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邮储银行与小额贷款公司贷款模式比较分析

邮储银行与小额贷款公司贷款模式比较分析

邮政储蓄银行与小额贷款公司贷款模式比较分析——以温州ⅩⅩ县为例随着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以适应县域经济发展为依托,以“小额、分散、流动”为原则,以服务三农为宗旨的新型的小额信贷主体及其管理模式蓬勃发展。

我县现阶段并存了两种新生的小额贷款模式(历史悠久的县域农村合作机构不作比较分析)---由总行主导型的“邮储银行”信贷管理模式和以小法人形式存在的“小额贷款公司”。

本文在比较两种不同模式的基础上,分析新型金融服务主体在县域社会经济的适应情况,并对构建适应县域特点需要的小额信贷模式提出对策建议。

一、两种小额信贷模式简介(一)邮政储蓄银行模式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被称为继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之后的第“五大”银行。

作为其县域分支机构之一——邮政储蓄银行ⅩⅩ县支行于2008年5月底挂牌成立,由单一吸收存款机构转为经营存贷款等业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目前拥有13个储蓄营业网点,分布在全县八大集镇。

贷款市场定位:为广大中小企业、个私经营者、农户提供小额信贷服务。

贷款操作流程分以下两种:一是小额(商户、农户10万元以内)贷款流程:申请受理—现场调查—签约发放,最快需要2天才能办结。

二是抵押贷款(5-150万元之间)流程:申请受理—现场调查—上报审批—抵押登记—发放,最快需要5个工作日。

综上所述,邮政储蓄银行是以中小企业、个私经营者、农户为服务对象,以生产经营为基本条件,信贷产品以总行开发并试点后推广或经审批推行为主要途径,担保发放的小额贷款模式。

成立一年多来,贷款进度较慢,市场份额较低,截至今年9月末(9月份后,国有银行实行贷款规模控制,抵押贷款转向邮政银行增多),各项贷款余额19013万元,存贷比为14.6%,贷款余额仅占县域全部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的0.73%,大量资金一时无法及时投放于县域当地。

(二)小额贷款公司模式ⅩⅩ联信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小额贷款公司)成立于2008年10月,由本地资金雄厚的民营企业浙江天信仪表有限公司作为主发起人,ⅩⅩ县域内12家企业法人入股组建,注册资本1亿元。

主发起人持股比例在18%到20%之间。

小额贷款公司实行董事长(法定代表人)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下设贷款业务部,风险管理部和财务部三个部门。

小额贷款公司贷款市场定位:在坚持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原则下自主选择贷款对象。

小额贷款公司贷款操作流程大致分为以下四个步骤:一是以熟人社会为基础,以保证贷款为主要担保方式,通过其合作银行的个人征信查询系统查询贷款人的信用记录,确定初步受理对象。

二是转交风险管理部对贷款申请者进行贷款用途真实性、信用及风险进行评估审核。

三是审核通过后,报副经理、经理或贷审委员会按不同权限进行审批发放。

四是贷后管理专人负责,其职能包括随时跟踪企业运营及财务状况,配合风险管理部门对企业进行抽查,发现企业运作异常或财务状况出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或停止放贷。

放贷审批时间一般2至3天左右,最快的1天以内甚至几小时。

贷款期限一般为六个月以内。

总的来说,小额贷款公司是以中小企业、个私经营者、农户为服务对象,以借贷者的资金周转能力为基本判断条件,信贷产品开发和创新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保证放贷为主要形式的小额贷款模式。

成立以来业务运行良好,满足了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户的多样化资金需求,一定程度上支持了我县经济的发展,对县域金融服务起到了拾遗补缺的作用。

在开业不足一周内,其贷款总额即达8500万元,直逼放贷规模上限。

2009年3月,小额贷款公司向其合作银行--中国银行ⅩⅩ支行融入资金5000万元。

截至2009年9月末,小额贷款公司已累计发放贷款563笔,累计放款29433万元,贷款余额为14998万元,笔数297笔。

其中发放三农贷款4566万元,发放微小型企业贷款(主要投向印刷、包装、纺织、塑编等行业)6421万元,发放服务业贷款4011万元。

二、两种小额贷款模式的主要差异从邮政储蓄银行与小额贷款公司贷款服务对象看,具有共同性:即贴近农户和小企业,以支持农户、小企业生产经营为己任,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其短期贷款需求,发挥其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信贷服务功能。

然而,从目前两种不同贷款模式的运行情况看,小额贷款公司取得的成效及信贷作用明显大于邮政储蓄银行。

主要原因在于两种贷款模式运行的差异性。

(一)信贷管理制度不同邮政储蓄银行是全国统一的法人银行,ⅩⅩ县邮政储蓄银行作为县级支行,在实行信贷分级管理体制下,信贷审批权限小,目前最大审批权为10万元,超过部分的贷款须报上级行审批,贷款的决策链过长。

以致于贷款环节多、手续繁杂、审批时间长,与县域的个体生产经营户、中小企业对资金需求时间紧,额度较大、资金周转快等特点极不适应,限制了自身贷款业务的发展。

而小额贷款公司为一级法人,主导了贷款审批、贷后管理等主要贷款业务操作规则的制定和实施,所以贷款程序操作实用性强,政策上条条框框的束缚较少,手续简便、担保灵活、门槛低,放贷时间短。

灵活自主的贷款管理体制相对于邮政储蓄银行有较大的优势。

(二)贷款产品设置不同目前邮政储蓄银行推出了五项贷款品种:一是商户联保贷款。

即由具备合法经营、固定场所的三个商户组成联保体,单个贷款在10万元以内,利率13.5%。

二是商户保证贷款。

即对具备合法经营、固定场所的商户,以至少一名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固定职工提供担保而发放的贷款,3万元以上需两个保证人,3万元以下一个保证人,利率13.5%。

三是农户保证贷款。

即对具有生产经营能力的农户(18—60周岁)发放保证贷款,保证条件同商户保证贷款。

四是农户联保贷款。

即由3-5个农户组成联保体,单个贷款在5万元以内,利率13.5%。

五是个人房产抵押贷款。

既对个体生产经营者以自有房产作为抵押的贷款形式,贷款限额为5—150万元,执行基准利率至上浮10%。

以上贷款品种注重保障能力的同时在县域竞争比较激烈。

而小额贷款公司以熟人社会为基础,主要发放以熟人担保、名人担保、公务员担保、知名大企业担保等为主的担保方式贷款。

其主要贷款品种分为三类:一是农户贷款,一般在50万元以内,信用或保证形式放贷。

二是个体工商户贷款,一般在100万元以内的保证贷款。

三是中小企业贷款,一般在100-500万元之间,以知名大企业担保为主。

从贷款发放总体情况来看,呈现以下特点:一是以保证贷款为主,保证贷款比例达90%。

二是期限短,均在6个月以内,其中80%为三个月以内。

三是利率相对较高,平均利率为16.98%,其中最高利率(19.44%)为基准利率的3.7倍。

四是拥有相对稳定的特定客户群体。

(三)贷款对象选择不同邮政储蓄银行ⅩⅩ县支行成立一年以来,积极为ⅩⅩ县的“三农”经济、小企业、个私工商户提供的小额贷款服务,也逐步形成特定的包括农户、商业经营户和小企业业主在内的客户群。

然而邮政储蓄银行以零售业务为主的市场定位,客户大众化,与其他银行贷款对象同质化,竞争激烈,导致客户数量和贷款规模难以快速增长。

而小额贷款公司重点为能承受较高利率的四类对象提供贷款服务:一是贷款周转型。

即因银行贷款到期出现临时资金周转困难需要借款用于周转的企业或个人。

二是生产急需型。

即中小企业或个体经营者由于订单临时增加,短期急需资金者。

三是抵押物缺乏型。

中小企业或个体经营者由于扩大生产需要,因缺乏抵押物而无法获取银行贷款的资金需求者。

四是季节需求型。

即农副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因季节性投入、收购、存储农产品短期需要较多资金的借款者。

以上四类属银行信贷产品覆盖的边缘群体,竞争性弱,成为小额贷款公司相对稳定的客户群。

(四)人员配备不同邮政储蓄银行的职工由邮政局划转,划转前的职工绝大部分未从事过信贷管理业务,客观上存在综合管理、新业务开发、市场营销等人员缺乏的问题,尤其缺乏懂金融、会管理的信贷管理专业人才。

目前ⅩⅩ县邮政储蓄银行信贷管理人才制约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信贷人员不足。

目前共有信贷人员7人,难以在全县13个网点推行贷款业务,信贷经营管理人才的不足极大制约着其拓展农村信贷市场的能力。

二是对公信贷业务(主要指企业贷款)人员缺乏。

目前对企业贷款正在探索之中,尚未发生信贷业务。

而小额贷款公司员工11人,其中7名员工来自金融从业人员,尤其信贷管理人员全部由银行业机构离退人员担任,其从事金融行业年限少则5年,多则20-30年,有着极为丰富的经验,拥有极强的市场开拓能力,同时凭借着在银行工作中积累的广泛人脉网络,在贷款的营销上建立起得天独厚的优势。

(五)奖励机制不同小额贷款公司为充分调动和发挥股东、员工及各方面人员的积极性,制定了以下激励机制:一是贷款业务奖励。

公司股东推荐介绍的贷款客户、兼职客户经理推荐介绍的贷款客户,均按利息收入的10%给予奖励;公司员工推荐介绍的贷款客户,按利息收入的3%予以奖励。

以上奖励有助于贷款业务拓展。

二是经营奖励。

保本微利时,董事会给公司只发红包,员工由总经理发红包;盈利较好时,若盈利500万元以上,董事会与公司8:2分成,公司则按贡献给员工发月奖和年终奖。

奖励机制直接、明了、有效。

邮政储蓄银行虽然知道有效的奖励机制带来的正面作用。

但贷款业务对转型的邮政储蓄银行员工门来说,尚属新业务。

目前重点关注的是贷款操作的规范性和信贷资产安全,贷款风险直接与信贷人员责任挂钩。

而在奖励方面,尚未建立比较全面的信贷奖励指标考核体系,存在干多干少都一样的情况,影响员工的积极性和业务能力的发挥。

目前总体上存在着风险责任大于奖励的状况。

三、两种贷款模式适应性分析(一)贷款利率适应性邮政储蓄银行贷款利率虽然与小额贷款公司相比不高,但与县域其他银行相比较,定价还是偏高。

其小额贷款年利率定价为13.5%,为基准利率(5.31%)的2.5倍,高于县域农村合作银行农户贷款最高年利率(保证贷款)5个百分点,同时也高于民间个人借贷利率(2009年9月当地人行民间借贷监测利率12.27%)。

尤其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下,贷款对象同质化,使得相对较高利率下的邮政储蓄银行贷款产品并非是广大经营户或农户的最佳选择。

根据人行ⅩⅩ县支行关于小企业金融服务现状与需求调查来看,各小企业业主对邮政储蓄银行信贷产品的满意度评价位居全县10家金融机构末尾。

小额贷款公司细分市场定位准确,绝大部分对象为资金需求急、时间短、对利率不敏感的群体,借款者利率承受能力强。

其20.16‰(约基准利率3.8倍)小额贷款利率相对于有特定需求的借贷者来看,反而比较适中,需求较为稳定。

(二)额度的适应性邮政储蓄银行贷款单笔额度上限偏低。

ⅩⅩ是个私经济发展较快的区域,个私经营规模大小不同,资金需求额度差别较大。

另外,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农业生产向规模化、专业化、多元化发展,农户贷款需求呈现大额化趋势。

而邮政储蓄银行农户贷款最高额5万元,商户贷款10万元,很难满足大多数农户和经营商户的资金需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