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污水管网工程埋管施工方法

污水管网工程埋管施工方法

污水管网工程埋管施工方法
本工程W-72至W-86 段管道中线位于碚青路西侧半幅,W-91~W-99段管道中线位于青东路南侧半幅,两端均采用明挖开槽开槽埋管施工。

明挖开槽开槽埋管施工的主要工作有:原有路面的破除、埋管沟槽土石方开挖、管基施作、管道安装、沟槽及路基回填压实、路面水稳层及路面恢复。

施工期间与交管部门密切联系,合理疏导交通,保证施工安全。

主要施工项目的施工流程为:路面破除→沟槽开挖→基槽清理→管基施作→管道安装→塞管施工→沟槽回填压实→路基回填压实→路面水稳层→路面恢复。

5.6.1、路面破除
路面破,切割机配合采用液压锤机械破除,路面破除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首先破除管道开挖范围内的混凝土面板,沿设计管轴线向路中线方向平移2m作为控制线,用切割机沿该线纵向切割,使破除块与暂留块断开,使破除时缝面整齐直顺。

切割后的版块采用液压破碎锤锤子破碎至适宜装卸的大小块度,用挖掘机装车自卸汽车运输至指定渣场。

第二步,当管道填筑完成后路面水稳层施作前对单幅剩余部分进行破除清理。

以便路面水稳层施工时能半幅整体恢复,提高路面基层及路面的整体性和承载能力。

5.6.2、沟槽开挖
沟槽开挖施工,须根据实际开挖揭露的沿管线的地质情况合理确定。

开挖台阶式均采用以人工协助机械开挖为主,局部机械作业条件受限制时,以人工开挖为主。

沟槽开挖施工的主要有土方和石方,土方部分的开挖边坡控制在不陡于1:1,石方开挖的边坡采用不缓于1:0.1(1:0~1:0.1之间),沟槽底宽控制在管材外径外加0.6m ,沟槽上口控制在不大于
3.5m ,因受到开挖深度大,施工场地对开口宽度的限制,现场施工时,以上、下口宽度作为主控参数为准。

当开挖基槽揭露上部土层厚度较深,不满足土方部分的开挖边坡不陡于1:1的要求时,采用沟壁支护等支撑措施予以加固处理,确保施工安全。

沟槽开挖施工布置如下图5-11所示
石方土方D外+0.6m
D 外
<3.5m
<1:0.11:1
管道中心线土石分界线
图5-11 沟槽开挖施工布置图
1)、土方开挖
根据地勘资料显示,本工程土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原路基填土,第二部分为下部原状粉质粘土。

土方开挖,自上而下分层进行,分层高度根据边坡稳定状况合理确定,采用挖掘机挖装,自卸汽车运输,人工配合修整边坡及清底,土方开挖分为两部分进行处理。

对于开挖过程中适宜于沟槽回填的路基填土部分运输至临时堆场进行暂存。

对不不适于沟槽回填的粉质粘土,直接运输至指定弃渣场。

2)、石方开挖
根据地勘资料显示,本工程石方多为泥岩局部为砂岩,多为强风化岩,岩体级别为V级。

石方开挖均采用机械破碎,挖掘机挖桩,自卸汽车运输至渣场。

3)、边坡支撑
明挖开槽开槽段边坡下部多为岩石边坡,上部多为土质边坡,局部地段上下均为土质边坡。

土质边坡较浅的部分段落边坡,采用挡土板(4~7cm木板加原木对撑)的方式加固纵向×竖向间距为1.0×1.0m。

以下几种情况采用临时桩板支护方式进行加固:如沟槽位于碚青路西侧边坡受到渗水影响而可能失稳段落;位于碚青路东侧及青东路北侧边坡受到行车振动影响较大而可能失稳的段落;沟槽位于青东路南侧边坡的稳定性不足对既有污水管网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段落。

钢制桩挡土板支撑加固时,首先在沟槽、基坑开挖前用打桩机械打入槽型钢板桩,打好桩后,在开挖土方的同时,
设置横撑对槽型钢板桩进行加固,最终形成系统的边坡支护加固体系。

5.6.3、管道安装
1)、基础处理
基槽开挖完成,采用人工修整基槽边坡,测量控制管道纵向线路轴向,标出管道纵坡及标高控制点。

人工修整清理基槽,底标高清理至砂石料基座结构地面高度,基槽内不得有杂物及积水等杂物。

管道及井体基础多设置在中风化的岩石层,局部非岩石地段的基础持力层须满足地基承载力不小于200KPa,当原状土不能达到该要求,须采用粒径不大于50mm的碎石土,对基础深度1m,宽度基础外0.8m范围内进行换填压实粗粒,满足承载力要求,对基底清理并报请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底板混凝土的浇筑。

2)、管座施工
管座采用砂石料铺筑,砂石材料各项参数必须满足设计及相关规范的要求。

基座施工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在管道安装前,施工管道底部基础;第二步在管道安装后进行塞邦压实。

底部基础的铺筑,采用机械配合人工进行,首先测量放出标高控制点,人工铺筑至压实厚度满足管底标高要求,并用小型机具振(夯)压密实。

底部砂砾石基础压实后表面须
平直,基础在管道接口部位预留凹槽以便管道接口操作,预留凹槽的长度采用0.4~0.6m,下凹深度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可采用5~10cm,宽度参考管材外径的1.1倍。

管座塞邦压实,塞邦压实在管道安装定位后,采用机械配合人工进行,先用机械将砂石料运至施工现场,人工转运至基槽中,人工用铁铲将砂石料填塞至管道两侧。

砂石料填塞高度控制在管道下部120°范围内,填塞后采用小型机具振(夯)压密实。

施工过程中须注意以下问题:
①、砂石料塞邦施工时,严禁直接用大型机械直接将填塞料倾倒至管沟内;
②、人工填塞时,不得站立在已按照的管道上,填塞时避免铁锨触及管道造成损坏;
③、塞邦时管道两侧须对称进行,做到两侧填筑高度同步等高;
④、振(夯)实时,须做到管道两侧对称进行,压实机械距离管道外壁不小于10cm,避免对管道造成伤害。

3)、管道安装
管道在安装使用前,须仔细检查在装卸运输堆放过程中有无损伤,如发现破损、裂开或变形等缺陷管材,须及时提出,严禁使用。

管道安装是在管底砂石料基础层铺筑压实后进行。

安装时,当沟槽深度不大时,采用人工运输;当沟槽深度大于3m
时,采用非金属绳索溜管入槽,采用槽内现场施作管道接口。

管道安装前,首先在基础面上,测量并标出管道的安装轴线,再分段安装管道,并在管道采用袋装砂子作为临时稳管措施,以固定管道位置,避免在施作管塞及管道两侧回填时管道移位或上浮。

接口作业的橡胶圈安装位置置于插口第一与第二波纹之间的槽内,安装密封圈的数量根据设计确定,最少不少于2个,当采用两只密封圈时两道密封圈间间隔一个波纹的位置。

①、接口前线将承口及插口内外表面清理干净,在插口逃入密封圈,并在承口内工作面与橡胶圈表面涂上润滑剂(如肥皂水或洗洁精等),插入方向问水流方向,对准承口中心线用人力或设置木挡板用撬棍将安装的管材慢慢插入承口内,直至承口底部。

②、承插口管安装将插口顺水流方向,承口逆水流方向,由下游向上游一次安装。

③、管道尽量直线敷设,当有转弯时,须注意将两节管道轴线的允许转角控制在不大于2°,为防止接口合拢时已安设的管道轴线位置偏移,采用相应的稳管措施,可附加采用编织袋内装罐满砂子,封口后压在已铺设管道的底部,其数量根据管径及现场实际情况合理选取。

④、借口完成后,进行管塞施工,并进行闭水试验,闭
水试验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管道回填施工。

检查井与管道连接,采用柔性填料密封的柔性接头,具体参照设计及相关规范要求进行。

5.6.4、沟槽回填
沟槽回填采用根据不同部位采用不同的回填方式,回填施工闭水试验完成,即分段进行管道填筑,同时修建相应部位的检查井,回填施工采用验收一段回填一段的方式,以加快施工进度。

1)、填筑材料
①、核对土方填料的类别、分布,进行填料复查和试验,禁用不符合设计要求的填料。

②、将填筑范围内的垃圾、有机物残渣及原地面以下30cm内的草皮、树木、树根、草根和表土予以清除或移植至业主方指定地点。

将地面结构物予以拆除,同时调查填筑范围内地下水位、原地面软弱状况等情况告,以及时制定处理方案。

③、路基填土不使用淤泥、强膨胀土、有机质土及易溶盐超过允许含量的土等。

④、选用土质均匀级配较好的砾类土、砂类土等粗粒土作为填料,填料最大粒径控制在小于150mm(路床填料最大料径小于100mm),且在最佳含水量时压实。

⑤、路基填方若为土石混和料,且石料强度大于20MPa
时,石块的最大粒径不超过压实层厚2/3,当石料强度小于15Mpa,石料最大粒径不超过压实层厚。

2)、沟槽及岩基部分的回填
管道安装、试验并验收合格后须立即回填,先回填至管顶以上一倍~1m高度范围。

回填施工须根据具体部位、高度及沟槽结构合理确定。

施工中须注意以下事项:
①、沟槽回填从管底基础部位开始,在管道两侧、管道顶部1m范围内及岩石边坡范围内的基槽回填,均采用人工回填,严禁使用机械推图回填或挖掘机直接向基槽卸土,先用小型机具压(夯)实。

1m以上部位可采用机械从管道轴线两侧同时回填压实,可采用常规土方机械摊铺并碾压密实。

②、回填至岩基顶面时,可将边坡开挖出平台,平台尺寸根据实际边坡清洁确定,平台的宽度不小于40cm。

③、回填施工均须采用分层铺筑,分层压实,虚铺厚度控制在30cm,压实厚度约为25cm,压实度必须满足相应路床或路基压实度要求,顶部路床不低于标准压实度的96%。

④、当回填检查井两侧管段时,须从检查井等构筑物两侧同时对称回填,确保管道及构筑物不产生移位,必要时可采取充分的限位措施。

⑤、回填时沟槽内不得有积水、不得带水回填,不得回填淤泥及有机物等不适宜材料回填。

回填中不得含有石块、及其它杂硬物体,管壁四周回填粒径不得超过5c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