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夏季施工方案1.

夏季施工方案1.

冬季施工方案一、概述本合同段所在的广元市朝天区地处四川盆地北缘,秦岭南麓,属于山区地貌,为南北气候交汇带。

冬季是该地区全年气温最低,降水最少的季节。

根据以往的统计资料,广元地区11月入冬后气温显著降低,12月份下旬~1月份平均气温为4.9℃,极端最低气温-10.9℃,特别是2008年1月更是遭遇了多年罕见的雪灾天气。

根据本地区的气候情况,冬季部分天气时段可能会出现连续5天气温平均低于5℃的情况,属冬期施工。

为保证我合同段各项施工生产顺利进行,特别是隧道二衬混凝土和和桥梁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以及路基砌体工程的施工质量,特制定本方案。

二、编制依据、原则及范围(一)编制依据1、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2、《K27+637楼房沟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

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1—2004)、《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 076—95)等相关施工技术规范和规程。

4、建设单位对工期质量的要求。

5、现场调查资料。

6、本施工单位拥有的科技成果、工法成果、管理水平、现有的技术装备力量和多年积累的施工经验。

(二)编制原则1、确保满足合同文件对本标段的质量、工期、安全、环保、文明施工等方面的要求。

2、充分考虑本标段施工的施工环境及工程特点。

3、根据我公司现有的施工技术水平,结合类似工程施工经验及施工机械设备配套能力。

4、将总体施工方案、进度计划、主要项目及关键工序的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作为本施工组织设计的重点。

(三)编制范围四川省棋盘关(陕川界)至广元公路工程项目LJ10合同段冬季施工。

三、冬季施工准备1、掌握施工地区的冬季气象资料,工地进行必要的气象观测如气温等。

2、砂石骨料宜在冬季前备料,并保持干燥。

骨料在存放中不得有冰膜雪团,及易冻裂的矿物质。

3、冬季施工所需的工程材料、防寒材料、燃料及必要的机具设备、仪器等应准备充足。

4、各项设施和材料提前采取防雪、防冻等措施,对人行道路、脚手架上跳板和作业场所采取防滑措施。

5、对工人提前进行冬季施工技术交底。

6、与气象部门联系,做好冬期气温预报。

四、冬季施工方案(一)明月峡隧道冬期施工防寒保温技术措施1、施工资源(1)保温材料的准备保温材料以传热系数小,防风防潮,价廉易得者为宜。

保温材料必须保持干燥,受潮后保温性能成倍降低。

进入冬期施工前,要列出保温材料所需品种及数量计划,并提早准备,保温材料的选择就其使用部位大致如下:a管道保温:选用防寒海绵、草绳等;b洞门封闭暖棚保温:选用塑料布、棉帘子、帆布篷等;c覆盖用材料:如草垫、稻草、谷糠、炉渣等;d模板及机具保温:选用聚苯乙烯泡沫板、岩棉、棉被等。

(2)外加剂准备混凝土中掺入适量外加剂,能改善混凝土的工艺性能,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并保证其在低温期的早强及负温下的硬化,防止早期受冻。

目前冬期施工常用的外加剂多为定型产品,主要包括有防冻、早强、减水、引气和阻锈等。

2、供水系统防寒保温措施洞口段水管用防寒海棉套包裹,之后以砂袋覆盖。

3、供风系统防寒保温措施压风站用砖墙做墙身,油毡、石棉瓦做房顶,屋内以纤维板吊顶而成,配火炉使站内温度保持在0℃以上。

为防止蒸汽冷凝后在管内积水进而结冰,以致供风不畅或因冻胀而产生风管破裂,主风管应用防寒海棉套包裹后用双层草绳缠绕,并在洞口处风管最低位设置一个放水阀,在每班工作结束后,打开放水阀,迅速排干风管内的残留水。

4、搅拌系统防寒保温措施(1)搅拌站的设置砂、石料堆采用帆布或彩条布覆盖后再加盖草袋等保温材料,确保不受雨、雪影响,料堆高4m~5m为宜。

水泥库也应作相应的保温隔热处理。

5、施工机械设备防寒保温措施进入冬季施工以前,现场内所有施工机械均应经过彻底的检查和修理,并备足相应的易损件。

进入冬季施工后,施工机械均采用高标号燃油和高质量的附属油及防冻液。

所有的运转机械均停放在洞内,并要排干水箱内的循环水。

(二)楼房沟特大桥冬期施工防寒保温技术措施我合同段楼房沟特大桥正在进行桩基及墩身的施工,并且即将进行T梁的预制和安装。

冬期施工的重点是保证混凝土工程的质量。

相关措施主要有:在混凝土的拌制时对拌合用水及骨料采取加热措施;混凝土的运输采取保温措施;对于桥台和距地面高差较小的盖梁等现浇混凝土结构,可采取搭设暖棚进行混凝土的施工;对于T梁混凝土的施工,保证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在每浇筑完一段后立即采取棚布覆盖,蒸汽养护。

桥梁盖梁、系梁等高空结构物的施工在冬季施工期间可暂缓施工。

1、钢筋、预应力束冬季施工措施在负温条件下,钢筋的力学性能发生变化,屈服点和抗拉强度增加,伸长率和抗冲击韧性降低,脆性增加,加工性能下降。

钢筋焊接尽量在室内进行,钢筋提前运入加工棚内,焊接完毕后的钢筋待完全冷却后才能搬运往室外。

当必须在室外进行焊接时,最低温度不宜低于-20℃,并应采取防雪挡风措施,减少焊接构件温度差,焊接后的接头严禁立刻接触冰雪。

电弧焊接时,有防雪、防风、及保温措施,并选择韧性较好的焊条。

焊接后的接头严禁立即接触冰雪。

帮条焊时帮条与主筋之间采用五点定位焊固定,搭接焊时用两点固定,定位焊缝应离帮条或搭接端部20mm以上,帮条与搭接焊缝厚度不小于0.3d,并不大于4mm,焊缝宽度不得小于0.7d,并不得小于8mm。

张拉预应力钢材时的温度不宜低于-15℃。

预应力张拉设备以及仪表工作油液,应根据实际使用时的环境温度选用,并应在使用时的环境温度条件下进行配套校验。

预应力混凝土的孔道压浆应在正常温度下进行。

2、模板冬季施工措施钢模板背面外包30mm厚硬泡沫隔热层,木模板外包20mm厚棉毡,并用胶带、钢筋焊接等固定,冬季施工,根据天气情况对需要辅助养护的模板,适当延长拆模时间。

3、混凝土冬季施工措施(1)混凝土配合比冬期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要根据混凝土的浇筑强度、运输方式等进行综合考虑。

外加剂掺量按照规范执行,适当的加入外加剂提高混凝土的防冻、早强等性能。

灌注桩所用混凝土中不准掺防冻剂、抗冻剂。

(2)混凝土搅拌冬季施工中拌制混凝土所用的材料如砂、石、水等均应保持正温,为了保证混凝土拌和物入模温度不低于10℃,出罐温度一般要控制在13℃~18℃。

为保证出罐温度,首先考虑对拌和用水加热,如仍不能满足需要时,再考虑对骨料加热。

后场搅拌站安设0.5m3蒸汽锅炉1个,用于拌和用水进行加热。

对冬季混凝土搅拌,还应注意以下事项:a、水泥只能保温,不得加热;b、注意搅拌用水加热时水温不得高于60℃,骨料加热时骨料温度不得高于40℃;c、混凝土拌和前,用热水或温水冲洗搅拌机;d、对骨料的积雪、冻团进行清理,不得装入搅拌机内搅拌;e、根据混凝土浇筑当天的实际温度,换算出各项材料需要加热的温度,但不得超过上述的最高温度规定;f、为了保证混凝土的和易性、流动性,可延长拌和时间,一般比常温时延长50%。

g、为保证混凝土不出现假凝现象,混凝土搅拌时按照砂石、水、水泥的顺序进行,不得颠倒。

(3)混凝土运输冬季混凝土施工时,为了防止运输过程中温度损失过大,应采取以下措施:a、对混凝土罐车的运输罐“穿衣”进行覆盖保温。

b、清理混凝土罐车运送道路,保证道路畅通,尽可能缩短混凝土运输时间;c、施工现场合理控制混凝土浇筑速度,尽量减少或避免装有混凝土的罐车的等待时间;(4)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在浇筑前,要做好相关的各项准备,采取正确的浇筑方法,避免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意外中断。

混凝土入模前仔细检查,清除模板、钢筋上的冰雪和污垢。

对于桥台和距地面高差较小的盖梁等现浇混凝土结构物的浇筑,在周围地形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可在结构物四周围棚布,搭设暖棚,在棚内设置火炉等热源,减少浇筑过程中混凝土温度的散失。

钻孔灌注桩混凝土的冬期施工,主要是保证混凝土在灌注时不冻结,能顺利灌注。

桩头露出水面(或地面)或虽未露出水面(或地面),但在冰冻范围之内时,应进行桩头混凝土的覆盖保温养护。

T梁的浇筑应分层分段浇筑,分段时宜从一端往另一端浇筑,每浇筑完4~5m,立即用棚布覆盖,并通蒸汽保温。

墩柱、路肩挡墙等新、旧混凝土施工缝的清理:a、前层混凝土的强度不得小于1.2Mpa。

b、施工缝处的水泥砂浆、松动石子或松弱混凝土必须凿除干净,并用水冲洗干净,但不得有积水。

c、新混凝土在浇注前,宜在横向施工缝处先铺一层厚约15mm 并与混凝土灰砂比相同而水灰比略小的水泥砂浆。

然后再继续浇注新层混凝土。

施工缝处的新层混凝土要重点捣实。

d、冬期施工接缝混凝土时,在新混凝土浇注前对结合面进行加热使结合面有5℃以上的温度,浇注完成后,及时加热养护使混凝土结合面保持正温,直至进浇注混凝土获得规定的抗冻强度。

e、当旧混凝土面和外露钢筋暴露在冷空气中时,对新、旧混凝土施工缝1.5m范围内的混凝土和长度在1.0m范围内的外露钢筋进行防寒保温。

f、混凝土采用机械捣固并分层连续浇注,分层厚度不小于20cm。

(5)混凝土养护对已浇好的混凝土及时用草甸或土工布、棚布等进行覆盖,必要时可覆以电热毯采用电加热法,进行保温养护。

T梁采取蒸汽养护。

在梁场设置锅炉房一个,既用于拌合用水加热,又用于养护蒸汽的发生源。

在T梁浇筑完覆盖后,将蒸汽管放入棚布覆盖的T梁腹板两侧,上下各3根,有效布置。

并放置二个温度计及时测定梁内温度。

蒸汽管采用金属管,管壁开孔用于蒸汽发射,一端接软管,通往中枢管和锅炉房。

蒸汽养护分为静停、升温、恒温和降温四个阶段:静停阶段。

混凝土浇筑完毕至升温前在室温下先放置一段时间,这是为了增强混凝土对升温阶段结构破坏作用的抵抗力,需6小时。

升温阶段。

混凝土原始温度上升到恒温阶段。

如果温度急速上升,会使混凝土表面因体积膨胀太快而产生裂缝。

因而必须控制升温速度,升温速度不超过15℃/h。

恒温阶段。

混凝土强度增长最快的阶段,恒温阶段保持90%至100%的相对湿度,恒温温度不超过80℃/h。

降温阶段。

在降温阶段内,混凝土已经硬化,如降温过快,混凝土会产生表面裂缝,因此降温速度应加以控制。

降温速度不超过80℃/h。

混凝土拆模后应在龄期内继续进行养护。

4、砌体工程冬季施工保证措施本合同段的砌体工程主要是临设和部分附属工程。

对于分散、量少、不影响工期的工点冬季尽量不安排施工,对砌体集中且工期紧迫要求的工点可以安排在冬期施工。

(1)砌体工程防冻要求:砂浆强度未达到设计强度的70%前,不得使其受冻。

冬期施工的气温、冬期施工前的准备符合前述要求。

(2)砂浆配置及砌筑采取以下措施保证砂浆正温砌筑:砂浆原材料加热、暖棚内拌制砂浆、掺盐法、就近工点拌制、减少积存、避免倒运。

砂浆在暖棚内机械拌制,环境温度不低于5℃,搅拌时间不少于2min。

当砂浆用量较少时,可在暖棚内人工拌制,必须严格按配合比过称计量,翻拌次数较常温增加2—3次。

砂浆随拌随用,中途不倒运,每次拌制砂浆尽量在30min内用完,当在运输或储存过程中发生离析、泌水现象时,砌筑前要重新拌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