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六年级上册课外阅读专项训练题(含答案)人教统编版

六年级上册课外阅读专项训练题(含答案)人教统编版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课外阅读专项训练
(一)绿色装点人生
在武都区白龙江北岸,有一个叫柳树梁的地方,梁上有600多亩树林和一位老人有关。

他叫李友忠,今年70岁,是武都区两水镇两水村的普通农民,老人从1989年开始在柳树梁种树,一种就是20年。

当地群众说:“李老汉的头发白了,可柳树梁绿了。


阳春三月,我们来到柳树梁,漫山遍野的松树、油橄榄覆盖着昔日的童山,成群的山雀鸣叫着飞来飞去,使山林充满生机。

在一片油橄榄树下面,李友忠老人正在浇水,他对我们说:“今年春天雨水少,现在气温回升又快,不多浇点儿水,树的生长就会受影响。

”“这里原来是寸草不生的黄土梁,每到雨季,山洪泥石流沿一条条小沟流下来,冲毁农田,有时候直接影响村上群众的生命安全。

天晴的时候,遇上大风,满山尘土飞扬。

”李友忠回忆道。

当时,李友忠想栽树,可是家里穷,连娃娃上学的钱都得东借西凑,哪来的钱买苗种树?1989年,机会来了,他用办砖瓦厂积累的1万多元钱承包了村后柳树梁的一片荒山,为了提高树苗的成活率,李友忠从种洋槐入手,用了1个多月,种植了30亩,可之后的5个多月里,当地降雨量比往年偏少,加上没有掌提造林技术,几十亩树苗没有一棵成活。

李友忠没有灰心。

第二年春天,经过多方咨询,他开始在陡坡上大规模兴修平台,由于量大,李友忠动员全家老小一起上阵,还雇了
20多名劳力,经过3个月的时间,修出水平台50余亩。

他买来柑橘、侧柏、松树等树苗进行栽植。

为了保苗,李友忠从5里之外的白龙江边靠人背富驮运水,在他的精心呵护下,当年秋天大部分树苗都扎根成活,看着绿油油的小树林,李友忠心里乐开了花。

就这样,每年春天,不管刮风下雨,李友忠都去栽树,一棵、两棵、三棵……直到天黑才收工。

截至1999年春天,先后植树500余亩。

面对着我们,李友忠动情地说:“我已种了20年的树,今后还要继续扩大面积,我老得种不动了,就让儿子、孙子去种,一辈一辈接着种下去,肯定能把荒山变成森林。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漫山遍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寸草不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机会来了”中的“机会”指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文中找出描写昔日柳树梁面貌的句子;在文中找出描写今天柳树梁面貌的句子,说说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栽树,李友忠遇到了哪些困难?他又是如何做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文中画线的句子,完成练习。

①读着文中画线的句子,我想到了《________》这个故事。

②这句话表现了李友忠的________精神。

(6)你是如何理解“李老汉的头发白了,可柳树梁绿了”这句话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土地老了
很久以前,在远离山村的地方,有一片肥沃的土地,土地上生长着茂盛的野草和野花。

山村里住着一个农夫,他家里很穷。

有一天,农夫发现了这片肥沃的土地。

从此,一年四季,他便在这片土地上劳动、耕作。

辛勤的汗水换来了丰硕的果实,全家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后来,农夫老了,死了。

农夫的独生子很懒,不愿去远离山村的土地上劳动,春天里播下种子,以后就再也不管了,只等着秋天去收获。

结果,一年又一年,土地越来越贫瘠,收获的庄稼也越来越少,家里也越来越贫穷。

儿子有气无力地感叹道:“唉,土地老了!”他再也不到那片土地上去了。

小草知道农夫的儿子再也不会去那片土地上播种,便和伙伴们争先恐后地又回到原来的土地上,年年春风,年年生长,郁郁葱葱,蓬蓬勃勃。

过往的人们看见了,都不禁赞叹道:“好一片肥沃的土地啊!”1“土地老了”具体表现在()。

A.一年又一年,土地越来越贫瘠,收获的庄稼也越来越少。

B.家里越来越贫穷。

2“土地老了”的原因是()。

A.农夫没有施肥。

B.农夫的儿子很懒,不愿劳动。

C.土地太贫瘠,长不出好庄稼。

3读句子,回答问题。

过往的人们看见了,都不禁赞叹道:“好一片肥沃的土地啊!”
(1)“不禁”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土地肥沃”具体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山上和田野里到处都是。

形容很多;形容土地贫瘠,连一点草都不长
(2)他用办砖瓦厂积累的1万多元钱承包了村后柳树梁的一片荒山(3)这里原来是寸草不生的黄土梁。

每到雨季,山洪、泥石流沿一条条小沟流下来,冲毁农田,有时候直接影响村上群众的生命安全。

天晴的时候,遇上大风,满山尘土飞扬。

|漫山遍野的松树、油橄榄覆盖着昔日的童山,成群的山雀鸣叫着飞来飞去,使山林充满生机。

|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变化,是因为李友忠带着家人常年在黄土梁植树造林,把荒山野岭变成了青山碧岭。

(4)李友忠面临的困难:①环境恶劣,降水量少;②缺少资金,没有造林技术。

他的做法:在陡坡上大规模兴修平台,靠人背畜驮运水,保证树苗的成活率。

(5)愚公移山;表现了李友忠坚持不懈、无私奉献的精神
(6)李老汉为植树造林、绿化荒山,奉献了20年的时间,为此他操碎了心,熬白了头发。

但在他的努力下,植树造林600多亩,荒山披上了绿装。

这句话写出了李老汉为绿化山林所作出的巨大贡献,赞美了他无私奉献的精神。

(二)1A
2B
3抑制不住;禁不住年年春风,年年生长,郁郁葱葱,蓬蓬勃勃4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丰硕的果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