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醉驾

关于醉驾

根据交通法,任何人驾车撞了人,不管责任在哪一 方,车管局都要先暂扣驾车人的驾照。
酒后驾车者如被抓获会被吊销驾照并判刑,如果发 生了撞人事故,驾车者将会被定为二级谋杀罪并被 处以巨额赔偿。
2、加拿大 加拿大醉驾事故死亡率仅为十万分之二点六一的 醉酒或吸毒驾车属于刑事犯罪。 刑法规定,首次醉驾罚款1000加元(1美元约合1.1加
随后,孙伟铭所驾车又与一辆“奥拓”车相撞, 再与“奥拓”车后的一辆“蒙迪欧”轿车发生擦 挂及一辆“QQ”车相撞,直至自己的别克轿车不 能动弹,孙伟铭的“疯狂之旅”才停了下来。
经鉴定,犯罪嫌疑人孙伟铭所驾驶的别克轿车在 碰撞前瞬间的行驶速度为134~138km/h(事故路 段限速60km/h)。孙某的血液检验结果:每百毫 升血液中的酒精浓度高达135.8毫克,属于深度 醉酒。
2009年5月23日,被指控涉嫌犯“以危险方法危 害公共安全罪”的孙伟铭,在成都中院接受审判。
2009年7月23日宣判,法院认为孙伟铭的行为构 成了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依法判处死刑, 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这是我国首例以危害公共安全罪对醉驾者判处死 刑的案件。
在某网站14万多名网友参加的投票中,支持死刑判决的接近54%, 认为“罪不当诛”的占14.5%。
经化验,他血液内酒精含量达381毫克/100毫升。 据调查,张明宝名下共有三辆车(不包括本次的肇
事车)。他从2006年8月到2009年4月,共有80次违 法行为记录,其中超速就达39次,而且这些违法 行为曝光仅仅来自他的一辆车。
(三)查醉驾情况
中国公安部部署自8月15日起在全国开展严厉整治 酒后驾驶交通违法行为专项行动。四个一律: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4年5月31日发布的 《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国 家标准(GB19522-2004):
饮酒驾车:
20mg /100ml≤血液中酒精含量<80mg/100ml
醉酒驾车: 血液中酒精含量≥ 80mg/100ml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15条:放火、决水、 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 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 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违法行为位居全国前五位。
酒后驾驶违法行为主要集中在12时至15时、19时 至凌晨1时。其中,晚餐后查处的酒后驾驶行为约 占70%;年龄30岁至49岁的驾驶人占72%;男性 驾驶人占98.6%;私家车驾驶人占97.4%。在全国 酒后违法行为集中整治中,还查获了210位女性驾 驶人。
8.15-9.15,全国共查处酒后驾驶违法行为65300 多起,其中醉酒驾驶10700多起。因酒后驾驶引 发交通事故320起,死亡118人,与去年同期相 比均下降三成多。
英国 酒后驾车初犯者将被吊销驾照一年;重犯者吊销
驾照3年,外加1000英镑罚款。 如果在10年内共有3次被判酒后驾车,吊销驾驶执
照109年。
新加坡 酒后驾车初犯者将被罚款1000至5000新元(1新元
约合5元人民币),或入狱6个月以下;
再犯者则被罚款3000至1万新元,并被判入狱12个 月以下。被判酒后驾车者即使没有造成车祸,也 会被吊销驾照至少一年。
三、思考
(一)源远流长的酒文化 (二)道德追问
——开车人该如何敬畏他人生命? (三)规范醉驾可刑么
——是否应增加犯罪成本?
(一)源远流长的酒文化
传统的劝酒逼酒陋习助长了醉驾恶习。 醉驾背后实质是两种文化的冲突:汽车文化和酒
文化的冲突
我国拥有全世界1.9%的汽车量,而汽车引发的交 通死亡事故却占全球的15%,死亡率居世界之首。 在这其中,酒后驾车导致的交通事故每年竟达1.9 万起,造成4054人死亡,几乎每3起交通事故就有 1人死亡。
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暂扣三个月机动车 驾驶证,并处五百元罚款;醉酒后驾驶营运机动 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处 十五日以下拘留和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 处二千元罚款。
一年内有前两款规定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行为, 被处罚两次以上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 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17时许,孙伟铭驾车行驶至成龙路蓝谷地路口时, 从后面撞上了正在正常行驶的一辆“比亚迪”轿车 尾部,事故发生后,孙伟铭不仅未立即停车查看, 而是迅速倒车,从被撞的“比亚迪”车右侧超出, 高速驾车往龙泉驿区方向逃逸。孙伟铭在驾车逃逸 至成龙路卓锦城路段时,高速向右侧绕行后又向左 侧迅速绕回,越过中心双实线,与相对方向正常行 驶的一辆“长安奔奔”轿车猛烈相撞,造成 “长安 奔奔”车上的5名驾乘人员中4人死亡(其中2人当 场死亡,2人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1人受伤)。
2009年1-8月,共发生3206起交通肇事,造成1302 人死亡,其中,酒后驾车肇事2162起,造成893人 死亡;醉酒驾车肇事1044起,造成409人死亡。醉 酒驾车犯罪呈多发、高发态势,严重危害了广大 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面对新的情况,有必要采 取积极有效措施加以遏制。自2009年8月起,公安 机关在全国开展了酒后驾车专项整治行动。
支持观点: “造成这么多人的死亡,就应该判死刑,判死刑还可以杀一儆百,
减少喝酒撞死人事件的发生。” “长期无证驾驶、酒后开车就是无视生命,当重罚以警示后人。” 反对观点: “接受教训是根本,毕竟是交通事故,再失去一条生命不值得,
只有执法部门严格执法才能改变酒后驾驶现状。”
孙伟铭年近60岁的父亲孙林,在成都市交警三分局面对死伤者 家属时,连连下跪请求谅解。为筹集民事赔偿金,孙林多方奔 走,借钱、卖房、卖车,终于筹到了100万元赔偿金。这其中, 有13万元是来自社会各方的捐款。
1、司法追问—— 肇事司机涉嫌何罪?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与交通肇事罪,侵犯的 客体都是公共安全,客观方面均表现为实施了危害 公共安全的行为。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故意犯罪,行为人的 主观心态是故意,是希望或者放任危害社会结果的 发生;
二、法律规定 ——我们缺乏的不是法律,缺乏的是对法 律的信仰
(一)我国的规定
(二)国外的司法实践
(一)我国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1条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一个月以上三个月以
下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 束至酒醒,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和暂扣三个月以上六 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 下罚款。
今后,对醉酒驾车,肇事后继续驾车冲撞,放任 危害后果的发生,造成重大伤亡,构成“以危险 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一百 一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定罪处罚,这样才能有效 打击、预防和遏制一个时期以来醉酒驾车犯罪多 发、高发的态势。
(二)国外的司法实践
1、美国
美国法律强制购买车辆保险,无保险的汽车不许上 路。保险费会随着驾驶者交通事故次数的增多而上 涨。保险公司甚至会拒绝向经常发生车祸的驾车者 提供保险。
关于醉驾
一、现状
孙伟铭案 张明宝案
(一)孙伟铭案
从2008年5月起,孙伟铭在未取得合法驾驶资格的情况下, 长期无证驾驶,并有多次交通违法记录。
2008年12月14日中午,孙伟铭在成都市万年场四方阁酒楼 参加亲戚80大寿的宴会,席间饮用了大量白酒。
下午4点多,他驾驶“别克”轿车送走父母后,由成都市区 方向沿成龙路往龙泉驿区方向行驶。
日本 与汽车文化相比,酒文化退居其次。 《道路交通法》不仅对醉驾司机予以严惩,而且
同一车辆上的乘客也会被惩罚,即便这些乘客没 有喝酒,也要承担连带责任。 此外,警方还要追究向司机供酒者的相关责任。
(二)道德追问 ——开车人该如何敬畏他人生命?
酒后驾车是驾驶人对法律的公然蔑视和践踏,也是 对他人生命财产和公共安全的漠视。
对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一律暂扣驾驶证3个月; 对醉酒驾驶机动车的,一律拘留15日,暂扣驾驶证
6个月; 对一年内2次醉酒驾驶的,一律吊销驾驶证,2年内
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属营运驾驶员的,5年内不 得驾驶营运车辆; 法律法规规定有罚款处罚的,一律从重处罚。
一周内,共查处醉酒驾驶违法行为2000多起。 浙江、山东、上海、江苏、北京查处的酒后驾驶
重罪重刑体现法的惩治与威慑,然而,法律从来不是 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恶性交通事故频发,公众最痛 心的无疑就是开车人的道德缺失。
生命永远都是无价的。必须明确一个人文准则,那就 是所有的赔偿都是为了震慑,是为了让所有驾车者敬 畏生命。如果较少的赔偿,不能起到震慑的作用,那 么就应该提高赔偿标准;如果提高了赔偿标准,依然 不能起到应有的震慑作用,那么我们考虑的应该就是 赔钱之外的处罚。
(三规范醉驾可刑么 ——是否应增加犯罪成本?
中国是私车拥有量上升速度最快的国家,在“汽 车时代”的起步阶段如果不能强化交通法规的管 制,只会让情况越变越糟。交通事故的死亡人数 超过世界平均数,和法律宽松有一定的联系。每 一本驾照不仅体现驾驶者资格,也意味着对社会 的责任。
1、司法追问—— 肇事司机涉嫌何罪? 2、立法追问—— 对“酒后驾车”惩治较轻? 3、律师上书全国人大建议将酒后驾驶罪纳入刑法 4、应追罚“劝酒者” 5、“酒驾”列入个人信用 6、应影响公务员升迁
元),禁止驾驶1年;若再犯,入狱30天,禁驾两年; 第三次醉驾,入狱120天,禁驾3年。若由醉驾引起交 通事故,造成人员受伤的,肇事者最高可被判10年监 禁,造成人员死亡的,最高可判终身监禁。
加拿大拥有很多的反醉驾民间机构,如“反对醉 驾母亲协会”
(1)政府要严刑峻法; (2)要提高公众安全驾驶意识; (3)要给潜在的醉驾人群指出解决方案。 工作的重点是初高中学生
第133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 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 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 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 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