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五个手指捡黄豆

五个手指捡黄豆

建议:
操作环节可与故事中的内容相结合,进行练习,便于孩子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
在本次教学活动座位的安排上可作调整,可直接坐在桌子旁边。
实习
教师
反思
经过几天的实习,感觉自己这堂课总体看来还算比较成功。唯一不足的地方就是还不了解孩子的能力。体现在最后环节中,让孩子自己看图讲述,虽然有了“书”这个凭借物,但对刚入园不久的小班来说,还是过难了。采取老师建议的方法就很不错,可以利用现有资源,借助录音机的作用。
指导老师评议
一开始的谜语引入较好。
当教师提出哪个手指本领最大时,其实可以与操作环节相结合,让孩子认为本领最大的那个手指去试着捡黄豆,预先体会故事内容,体会一个手指捡黄豆的感受,加深故事的理解。
当教师讲述齐心协力这个词时,应当注意解释,以便幼儿理解,为下面的提问做好准备。
操作环节教师把单个手指捡和齐心合力捡放在了一个环节里,其实可以分开来进行,在教师提出谁的本领大时就提前进行单个手指捡黄豆情境了,而齐心合力可以放在后面的环节中。
相信在不断的纠正不足的过程中,我会慢慢进步。
江东中心幼儿园实习教师教学活动设计表
时间:2010·10·12
班级
小三班
实习
教师
徐丹
活动名称
语言活动——五个孩子捡黄豆
活动目标及重难点
1、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明白五个手指配合才能做事。
2、认识小手本领,喜欢自己的小手。
3、尝试借助图画简单讲述故事主要内容。
活动重点: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明白五个手指配合才能做事。
2、提问引出故事。师:“你认为五个手指谁的本领最大?”(请幼儿用自己认为最大本领的手指去尝试捡黄豆)
二、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1、看《小朋友的书——我自己》欣赏故事第一遍,请幼儿说出故事名称。
2、欣赏故事第二遍,根据故事情节,表现五个手指捡黄豆的情境。
提问:1、五个手指谁能单独把黄豆捡起来?2、当五个手指谁都不能单独把黄豆捡起来时,手妈妈又是怎么对它们说的?
活动难点:简单讲述故事,明白本教学的隐性价值——团结就是力量。
活动准备
1、《小朋友的书——我自己》;磁带及录音机
2、橡胶手套,手掌上画上妈妈的角色形象,手指上分别画上五个孩子的角色形象。
3、小箩筐每人一个;豆子装进大箩筐里每组一份。
活动过程
1、谜语引出
1、教师请幼儿猜谜语。师:“五个兄弟,
生在一起,有骨有肉,长短不齐。(打一身上的部位)”
提问:五个手指怎么才能把黄豆捡起来?
3、幼儿操作,体会故事
1、分组请幼儿下去捡黄豆。师:(请幼儿举起手)你有五个手指孩子吗?(请幼儿数手指)
2、师:“谁的本领大?我们来验证一下好吗?”(带领幼儿从第一个大拇指开始捡黄豆)
3、师:“手妈妈对手指孩子讲了什么话?”(幼儿学讲:“你们齐心合力做事,你们就最有本领。”)带领孩子五个手指齐心协力一起捡黄豆
在练习前学讲手妈妈说过的话很好,可以加深理解,再现故事情节。
在最后的延伸环节中,发现孩子还没有能力单独讲述故事。其实可以利用已有的资源,放磁带让孩子看图跟着录音机同步阅读,以降低难度。
指导
现在上课不再那么慌张了,语速上放慢了很多,而且在语调上有了抑扬顿挫,比较能够吸引孩子。再次,在教具的使用和设计上也比较会花心思,教具真正地起到了为教学服务,最后,在环节的设计上也开始考虑到了递进性,每一环节都看得出有自己的环节目标。
4、请小朋友把黄豆捡到小箩筐里,直到大箩筐没有黄豆为止。
四、延伸
请捡好的小朋友看《小朋友的书——我自己》第19——21页“五个孩子捡黄豆”,尝试借助图画简单讲述故事内容。
请捡好的小朋友边看书边跟随录音机讲述故事。
附故事:手妈妈有五个孩子,它们是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有一天,这五个孩子说:妈妈 您说我们谁的本领大?手妈妈说:你们的本领都很大呀!五个孩子不满意地说:您得说我们谁的本领最大?手妈妈想了想说:好吧,你们看,这碗里有一粒粒小黄豆,你们谁能单独把它捡起来,谁的本领就最大.五个孩子说:嗨,这太容易了.说着,它们就单独捡了起来.可是说来也怪,不管它们怎么使劲儿,那些黄豆也只能在碗里滴溜溜的乱跑,怎么也捡不起来.最后五个孩子垂头丧气地说:唉!我们是多么没用呀!手妈妈说:当你们齐心合力的时候,你们才最有本领.现在你们一起来捡,看看怎样.五个孩子听了一起去捡,果然,一粒粒黄豆很快都被捡起来了.手妈妈说:”谁的本领大,知道了吧.”
还有在环节的设计上也不够到位,其实我还可以节省一点时间,把操作环节分成两部分进行,那么第二遍就不用一个一个手指重新捡起来了。另外,孩子在捡黄豆的过程中,还是有点混乱。虽然我已经反复提醒了孩子好几遍规则,但还是不够详细。比如当五个手指一起捡黄豆时,不要抓好马上拿出来,而是要有停留的时间——当黄豆宝宝不再从指缝里掉出来的时候再慢慢地拿到小箩筐里面再放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