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实履行使命,勇当信息尖兵引言:军人一生的全部价值在于,如何履行国家使命,如何赢得军队荣誉,如何尽职尽责做一名职业军人,每个学员都要为国家和军队牺牲奉献。
——麦克阿瑟每名军人,都必须时刻把自身的思想、行为与集体的使命紧密相连,军队才能团结一心,才能形成打败敌人、客服困难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一、从历史演变中认识我军历史使命军队的历史使命,就是一支军队在一定的、长期坚持的宗旨指引下,在某个历史时期所必须完成的基本任务,所必须发挥的特殊作用,它规定着军队建设的发展方向、奋斗目标和指导原则,是一支军队宗旨在不同时代的具体表现。
(一)认识我军历史使命变化过程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指引下,按照历史阶段划分,我军历史使命大致经历了六次历史性的变化。
第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武装夺取政权,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
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我军不断发展武装,建立和扩大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有力地动摇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基础。
第二,抗日战争时期: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维护名族独立。
在党的指引下,我军高举团结抗战的旗帜,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奋起抗战,对抗日战争的胜利起到了主导作用,最终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为建立新中国奠定了重要基础。
第三,解放战争时期:推翻蒋介石反动政权,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政权,建立民主自由的新中国。
在党的指引下,彻底推翻了国民党政权,成功地履行了我党赋予的历史使命。
第四,新中国成立之初:维护国家的主权与安全,保卫社会主义新中国和平建设。
在党的英明决策下,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取得了朝鲜战争的胜利,保卫了新中国的安全。
我军还胜利进行了清剿残匪、援越抗美、边境自卫反击战等。
1954年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对我军使命作了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要“保卫人民革命和国家建设的成果,保卫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
第五次,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同志要求我军担负起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的历史使命。
邓小平指出:“我军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肩负着保卫社会主义祖国,保卫四化建设的光荣使命”。
江泽民同志丰富和发展了这一思想,指出:“全军广大指战员一定要保持高度的警惕性,既要准备应付可能发生的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保卫国家安全和领土主权的完整,又要准备应付国内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维护社会的安定”。
军队要“为国家的安全统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要求我军成为“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捍卫社会主义祖国的钢铁长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
第六次,新世纪新阶段: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证,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二)认识我军历史使命变化内涵纵观我军历史使命的发展与演化,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始终寓于其中、经久不变的精神内涵:一是党的绝对领导是不变的军魂。
我军的历史使命始终是以党的任务和目标为指引,必须始终坚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才能坚持正确方向,最终完成使命任务。
二是具备与时代相适应、与使命相匹配的能力素质是关键。
使命责任重于泰山,能否对得起人民的信任,能否肩负起使命,关键在于具备过硬的本领能力。
我军历史使命的变化过程,也是我军成长壮大的历程。
三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前进的动力。
新的使命对我军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抱残守缺、固步自封不可能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要继承优良传统,更要勇于开拓创新,积极探索履行使命的新途径、新方法,自动适应新要求。
二、在当前形势中理解我军历史使命2004年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胡主席提出:军队要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证,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三个提供、一个发挥”是胡主席基于对国际形势和我国安全环境变化的深刻判断,基于对我们党长期执政、执好政的深谋远虑,基于对维护国家利益的战略考虑,对推进部队全面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国际国内安全形势:一是美国的全球军事部署对我国安全构成潜在威胁;二是我国周边安全中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西面:印度2012年4月19日烈火-5导弹试验成功;南面:南海争端,越南与印度合作开发南海资源、菲律宾、马来西亚;东面:日本、朝核;北面:俄罗斯,相对稳定,2008年俄归还黑瞎子岛后,中俄基本解决了领土争议问题);三是恐怖主义活动对我国的威胁增大;四是台湾局势严峻而复杂。
“三个提供、一个发挥”是党的利益、人民利益和国家利益的集中体现,是党、国家和人民在现阶段赋予军队的神圣历史责任。
(一)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证党的执政地位,事关实现党的历史任务、完成党的执政使命,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证,这既是我军性质宗旨的根本体现,也是新形势下党和人民对军队的根本要求。
一是军队从属于政党的本质关系,决定了军队必须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证。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党是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社会集团的政治组织,要实现所代表的阶级利益必须掌握国家政权。
军队作为国家政权的主要成分,谁想夺取政权,并想保持它,谁就应有强大的军队。
政党与军队的这种阶级属性和相互关系,决定了军队总是为政党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而存在和服务的。
二是党的领导是人民根本利益的核心,要求军队必须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证。
历史经验证明,只有我们党才能真正担负起执政兴国的伟大使命,更好地维护、实现和发展好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在当代中国,坚持党的领导与维护广大人民的利益具有根本上的一致性。
坚持党的领导,就是对人民根本利益的尊重;捍卫党的执政地位,就是捍卫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是党应对长期执政面临的严峻挑战,需要军队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证。
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要长期执政、执好政,面临许多严峻挑战,我国既面临“发展机遇期”,又面临“矛盾凸显期”,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大量显现。
在这种严峻复杂的情况下,我们党要巩固执政地位、立于不败之地,需要军队肩负起提供“重要力量保证”的重大责任。
党长期执政、执好政面临的挑战:一是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军事等方面的优势对我国形成的压力在较长时期内不会改变;二是西方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政治图谋;三是我国改革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社会利益关系更为复杂,各种敌对势力千方百计地利用我们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矛盾和问题兴风作浪。
国际国内敌对势力相互勾结、相互呼应,他们的最终目的,就是颠覆我们党的执政地位,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推翻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二)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所谓战略机遇期,是指某个时间段出现了有利于国家发展的契机、条件和环境,能够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命运产生全局性、长远性、决定性的影响。
十六大报告中指出:“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安全环境是维护和用好战略机遇期的重要保证。
为维护和用好战略机遇期提供安全环境,是人民军队义不容辞的责任。
维护和用好战略机遇期,对军队来说,就是要维护国家安全、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为国家发展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和谐的社会环境,提供坚强有力的安全保障。
我军的职能任务由维护国家生存安全延伸到维护国家发展机遇,深刻体现了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对军队建设的要求。
我们要充分认清维护国家战略机遇期面临的严峻挑战,切实肩负起为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的神圣使命。
一要认清“台独”分裂活动是影响战略机遇期最危险的因素。
二要认清复杂的领土和海洋权益争端是影响战略机遇期的隐患。
三要认清恐怖主义和民族分裂势力活动是对战略机遇期构成严重危害。
(三)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随着时代、实践和科技的发展,我们的国家利益不断向海洋、太空、电磁空间扩展和延伸,海洋、太空和电磁空间.已经成为国家安全利益的重要领域。
海洋不但是国际交往的大通道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资源宝库,还是世界战略格局中增强打过战略地位与政治外交发言权的重要领域。
海洋蕴藏着丰富的淡化水、食品、能源、金属等战略资源,生长着25万多种海洋生物,石油可采储量仅近海海底就大约2500亿吨,相当于陆地的三倍,而陆地许多重要资源已经到了枯竭的边缘,占地球表面积71%的海洋发展全景却十分广阔。
海洋是我国对外贸易的命脉,我国有30多条远洋运输航线通达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港口,对外贸易大多是通过海上运输实现的。
我国海洋国土面积达300余万平方公里。
维护我国的海洋利益,需要军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黄岩岛事件:2012年4月10日,12艘中国渔船在中国黄岩岛泻湖内正常作业时,被一艘菲律宾军舰干扰,菲军舰一度企图抓扣被其堵在泻湖内的中国渔民,遭到赶来的中国两艘海监船的阻止。
随后,中国渔政310船赶往事发地黄岩岛海域维权,菲方亦派多艘舰船增援,双方持续对峙至今(由于黄岩岛海域海况不好,菲方两艘公务船已于6月16日凌晨撤离黄岩岛,我国渔船也陆续返航避风)。
太空是当代国际竞争和对抗的新领域。
目前,世界上有130多个国家从事太空活动,20个国家发射了卫星。
为了加紧争夺太空,1985年美军就成立了航天司令部,2000年成立了第一个太空作战学院;俄罗斯2001年组建了“航天部队”;西欧各国、日本、印度、韩国等国家,也纷纷加大航天投入,积极筹划研制并建立自己的军事航天系统。
未来,太空站场必然是空中战场的延伸,拥有制天权的国家才能够拥有军事主动权。
开发并利用好太空资源,确保太空安全,已成为我国国家利益必须关注的新领域,需要大力加强航天力量建设。
中国神舟九号飞船在18日14时7分与天空一号实验舱完成首次载人自动对接,三名航天员首次入驻天宫一号,为2020年建立永久性空间站跨出关键性的一步。
我国成为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全球第三个掌握载人空间对接技术的国家。
电磁空间是各种电磁场与电磁波组成的物理空间。
随着电磁频谱资源的普遍开发和依赖于电磁波的电子设备的广泛应用,电磁空间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社会越进步,经济越发展,对电磁空间的依赖程度越高;同样,军队信息化程度越高,战争的科技含量越大,对电磁活动的依赖程度也就越高。
在军事上,电磁空间是继陆战场、海战场、空战场和天战场之后的“第五维战场”,直接关系国家战略安全,特别是关系掌握战争的主动权。
谁拥有了电磁空间优势,谁就掌握了现代战争的“制高点”。
频谱资源的有限性,使电磁空间在世界范围内的争夺愈演愈烈。
近年来,欧美之间为争夺和独占卫星信道而发生的激烈争斗,使本来已经十分拥挤的电磁通道秩序更加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