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比色法及分光光度法

比色法及分光光度法

比色法及分光光度法第一节一、填空题。

1.比色法及分光光度法同化学分析法比较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四个特点。

2.光的波长范围在___________称为可见光,波长小于__________称为紫外光,波长大于___________称为红外光。

3.____________通过三棱镜就可分解为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现象称为光的色散。

4.光吸收程度最大外的波长叫做_____________,用_________表示。

5.同物质不同浓度的溶液λmax不变,具有____________的吸收曲线,不同物质具有__________的吸收曲线,可以此进行物质的___________。

6.物质呈现一定的颜色是由于___________。

7.同一物质不同浓度在一定波长处吸光度随浓度增加而________,这个特性可作为_________的依据。

二、选择题。

1.已知光的波长λ=800nm,则它应属于()A、红光B、紫光C、红外光D、紫外光2.Fe(SCN)3溶液(红色)的吸收光颜色为()A、红色B、黄色C、蓝色D、蓝绿色3.绿光的互补色为()A、紫红色B、橙色C、绿蓝D、蓝绿色4.二苯硫腙的CCl4溶液吸收580~600nm范围的光,它显()色。

A、绿色B、蓝色C、紫色D、黄色三、判断题。

1.白光是一种可见光。

()2.同一物质不同浓度的有色溶液λmax不变。

()3.在λmax处测定吸光度则灵敏度最高。

()4.比色法及分光光度法同化学分析比较,准确度高,灵敏度低。

()5.硫酸铜溶液因吸收了白光中的红色而呈现蓝色。

()第二节光吸收定律一、填空题。

1.光吸收定律又称_______,它表明当_______________垂直通过______________,溶液的吸光度A与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成______。

其数学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

2.偏离朗伯—比耳定律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四方面。

二、选择题。

1.某有色溶液,其他测定条件相同,若增加液层厚度,则其吸光度A( )A、增加B、不变C、减小D、不确定2.某有色溶液,其他测定条件相同,若增加液层厚度,则其透射比T()A、增加B、不变C、减小D、不确定3.若某有色溶液透射比为0.333,则其吸光度为()A、0.333B、0.500C、0.666D、0.4784.若某溶液ε=1.1×104L\(mol·cm),с=3.00×10-5mol/L,b=2.0cm,则A为()A、0.10B、0.32C、1.30D、0.66三、判断题。

1.光吸收定律仅适用于可见光。

( )2.朗伯—比耳定律不仅适用于均匀、非散射的液体,同时也适用于固体及气体。

( )3.在λmax 下的εmax 值是有色物质的重要特征常数。

( )4.摩尔吸光系数ε在实验中可以直接测量其数据。

( )5.光吸收定律适用于乳浊液、胶体等均匀溶液。

( )6.当入射光波长不同时,K 值总是常数。

( )四、计算题。

1.用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法测定铁,λ=508nm ,比色皿的厚度为2.0cm ,试液浓度为600µg/L ,测得吸光度为0.236,计算此波长下的摩尔吸光系数ε及透射比T 。

2.将0.088mg 铁以硫氰酸盐显色后,转移至50mL 容量瓶中,用不稀释至刻度。

λ=480nm ,比色皿厚度为1cm ,测得吸光度为0.74,求摩尔吸光系数ε及透射比T 各为多少?3.用1.0cm 的比色皿,在λ=525nm 处,测得KMnO 4溶液吸光度为0.301,问该溶液航向比T 1是多少?如比色皿不换,将其浓度增大一倍,溶液的透射比T 2又是多少?4.有一浓度为 3.4×10-5mol/L 的有色溶液,在525nm 处的摩尔吸光系数为3200L/(mol ·cm ),当比色皿的厚度为1.0cm ,计算此波长下的吸光度A 及透射比T 。

第三节 显色反应一、填空题。

1.将_______转变或________的反应称为显色反应。

2.与_________形成_______的试剂称为显色剂,显色剂可分为_______、_______两大类,_________在比色及光度分析中应用不多,而__________却被广泛应用。

3.选择显色反应的一般标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影响显色反应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

二、选择题。

1.有色化合物与显色剂之间的颜色差别要大,一般要求λmax MR 与λmaxR 之差在( )nm 以上。

A 、100B 、160C 、60D 、2002.有色化合物具有较高的摩尔吸光系数时,显色反应( )A 、不能进行B 、灵敏度高C 、选择性好D 、准确度高3.在实际工作中,显色剂的用量( ),保证显色反应完全。

A 、要在B 、恰好与被测组分反应完全C 、要小D 、通过实验来确定4.在实际工作中,显色时间( ),保持测定过程中吸光度基本不变。

A 、越长越好B 、越短越好C 、一般要求30minD 、通过实验来确定三、判断题。

1.M +R=MR 显色反应表示在分析工作中显色剂浓度越大,越有利于生成有色化合物。

()2.有色化合物与显色剂之间颜色越相近越有利于测定溶液的吸光度。

()3.摩尔吸光系数ε越小,灵敏度越低。

()4.显色剂必须只与被测离子发生显色反应,否则无法准确测定有色化合物的吸光度。

()5.显色时间越,生成有色化合物越稳定。

()6.升高温度有利于显色反应的完成,故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随时加热。

( )第四节 比色法和分光光度法及其仪器一、填空题。

1._______比较_______与________颜色深浅来确定物质含量的分析方法称为目视比色法。

2.将_______的标准溶液________各比色管中,分别加入等量___________,然后稀释至_____,摇匀,即形成______的标准色阶。

3.目视比色法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缺点是_______。

4.分光光度计的主要部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光源发出的________色散分解为__________装置,称为________。

它是由________等色散元件及________组成。

6.分光光度计中常用的检测器是___________,它是一种两极管,在________或_______内装有两个电极,阳极通常是__________,而阴极是____________。

7.721型分光光度计光源为__________,其工作波长范围为_________nm,751型分光光度计光源为_____________,其工作波长范围为_________nm。

二、选择题。

1.在比色法及光度分析中,绘制吸光度对溶液浓度的曲线应为()A、直线B、抛物线C、双曲线D、圆弧2.751型分光光度计的色散元件为()A、玻璃棱镜B、岩盐C、石英棱镜D、狭缝3.721分光光度计是在( )区域内使用的仪器A、可见光B、紫外光C、近红外光D、以上均可三、判断题。

1.吸光度与溶液浓度、透射比成正比。

()2.标准曲线法适合于成批试样的分析。

()3.721型分光光度计的色散元件为石英棱镜。

()4.751型分光光度计是在波长200~1000nm区域内使用的仪器。

()5.721型分光光度计在使用前必须让仪器预热20min。

()四、计算题。

1.称取0.7790gCuSO4·5H2O溶于水中,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

用吸量管取此标准溶液0、1.00、2.00、3.00、…、9.00mL于10支目视比色管中,加水稀释至25mL,制成标准色阶。

称取含铜试样0.5080g,溶解后转移至250mL的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

用吸量管取出5.00mL转移至比色管中,加水稀释至25mL,其颜色深度介于第八和第九个标准色阶之间,求试样中铜的质量分数w(Cu)。

2.钢试样1.00g溶解于酸中,用KIO3将Mn2+氧化成MnO4-,稀释至250mL,测得吸光度等于1.00×10-3mol/L的KMnO4溶液吸光度的1.5倍,计算钢样中Mn的质量分数w(Mn)。

3.有Ⅰ、Ⅱ两种不同浓度的某有色溶液,若液层厚度相同时,对于某一波长的光,Ⅰ有色溶液为6.51×10-4mol/L,测得透射比为0.65,计算透射比为0.42的Ⅱ有色溶液浓度c。

4.测定硅酸盐中的铁含量,心铁的质量分数w(Fe)=0.5%的已知试样做标准,经过同样方法处理后于分光光度计上,测得用2.00cm比色皿时,标准试样的吸光度与用1.0cm比色皿时被测试样吸光度值相等,求试样中铁的质量分数w(Fe)。

5.用哇钼蓝比色法测定钢样中硅的含量。

(2)称样重0.500g ,溶解后转入50mL 容量瓶中,在与工作曲线相同条件下显色,是吸光度为0.522,求试样中硅的质量分数w (Si)。

综合练习题一、填空题。

1.最大吸收波长是指_______的波长,用符号______表示。

在______处测定的吸光度,其灵敏度最高,随着溶液浓度增加,吸光度也相应______,这个特性可作为__________的依据。

2.Fe(SCN)3溶液因吸收了白光中的_________而呈现_________。

3.选择显色反应一般标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朗伯—比耳定律又称___________,它的数学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这是比色法及分光光度法的_______________。

5.分光光度计的主要部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检测系统是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_____________________转换成___________进行测量的装置,常用的检测器是____________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