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不同疫苗接种的时间间隔和注意事项

不同疫苗接种的时间间隔和注意事项

不同疫苗接种的时间间隔和注意事项
(副主任医师:岁月如歌)
注射了免疫球蛋白的孩子能否按时打卡介苗和吃“糖丸”?
从理论上讲,体内如果有针对疫苗的抗体可以降低或完全消除疫苗的免疫反应。

但是,这种抗原-抗体的反应一般只会影响减毒活疫苗的作用,对灭活疫苗没有影响[1]。

例如新生儿体内有来自于母亲的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抗体,所以在出生后8个月以前接种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等减毒活疫苗,常常不能诱导免疫系统产生其相应的抗体,都会延迟到婴儿8月龄以后再进行接种。

这是因为减毒活疫苗包括的抗原很少,接种到人体内必须先在体内复制,然后才能诱导机体产生抗体。

可是,体内如果有针对疫苗抗原的抗体,疫苗在体内还没有复制就被抗体消灭了。

因此,如果输注了含有抗体的血液制品后,接种减毒活疫苗的时间至少要间隔3个月[1]。

但是,这种情况也有例外。

体内的抗体对口服和鼻腔内接种的减毒活疫苗影响较小,如: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口服轮状病毒疫苗、口服伤寒菌苗、鼻腔内接种的流感减毒活疫苗,因为这些疫苗只在肠道和鼻腔的接种部位复制,诱导局部产生抗体,不会进入血液。

因此,乙肝妈妈所生的孩子出生时注射了乙肝免疫球蛋白,在出生2个月后可以正常接种脊髓灰质炎口服疫苗,不必等三个月。

除了口服和鼻腔给药的活疫苗外,对卡介苗的接种也无影响。

卡介苗诱导的是细胞免疫,而不是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与抗体无关。

因此,来自于母体的抗体及出生时注射了乙肝免疫球蛋白均不影响出生时接种卡介苗,对卡介苗的免疫效果也无影响。

所以,国家免疫规划没有把卡介苗推迟到婴儿8月龄后再接种,卡介苗的接种是越早越好[2]。

不同疫苗接种的时间间隔和注意事项
①一般情况下,广泛使用的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可同时接种,不会影响机体的免疫反应,也并不会增加副反应的发生率。

但必须在不同部位接种,严禁将几种疫苗混合吸入一支注射器内接种。

②2种以上国家免疫规划使用的减毒活疫苗,可按照免疫程序或补种原则在不同部位同时接种;但两种注射用减毒活疫苗如果不是同时接种,为减少先注射的疫苗对后注射疫苗的干扰,这两种疫苗的接种时间至少应间隔28天。

如果间隔少于28天,那么应在接种第二种疫苗至少4周后重复接种1针,或者对受种者进行血清学检测以确定免疫是否有效。

③注射用减毒活疫苗一般不会对口服减毒活疫苗的免疫效果产生影响,口服减毒活疫苗可在注射减毒活疫苗的同时或接种前后任何时间进行接种。

④两种灭活疫苗,或者减毒活疫苗与灭活疫苗可相互同时或接种前后任何时间在不同部
位进行接种。

但实际操作上,这种同时接种应尽量避免,因为接种后发生不良反应时,难易界定是接种何种疫苗引起的。

⑤延长多剂次疫苗不同剂次的间隔时间不会降低疫苗的免疫效果,但缩短其间隔时间可干扰机体的免疫反应。

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程序规定的接种年(月)龄和间隔时间才能够产生最佳的免疫效果。

⑥多剂次疫苗两剂次接种间隔时间延长,不需重新开始接种或增加接种次数。

若短于规定的最小间隔时间接种可减弱抗体应答,该剂次疫苗不应作为免疫程序的一次接种。

⑦多种疫苗如需同时接种,原则上每次最多可接种2种注射疫苗和1种口服疫苗,注射疫苗应在不同部位接种。

⑧国家免疫规划使用的减毒活疫苗都可以按照免疫程序和接种方案的要求,在任何季节开展常规接种和应急接种。

⑨免疫球蛋白可以与灭活疫苗同时接种;使用免疫球蛋白后至少需间隔28天才能接种减毒活疫苗[3](三个月后才能接种注射方式的减毒活疫苗,但出生时注射了乙肝免疫球蛋白不影响出生时接种卡介苗[1] [2]);接种减毒活疫苗14天后才能使用免疫球蛋白。

特异性免疫球蛋白的具体使用方法按照使用说明书的规定执行。

未完成国家免疫规划接种的儿童补种原则
未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的≤14岁儿童应尽早补种。

补种应掌握以下原则:
①未进行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常规接种的儿童,按照免疫程序进行补种。

②未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常规接种免疫程序规定剂次的儿童,只需补种未完成的剂次。

③未完成百白破疫苗免疫程序的3月龄~5岁儿童使用百白破疫苗;6~11岁儿童使用白破疫苗;≥12岁儿童使用成人及青少年用白破疫苗。

④未完成脊灰疫苗免疫程序的儿童,<4岁未达到3剂次(含强化免疫等),应补种完成3剂次;≥4岁儿童未达到4剂次(含强化免疫等),应补种完成4剂次。

⑤未完成2剂次含麻疹成分疫苗接种(含强化免疫等)的儿童,应补种完成2剂次。

⑥未接种卡介苗的<3月龄儿童可直接补种,3月龄~3岁儿童对结核菌素(PPD)试验阴性者补种,≥4岁儿童不予补种。

⑦未接种过流脑疫苗的≥2岁儿童,可直接补种A+C群流脑疫苗。

⑧错过乙肝疫苗接种程序的规定时间,后续接种只需补种未完成剂次,第二剂次与第一剂次之间间隔≥28天,第三剂次与第二剂之间间隔≥60天[4]。

参考文献
[1]Atkinson W等. 疫苗可预防疾病:流行病学和预防(第12版).2012.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息社.72.
[2]WHO. 卡介苗:WHO立场文件. Weekly Epidemiological Record. No.4, 2004, pp. 27-38.
[3]卫生部《预防接种工作规范2012版》
[4]中国CDC编《乙肝疫苗接种问与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