民的思想较为朴质,忠君,维民成为当时的主流 思想,人们赞美自我牺牲和奉献而西方早期宗教却认为:命由神 定,一个人的命运是不可变更的,只能赎罪以修来世 。 2、神话创作手法的差异。 中国英雄神话的记叙比较简单,文风 朴质,往往几十字便说了一件事。而西方神话在这方面则较我们 具体得多,内容详实,情节丰富,用词铺陈华美。
蚩尤
蚩尤是上古时代九黎族部落酋长,中国神话中的武战神。曾与炎 帝大战,后把炎帝打败,于是炎帝与黄帝一起联合来战蚩尤。蚩 尤率八十一个兄弟举兵与黄帝争天下,在涿鹿展开激战。传说蚩 尤有八只脚,三头六臂,铜头铁额,刀枪不入。善于使用刀、斧、 戈作战,不死不休,勇猛无比。黄帝不能力敌,请天神助其破之。 杀得天昏地暗,血流成河。蚩尤被黄帝所杀,帝斩其首葬之,首 级化为血枫林。后黄帝尊蚩尤为“兵主”,即战争之神。他勇猛 的形象仍然让人畏惧,黄帝把他的形象画在军旗上,用来鼓励自 己的军队勇敢作战,诸侯见蚩尤像不战而降。
英雄神话就其地域性而言,可分为中国英雄神话和西方英雄神话。 两者都有深刻的产生背景、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生动曲折的故事 情节,但它们又存有不少耐人寻味的差异。 英雄神话是人类祖先对于杰出行为的肯定和赞扬,是人类共同理想 的体现。这首先在创世神话中得到了体现《绛史》卷一引《五运历 年纪》中记载的:“天地混沌如鸡子,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成 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 液为江河,筋脉为地里,肌肉为田土,发丝为星辰,皮毛为树木, 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因其内容详实,故事悲 壮而使盘古成了公认的创世英雄得以流芳百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