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苏教版本高中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专题2《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单元测试卷

2020年苏教版本高中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专题2《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单元测试卷

专题2《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单元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现有四种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如下:①1s22s22p63s23p4 ①1s22s22p63s23p3①1s22s22p3①1s22s22p5则下列有关比较中正确的是()A.第一电离能:①>①>①>①B.原子半径:①>①>①>①C.电负性:①>①>①>①D.最高正化合价:①>①=①>①2.下列关于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叙述正确的是()A.室温下,0族元素的单质均为气体B.同一周期(第1周期除外)元素中,碱金属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最大C.同一周期(第1周期除外)元素中,第①A族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大D.同主族(第①A族除外)元素中,第2周期元素的电负性最小3.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6。

Y的原子半径比X的大,X与W同主族,Z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W)>r(Z)>r(Y)B.元素X、Y只能形成一种化合物C.元素W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X的强D. Y、W最高价氧化物所对应的水化物均能溶解Z的氢氧化物4.下列电子排布式表示的是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是()A. 1s22s22p63s13p3B. 1s22s22p63s23p63d104s14p1C. 1s22s22p63s23p63d24s2D. 1s22s22p63s23p63d104s14p25.下列离子与氖原子具有不相同核外电子数的有()A. Na+B. F﹣C. Al3+D. S2﹣6.原子结构示意图可以方便简明地表示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元素周期表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根据图片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钙元素的原子序数是2B.钙元素的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C.钙元素的原子核内有20个质子D.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40g7.具有下列电子层结构的原子,其对应元素一定属于同一周期的是()A. .两种原子的电子层上全部都是s电子B. 3p上只有一个空轨道的原子和3p亚层上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的原子C.最外层电子排布为2s22p6的原子和最外层电子排布为2s22p6的离子D.原子核外的M层上的s亚层和p亚层都填满了电子,而d轨道上尚未有电子的两种原子8.具有以下结构的原子,一定属于主族元素的是()A.最外层有8个电子的原子B.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2的原子C.次外层无未成对电子的原子D.最外层有3个未成对电子的原子9.按Si、P、S、Cl的顺序递增排列的是()①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①最高化合价①第一电离能 ①电负性A. ①①①B. ①①①C. ①①①D. ①①①10.元素周期表中能稳定存在且电负性相差最大的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 HIB. LiIC. CsFD. KI11.元素X的最高正价和负价的绝对值之差为6,元素Y原子次外层与元素X原子次外层均为8个电子,X、Y的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排布,X、Y形成的化合物是()A. MgF2B. MgCl2C. CaCl2D. CaBr212.核外电子排布中d能级最先出现在哪个能层是()A. NB. MC. LD. K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能级就是电子层B.每个能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是2n2C.同一能层中的不同能级的能量高低相同D.不同能层中的s能级的能量高低相同14.若某元素原子处于能量最低状态时,外围电子排布式为4d15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元素原子处于能量最低状态时,原子中共有3个未成对电子B.该元素原子核外共有5个电子层C.该元素原子的M层共有8个电子D.该元素原子最外层有3个电子15.下列各能层,不包含p能级的是()A. N能层B. M能层C. L能层D. K能层二、实验题(共2小题)16.某同学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研究第11﹣18号部分元素的性质变化(1)指出①中的实验现象:_________(2)实验①的设计中能达到实验目的实验项目是_________(填序号)(3)写出①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4)①中密封油H2S的玻璃管加热后出现黄色固体,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密封有HCl的玻璃管无明显现象.该实验说明非金属性:S_________Cl(填“强于”或“弱于”)17.某同学做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实验时,自己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见下表,表中的“实验方案”与“实验现象”前后不一定是对应关系).请你帮助该同学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1)实验目的:研究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2)实验用品:试剂:金属钠,镁条,铝条,稀盐酸,新制氯水,新制Na2S溶液,AlC13溶液,NaOH溶液,酚酞溶液等.所需仪器:①_________,①_________,①_________,试管夹,胶头滴管,镊子,小刀,玻璃片,砂纸,火柴等。

(3)实验内容:填写与实验步骤对应的实验现象的编号(4)①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实验现象(E)为_________;(5)此实验的结论:_________.三、填空题(共3小题)18.已知几种元素原子的核外原子结构或核外电子排布或价电子排布情况,分别判断其元素符号、原子序数并指出其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19.判断半径大小并说明原因:(1)Sr 与Ba (2)Ca 与Sc (3)Ni 与Cu (4)S 2-与S(5)Na +与Al 3+(6)Sn 2+与Pb 2+(7)Fe 2+与Fe 3+20.写出下列粒子的电子排布式.并据此写出此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V : 位置(周期族)24Cr : 位置答案解析1.【答案】A【解析】①为S,①为P,①为N,①为F,由于P的p轨道处于半充满状态,所以其第一电离能大于S的第一电离能。

2.【答案】A【解析】0族元素为稀有气体,其单质在常温下均为气体,A项正确;同一周期(第1周期除外)中,元素的第一电离能从左到右呈增大趋势,故碱金属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最小,B项错误;同一周期(第1周期除外)中,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减小,故第①A族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小,C项错误;同主族(第①A族除外)中,元素的电负性从上到下逐渐减小,故第2周期元素的电负性最大,D项错误。

3.【答案】D【解析】Z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则Z是Al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6,X与W同主族,则W、X是第①A~①A族元素;Y的原子半径比X 的大,则X、Y分别在2个不同周期;Y是第①A~①A族元素,所以W、X是第①A族元素,X是O元素、W是S元素;Y是①A族元素,是Na元素。

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S)<r(Al)<r(Na),A 错误;元素O、Na能形成氧化钠和过氧化钠,B错误;O的非金属性比S强,故H2O热稳定性比H2S强,C错误;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既能与强碱NaOH反应,又能与强酸H2SO4反应,D 正确。

4.【答案】C【解析】A项,Si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4,其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2,错误;B项,Zn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0,其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错误;C项,Ti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2,其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24s2,正确;D项,Ga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1,其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1,错误。

5.【答案】D【解析】Ne原子核外电子数是10,A.钠离子核外电子数=11﹣1=10,故A正确;B.氟离子核外电子数=9+1=10,故B正确;C.铝离核外电子数=13﹣3=10,故C正确;D.硫离子核外电子数=16+2=18,故D错误;6.【答案】C【解析】A由上图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说明示意图和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钙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0,故A错误;B根据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则钙元素的原子核外有20个电子,故B错误;C由上图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说明示意图和“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可知,钙元素的原子核内有20个质子,故C正确;D由上图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说明示意图可知,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40,单位为“1”,而非“克”.故D错误.7.【答案】B【解析】电子层上全部都是s电子的原子有1s1,1s2,1s22s1,1s22s2,显然不一定属于同一周期,故A 错误;3p上只有一个空轨道的原子为1s22s22p63s23p2,3p亚层上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的原子为1s22s22p63s23p5,分别属于Si和Cl,是同一周期;最外层电子排布为2s22p6的原子为Ne,最外层电子排布为2s22p6的离子为F-、Na+、Mg2+等,不一定同一周期;M层上的s亚层和p亚层都填满了电子,而d轨道上尚未有电子的原子有1s22s22p63s23p6,1s22s22p63s23p64s1,1s22s22p63s23p64s2,显然不一定是同一周期。

8.【答案】D【解析】最外层有8个电子的原子为0族元素;第四周期中的副族元素Sc、Ti、Mn等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均为4s2;所有元素的原子次外层均无未成对的电子;最外层有3个未成对电子的元素的价层电子排布一定是ns2np3,位于①A族。

9.【答案】B【解析】同周期自左向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相应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最高价逐渐增大,电负性逐渐增大。

由于P原子的3p轨道中电子是处于半充满状态,稳定性强,所以P原子的第一电离能大于S原子的,答案选B。

10.【答案】C【解析】电负性最大的为F元素,电负性最小的元素且能在自然界中存在的为Cs,故选C。

11.【答案】C【解析】X的最高正价与负价绝对值之差为6,说明X为卤素,且次外层为8个电子,该元素为Cl,与Cl-具有相同的电子排布的Y元素按题意只能是Ca2+,故C正确。

12.【答案】B【解析】核外电子经常出现的区域称电子层,核外电子在不同的电子层内运动的现象,叫做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一般情况下,能量低的电子在离核较近的区域运动,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较远的区域运动,第一到第七电子层依次为K、L、M、N、O、P、Q层上,根据构造原理,各能级能量由低到高的顺序为1s 2s 2p 3s 3p 4s 3d 4p 5s 4d 5p 6s 4f…,K层有1个轨道(叫s轨道),L层有4个轨道(1个2s轨道,3个2p轨道),M层有9个轨道(1个3s轨道,3个3p轨道,5个3d轨道),所以核外电子排布中d能级最先出现在M能层,13.【答案】B【解析】A.能层是电子层,能级是电子亚层,故A错误;B.每个能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是2n2,但最外层不超过8个电子,次外层不超过18个电子,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电子,排列电子时这几条规律都要考虑,故B正确;C.同一能层的不同能级能量不同,且按s、p、d…规律依次增大,故C错误;D.不同能层中的s能级的能量高低不同,能层数越大其s电子能量越大,故D错误;14.【答案】B【解析】该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64d15s2,该元素原子处于能量最低状态时,原子中只有4d1中的一个未成对电子,A项错误;由核外电子排布式可知该元素原子有5个电子层,M层共有18个电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C,D错误,B正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