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药用植物学实习报告

药用植物学实习报告

四、详细介绍本人压制的植物标本所属类别(科属)、名称(植物中文名及拉丁学名)、形态特征及该植物的生境、分布和功效(包含该植物的实物照片或制作成标本后的照片等)。
中文学名:
盐肤木
别称:
五倍子树,五倍柴,五倍子
二名法:
Rhus chinensis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目:
无患子目
科:
漆树科
中南民族大学药学院
(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报告
实习地点:湖北省荆门市京山县绿林镇
实习时间:2013年8月22日至2013年8月28日
年级专业: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实习报告评分
一、实习目的:
1.通过野外实习,巩固药用植物学的基本理论知识。
2.观察、比较、分析植物界各大类群的典型代表植物,正确认识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实习期间,尽管前两天下着倾盆大雨,但同学们不畏艰险,冒着大雨在山间各处寻找植物,克服种种困难,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了相应的任务。
经过这几天的实习我们不但巩固了药用植物学的基本内容,而且学习到了学校所不能学到的知识。同时同学们在了解植物知识的同时也欣赏了大自然的风光。在实习期间同学们由于准备不充分对很多植物不能进行识别和鉴定,但总的来说,同学们对植物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了解。
12.益母草,唇形科。一年或二年生草本,茎生叶掌状3深裂呈线形,近无柄,
轮伞花序,花冠二唇形淡红色或紫红色。地上部分活血调经,祛瘀生新,利尿消肿,果实能清肝明目,活血调经。
13.牵牛,旋花科。一年生缠绕草本,单叶互生,叶片近卵状心形,阔卵形或长卵形,常掌状3裂,花多单生,花冠漏斗状,浅蓝色或紫红色。种子能涿水消肿,杀虫。
7.盐肤木,漆树科,灌木或小乔木,羽状复叶,叶轴及叶柄有翅。其五倍子能
涩肠止泻,敛汗止血。
8.金樱子,蔷薇科。常绿攀缘灌木,三出羽状复叶,叶片近革质,茎,叶柄和叶轴均有皮刺。蔷薇果密生直刺。果实和根能收敛涩精,固肠止泻。
8.木防己,防己科。缠绕藤本,叶心形或卵状心形。根能清热解毒,祛风止痛,行水消肿。
属:
盐肤木属
种:
盐肤木
分布区域:
辽宁,吉林,湖北,南,广西,广东,安徽,浙江,福建
别名:盐霜柏、盐酸木、敷烟树、蒲连盐、老公担盐、盐桑柏、五倍子树。
药材基源:漆树科植物盐肤木Rhus chinensis Mill.以根、叶入药。
性味归经:酸、咸,寒。
功能:清热解毒,散瘀止血。
根:感冒发热,支气管炎,咳嗽咯血,肠炎,痢疾,痔疮出血;
17.马鞭草,马鞭草科。多年生草本。茎四方。叶对生。穗状花序如马鞭状。花二唇形,花冠淡紫色,果长圆形。全草能清热解毒,活血散瘀、利尿消肿,截虐。
18.夏枯草,唇形科。多年生草本。茎带紫色。叶长卵形。轮伞花序密集茎顶成粗穗状,花冠唇形,淡紫色或白色。全草或花序(果穗)能清肝明目,清热散结,降血压,常被用于治疗高血压、心脏病。
根、叶外用治跌打损伤,毒蛇咬伤,漆疮。
主治:
果、根性味酸、咸、微寒,无毒。能化积滞,消骨硬,解毒,退目翳。
根:入药为“盐麸子根”,有驱风,化湿,消肿,软坚的功效;治感冒发热,咳嗽,腹泻,水肿,风湿痹痛,跌打伤肿,乳痈,癣疮,消酒毒。去掉栓皮的根皮为“盐麸根白皮”,有祛风湿,散瘀血,清热解毒的功效;治咳嗽,风湿骨痛,水肿,黄胆,跌打损伤,肿毒疮疥,蛇咬伤等。
9.银杏,银杏科。落叶大乔木叶片扇形,顶端2浅裂或3浅裂,有长柄;叶脉二叉状分歧;叶在长枝上螺旋状排列,短枝上3~5枚簇生。银杏种子(白果)有敛肺,定喘,止带,涩精功能;亦可食用(但食过量易中毒)。肉质外种皮含白果酸,有抑菌作用,但对皮肤有毒,可引起皮炎。银杏叶中含多种黄酮及双黄酮类化合物,有扩张动脉血管作用,用于治疗冠心病、脉管炎、高血压等。
二、实习单位概况
位于京山县县城以北,距京山县城40公里,武汉市16公里,交通:京山——绿林公路,被称为武汉的后花园。
三、介绍当地至少20种常见药用植物(写出植物中文名称)的鉴别要点及疗效应.
1.马鞭草科,牡荆属拉丁名称:Vitex negundo L.var.cannabifolia (Sieb et Zucc.)Hand.-Mazz鉴别要点:灌木或小乔木。小枝方形,密生灰白色绒毛。叶对生,掌状5出复叶,小叶片边缘有多数锯齿,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无毛或稍有毛。圆锥状花序顶生;花萼钟形,顶端有5齿裂;花冠淡紫色,顶端有2.裂片。果实球形,称“黄荆子”,黄褐色至棕褐色,作药材用,也可提取芳香油。花果期7~11月。疗效:白带下,小肠疝气,,湿痰白浊,耳聋。
3.重点认识各大植物类群中常见的重要科、属的特征及其经济价值。为合理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植物资源打好基础。
4.通过野外实习,使学生初步学会和掌握植物学最基本的野外工作方法。
5.识别药用野外植物,掌握植物拉丁学名、药材学名,熟悉药用植物野外生长环境,实地考察。
6.识野外药用植物的特征及相关科、属特征和药用价值,采集野外药用植物,植物标本的鉴定,植物拉丁学名和药材学名确定。
14.青葙,苋科。一年生草本。穂状花絮排成圆柱状或塔状。苞片、小苞片及花被片均干膜质,淡红色。种子(青葙子)能清肝明火,祛风热,明目降压。
15.龙牙草(仙鹤草),蔷薇科。草本,全株密被柔毛。奇数羽状复叶,小叶大小不等相同。全草能止血,补虚,消炎,止痛。根芽能驱绦虫。
16.枸股,冬青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叶硬革质,矩圆状。边缘具3个硬尖刺。花单性异株。核果熟时红色。叶(枸骨叶、功劳叶),能清热养阴,平肝,益肾。果能补肝肾,止血。
19.忍冬,忍冬科。半常绿木质藤本。小枝密生柔毛。叶对生,幼时两面被短毛。花冠二唇形,上唇四裂;花初开时白色,后转黄色,故称金银花。花蕾或初开的花(金银花)能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20.卫矛,卫矛科。落叶灌木,小枝有2~3列木栓质的阔翅。聚伞花序3~9花,枝翅或翅嫩枝能破血通经,杀虫,止痛,又可煎汤熏洗,治疗过敏性皮炎。
五倍子:性味平,酸。收敛止血,敛肺降火,敛汗涩肠。治肺虚咳嗽,多汗,水肿,泻痢,下血,脱肛,痔疾等。外用于烫伤及局部出
五、实习小结与体会
2013年8月22日至2013年8月28日,按照教学计划安排,2012级药学院全体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为期6天的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为提高同学们的观察,动手,学习的能力,掌握植物分类,名称,药用价值的基础知识和常见植物形态特征,老师带领同学们对离校近200公里的绿林镇进行筛选考查。实习在准备工作,实践,标本制作及整理过程以及老师和同学的努力下去的圆满成功。
总之,我认为学习应该结合实践。实践不仅能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且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当然我们也要感谢领导老师对同学的帮助。
注:以上内容以A4纸打印并装订,若不够可附页。
10.桑,桑科。落叶小乔木,雌雄异株。聚花果熟时紫红色、紫色、或白色,瘦果包于肉质化的雌花被内。根皮(桑白皮)能泻肺行水,止咳平喘。小枝(桑枝)能祛风通络。桑叶能疏散风热,清肝明目。聚花果(桑葚)可滋阴补血,生津润燥。
11.楝树,楝科,落叶乔木,二至三回奇数羽状复叶,小叶边沿有钝锯齿。核果球形。根皮及树皮能清热燥湿,杀虫。
3.桔梗.多年生草本,根肉质,圆柱形,叶对生,轮生或互生,花冠宽钟状,
蓝色或蓝紫色。根能宣肺,祛痰,利咽,排脓。
4.百合,百合科.多年生草本,鳞茎近球状,花大型,乳白色。鳞茎能养阴润肺,清心安神。
5.络石,夹竹桃科.木质藤本,花冠白色,茎叶能祛风通络,活血止痛,用于治疗风湿关节炎,跌打损伤。
6.木槿,锦葵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茎皮和根皮有杀虫止痒,止血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