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化水系统操作维护保养检修操作规程目的:建立纯化水系统使用的标准操作规程,保证该规程符合GMP要求。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纯化水系统使用的操作。
责任:纯化水系统操作人员和机修人员按本规程操作,车间主任、生产技术部部长、设备动力部部长对本规程的有效执行承担监督检查责任。
内容:
1 日常维护保养(预防性维护)。
1.1 检查各螺钉、螺母、零部件是否松动;
1.2 检查密封件、密封口胶垫的弹性和磨损情况,必要时更换新件;
1.3 清理机器工作台面上的废弃物及粉尘;
1.4 正确的润滑杨器,各种轴承予以清洗和加润滑油;
1.5 检查电气线路是否损坏;
2 维修与定期维护保养
2.1 预处理设备:
2.1.1 多介质过滤器、软水器的保养主要是滤料的清洗及树脂的再生,由于原水水质的影响及过滤器的作用决定了必须对滤料定期进行清洗及对树脂进行定期再生。
2.1.2 清洗再生的周期视原水水质而定,一般设定为每48小时清洗再生一次。
每天从排水管取样,多介质过滤器用量筒取100ml水样置比色管中,由上往下垂直观察,应澄清。
如混浊,应手动清洗再生多介质过滤器。
软水器用50ml量筒量取本品50ml置试管中,用2ml移液管移取草酸铵试液加入其中,摇匀。
应符合规定,无沉淀。
如不合格,应手动清洗再生软水器。
2.1.3 多介质过滤器、软水器的冲洗及再生设定可由控制器来进行,冲洗及再生均为自动过程。
2.1.4 滤料必须定期更换,更换周期由运行情况而定。
通常为2年。
2.1.5 精密过滤器滤芯定期更换,更换周期视原水水质而定。
一般更换周期为三个月。
精密过滤器滤芯精度为≤5μm。
2.1.6 钠离子交换器
2.2 反渗透装置:
2.2.1 反渗透膜污染的判断:
※当系统出现以下情况说明反渗透膜已受污染,须进行药洗:
A、在正常压力下如产水量较正常值下降10~15%。
B、为了维持正常的产品水流量,经温度校正后的给水压力增加了10-15%。
C、产品水质降低10-15%;盐透过率增加10-15%。
D、使用压力增加10-15%。
E、RO各段间的压差增加明显。
2.2.2反渗透膜污染特征及处理方法:
2.2.3 建议使用的常见清洗液
2.3维护与保养:
反渗透装置如停止运行,膜元件表面易发生细菌孳生等情况,如处理不善对膜元件造成不可修复的损坏,以下提供膜元件两种不同保存方法供选择使用。
短期保存:
短期保存方法适用于那些停止运行5天以上30天以下的反渗透系统。
此时膜元件仍安装RO系统的压力容器内。
保存操作的具体步骤如下:
A、用原水冲洗反渗透系统,同时注意将气体从系统中完全排除。
B、将压力容器及相关管路充满水后,关闭相关阀门,防止气体进入系统。
C、每隔5天按上述方法冲洗一次。
长期停用保护:
长期停用保护方法适用于停止使用30天以上,膜元件仍安装在压力容器中的反渗透系统。
保护操作的具体步骤如下:
A、清洗(药洗)系统中的膜元件。
B、用反渗透产水配制杀菌液(浓度为0.1到1.0%的甲醛溶液),并用杀菌液冲洗系统。
C、用杀菌液充满系统后,关闭相关阀门使杀菌液保留于系统中,此时应确认系统完全充满。
D、如系统温度低于27℃,应每隔 30天用新的杀菌液进行B、C的操作;如系统温度高于27℃,应每隔15 天更换一次保护液(杀菌液)。
※反渗透装置恢复工作前必须将药液从系统中冲洗干净(一般由产水电导可判断是否冲洗干净)。
2.4 紫外线装置:
2.4.1 紫外线灯管使用寿命为1200小时;使用1200小时后,灯管灭菌效果下降,
建议更换。
2.4.2 两次开启紫外灯间隔至少10分钟(待灯管冷却后再行打开);
2.4.3 应经常检查紫外线进出水管道是否漏水,防止因水进入电控箱造成短路。
2.5 微滤及呼吸器
2.5.1 微孔过滤器及呼吸器必须定期更换滤芯,按正常运行则需每六个月更换一次。
2.5.2 微孔过滤器及呼吸器滤芯精度为0.22um.
2.6 臭氧发生器
2.6.1 保持臭氧发生器周围环境的清洁,不要让水喷溅到臭氧发生器上。
2.6.2 臭氧发生器工作时,机内有高压电,请勿打开机壳。
2.6.3 臭氧发生器的机壳和三芯电源线的地线是相连的,请保持地线良好接触。
2.6.4 消毒系统在停用时,应先关闭臭氧发生器的电源,后关闭循环泵。
2.7 纯化水系统是主要生产设施,需填写《纯化水系统维护保养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