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语文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教材文学常识复习题

高中语文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教材文学常识复习题

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文学常识1、白居易,字乐天。

晚年号___________。

中唐________________的主要倡导者,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他是________________(流派)的继承者,主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的诗分为三类:讽喻诗、感伤诗、闲适诗。

其讽喻诗如《新乐府》、《秦中吟》,深刻反映了时政弊端与民生疾苦。

长篇叙事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两篇)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2、屈原,名平,字原。

________末期楚国人。

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_______________(流派)诗人的杰出代表。

他开创了一种新诗体,因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故称“________”或“骚体”,屈原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

《楚辞》中的《离骚》和《诗经》中的“国风”并称“_______”,成为文学的代名词。

“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

屈原的代表作有《离骚》《九歌》《天问》等。

《楚辞》收集战国时代楚国______、_______和汉代________等人的诗赋,西汉_______辑,东汉王逸作章句。

3、鲍照,_______(时期)文学家,字明远。

鲍照一生沉沦下僚,很不得志,但他的诗文,在生前就颇负盛名,诗、赋、骈文都不乏名篇,而成就最高的则是诗歌,最有名的是《_____________》18首。

歌咏人世的种种忧患,寄寓悲愤。

鲍诗___________,语言精练,词采华丽,常常表现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在他那里有显著发展,对唐代诗人很有影响。

4、杜甫,字子美,河南巩县人,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_______。

因他做过左拾遗、工部侍郎等职,故又有杜拾遗、_________之称。

晚年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

杜子美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杜甫的诗被誉为“_______”。

他的诗歌风格多样,基本以__________为主。

杜甫思想的核心是__________思想,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

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________”。

杜甫是中国诗歌史上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

代表作有“三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

5、陆游,字务观,号_______。

少年时就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志向,是______{时期)著名爱国诗人。

存诗9300多首,是我国诗人当中创作数量最多的一个。

忧国忧民、誓死抗战,是陆诗的最大特点,其创作以现实主义为主,他继承了屈原等前代诗人忧国忧民的优良传统,并立足于自己的时代而作出了出色的发挥。

所以有人将他和________媲美,誉之为“可称史诗”。

6、阮籍,________诗人。

字嗣宗。

是“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儿子。

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

政治上则采谨慎避祸的态度。

与嵇康、刘伶等七人为友,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世称“__________”。

主要作品有《咏怀》诗82首,抒写愤世嫉俗、感慨郁闷的内心世界,揭露魏晋易代的黑暗的现实生活,限于政治环境,《咏怀》诗大量运用比兴象征、神话传说、以景寓情、借古讽今等手法,曲折隐晦,言近旨远。

阮籍对_________的发展颇有贡献。

7、陶渊明,字元亮,别号__________,晚年更名潜,卒后亲友私谥靖节,世称__________。

______(时期)诗人。

陶渊明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

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培养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的两种不同的志趣。

为官期间,尔虞我诈的官场使他认识到社会现实的黑暗,终于从彭泽令任上弃官归田。

陶诗今存125首,多为五言诗。

陶渊明的诗歌按内容分可以划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

___________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后人称之为“__________”。

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

当时另一位大诗人谢灵运,是中国诗歌史上大力描写山水的第一人,开创了_______诗派。

8、李白,字太白,号____________,唐代伟大的____________诗人,有“_______”之称。

其诗想象丰富,感情奔放,形象雄奇,语言瑰丽活泼,音律和谐多变。

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

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他的大量诗篇,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繁荣气象,也揭露和批判了统治集团的荒淫和腐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出____________,反抗传统束缚,追求____________的积极精神。

擅长乐府和绝句,许多诗成为千古绝唱。

存诗900余首,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诗篇。

有《李太白集》传世。

9、李清照,宋代女词人,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派代表词人。

婚前婚后都生活在书香世家,其父李格非是苏轼的学生,其夫赵明诚是著名的金石考据家。

李清照夫妇雅好词章,常相唱和。

李清照的词分前期和后期:以______为界,前期多写爱情生活、自然景物,韵调优美。

如《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等。

________之乱,李清照随家颠簸南下,国破家亡夫死,其词风大变,转为慨叹身世,怀乡忆旧,凄苦悲怆、哀婉动人。

如《声声慢·寻寻觅觅》。

李清照词不追求砌丽的藻饰,借景(意象)抒情,借生活片段表达内心情感,是李清照词的主要艺术手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易安体”。

有“____________”之美誉。

现存诗文集为后人所辑,有《漱玉词》、《漱玉集》。

10、黄遵宪,________(时期)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

字公度,号人境庐主人,近代___________的重要人物。

主张“________________”,表现“古人未有之物,未辟之境”,黄遵宪以乐府杂曲歌辞《今别离》旧题,分别歌咏了火车、轮船、电报、照像等新事物和东西昼夜相反的自然现象。

成为近代“_________”的旗手。

他的诗作反映了近代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被称为“____”。

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

11、张若虚,_________(时期)诗人。

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____________”。

《全唐诗》仅存其诗两首。

一首《代答闺梦还》,风格柔靡,水平一般。

一首则是_______________,是历代传诵的名篇。

12、孟浩然_______(时期)诗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世称___________ 。

以写___________诗为主。

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________。

与王维并称“____”。

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3、韦庄,字端已,今陕西西安人,韦应物之四世孙。

他的诗歌广泛地反映了唐末动荡的社会面貌,长篇叙事诗_____________为其代表作,人称“秦妇吟秀才”。

其词尤具特色,注入作者平生漂泊乱离、思乡怀旧之感,风格清新明朗,与___________其并称“温韦”,也是“___________”中的代表之一。

14、王维,字摩洁,官至尚书右丞,故称___________。

与孟浩然同为盛唐_____________诗派代表,其作品被________赞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他虽为朝廷命官,却常隐居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居士生活。

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以禅悟诗,故有“_____”之称。

15、苏轼,字___________,号___________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北宋文坛领袖,诗、词、散文有着极高的成就。

倡导___________运动。

著有《东坡全集》《东坡志林》等。

与辛弃疾并誉为“______”。

并开创了_______词派。

16、姜夔字尧章,号____________ ,江西鄱阳人,布衣终生。

擅长写词,尤精通音律,其词作多咏物纪游,但也暗寓国家分裂、江河变异之慨。

在南宋词坛上,姜夔、___________ 、吴文英鼎足而三,成为骚雅词派的代表作家。

17、纳兰性德,清代满族词人,原名成德,字___________ ,号楞伽山人。

纳兰性德是清初著名大词人,词作以_______见长,清新自然,直抒胸臆,风格接近_____。

内容多抒写个人的相思离和哀思闲愁,情调感伤低沉,凄婉哀怨。

感情真挚自然,多用_______手法。

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就给其极高赞扬:“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

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

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18、李贺,唐代诗人,字长吉,生于福昌(今河南宜阳)昌谷,世称李昌谷、鬼才、_______等。

卒时仅27岁。

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

他继承浪漫主义的创作精神,以丰富的想象力和新颖诡异的语言,表现出幽奇神秘的意境。

《李凭箜篌引》想象丰富,设色瑰丽,艺术感染力很强。

清人方扶南把它与白居易的____________、韩愈的______________相提并论,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

19、李煜,南唐中主第六子,世称___________ 。

由于身份地位的变化,使他前后期的词呈现出不同的风貌来。

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0、周邦彦,字美成,号___________ ,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其作品善铺叙而含蓄,富丽精细,格律精严。

漂泊的孤独和憔悴失意,是周邦彦词的情感基调。

他的词自成一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之称。

21、高适,字达夫,一字仲武,世称高常侍,与___________并称,盛唐_________代表作家。

其诗感情激昂,意境雄浑,气势奔放;长于七古。

22、柳宗元,字子厚,是唐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世称___________ 。

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___________。

他提出的“___________”的文学主张,对当时的“___________”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柳宗元和韩愈齐名,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并称“韩柳”,与宋代的“三苏”、欧、王、曾都以写散文著称,并称“唐宋八大家”。

有《柳河东集》。

23、温庭筠,本名岐,字飞卿,今山西祁县人。

是___________的开山鼻祖,奠定了文人词“绮丽香艳、婉约柔媚”的风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