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危险化学品储罐区安全检查表

1.危险化学品储罐区安全检查表

3.1.2
35.
可燃气体、助燃气体、液化烃和可燃液体的储罐基础、防火堤、隔堤及管架(墩)等,均应采用不燃烧材料。防火堤的耐火极限不得小于3h。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
6.1.1
36.
防火堤的相邻踏步、坡道、爬梯之间的距离不宜大于6 0 m,高度大于或等于1. 2 m的踏步或坡道应设护栏。
0.6D
丙A类
0.4D
丙B类
2m
5m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第6.2.8条
7.
两排立式储罐的间距应符合表6.2.8的规定,且不应小于5m。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第6.2.10条
8.
立式储罐至防火堤内堤脚线的距离不应小于罐壁高度的一半。
8.装卸车鹤位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4m;双侧装卸车栈台相邻鹤位之间或同一鹤位相邻鹤管之间的距离应满足鹤管正常操作和检修的要求。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
6.4.2
39.
石油化工储罐和管道,应根据SH/T3022的有关规定,采取防腐蚀措施。
《石油化工储运系统罐区设计规范》
SH/T3007-2014
14.
浮顶罐和内浮顶罐应设置量油孔、人孔、排污孔(或清扫口)和放水管。
《石油化工储运系统罐区设计规范》
SH/T3007-2014第5.1.1条
15.
当建罐地区历年最冷月份平均温度低于或等于O℃时,呼吸阀及阻火器应有防冻功能和防冻措施。在环境温度下物料有结晶可能时,呼吸阀及阻火器必须有防结晶措施。
《石油化工储运系统罐区设计规范》
4单罐容积大于50000m3时,应每1个一隔;
5隔堤所分隔的沸溢性液体储罐不应超过2个。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第6.2.15条
10.
防火堤及隔堤应符合下列规定:
1防火堤及隔堤应能承受所容纳液体的静压,且不应渗漏;
2立式储罐防火堤的高度应为计算高度加0.2m,但不应低于1.0m(以堤内设计地坪标高为准)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化学品罐区安全管理的通知》
(安监总管三〔2014〕68号)
30.
强腐蚀性物料(硫酸)的液面指示,不得采用玻璃管液面计。
《石油化工企业职业安全卫生设计规范》SH3047-1993第2.7.9条
31.
储存酸、碱等腐蚀性介质的储罐组内(硫酸罐区)的地面应作防腐蚀处理。
《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GBB50351-2014
3立式储罐组内隔堤的高度不应低于0.5m;卧式储罐组内隔堤的高度不应低于0.3m;
4管道穿堤处应采用不燃烧材料严密封闭;
5在防火堤内雨水沟穿堤处应采取防止可燃液体流出堤外的措施;
6在防火堤的不同方位上应设置人行台阶或坡道,同一方位上两相邻人行台阶或坡
道之间距离不宜大于60m;隔堤应设置人行台阶。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第6.2.17条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第6.2.13条
9.
设有防火堤的罐组内应按下列要求设置隔堤:
1单罐容积小于或等于5000m3时,隔堤所分隔的储罐容积之和不应大于20000m3;
2单罐容积大于5000m3至20000m3时,隔堤内的储罐不应超过4个;
3单罐容积大于20000m3至50000m3时,隔堤内的储罐不应超过2个;
二、储运设施
12.
储存甲B、乙A类的液体应选用金属浮舱式的浮顶或内浮顶罐。对于有特殊要求的物料,可选用其他型式的储罐。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第6.2.2条
13.
酸类、碱类宜选用固定顶罐或卧罐。
《石油化工储运系统罐区设计规范》SH/T3007-2014第4.2.12条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
第6.2.24条
20.
储罐的进出口管道应采用柔性连接。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
6.2.25
21.
从罐顶梯子平台至呼吸阀、通气管、和透光孔的通道应设踏步
《石油化工储运系统罐区设计规范》SH/T3007-2014
5.2.5
《石油化工储运系统罐区设计规范》
SH/T3007-2014
5.4.3
28.
(烷基化汽油)储罐高高、低低液位报警信号的液位测量仪表应采用单独的液位连续测量仪表或液位开关,报警信号应传送至自动控制系统
《石油化工储运系统罐区设计规范》SH/T3007-2014
5.4.5
29.
采用超高液位自动联锁关闭储罐进料阀门和超低液位自动联锁停止物料输送措施。确保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泄漏报警系统完好可用。大型、液化气体及剧毒化学品等重点储罐要设置紧急切断阀。
危险化学品储罐区安全检查表

单位:检查人:(签名)电话:
序号
检查内容
依据
检查情况
一、总平面布置
1.
可燃液体罐组不应毗邻布置在高于工艺装置、全厂性重要设施或人员集中场所的阶梯上。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第4.2.3条
2.
相邻罐组防火堤的外堤脚线之间应留有宽度不小于7m的消防空地。
《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GBB50351-2014
3. 1. 8
37.
防火堤内排水设施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防火堤内应设置集水设施。连接集水设施的雨水排放管道应从防火堤内设计地面以下通出堤外,并应设置安全可靠的截油排水装置。
《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GBB50351-2014
3.2.9
三、汽车装卸站
《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第3.0.11条
44.
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的探测点位于释放源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向时,可燃气体探测点与释放源的距离不宜大于15m;可燃体检测报警仪的探测点位于释放源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向时,可燃气体探测点与释放源的距离不宜大于5m。
《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第3.0.11条
38.
可燃液体的汽车装卸站应符合下列规定:
1.装卸站的进、出口宜分开设置;当进、出口合用时,站内应设回车场;
2.装卸车场应采用现浇混凝土地面;
3.装卸车鹤位与缓冲罐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5m,高架罐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0.6m;
6.甲B、乙、丙A类液体的装卸车应采用液下装卸车鹤管;
7.甲B、乙、丙A类液体与其他类液体的两个装卸车栈台相邻鹤位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8m;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第19条
五、电气
47.
选用的防爆电气设备的级别和组别,不应低于该爆炸性气体环境内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级别和组别。
甲醇(ⅡAT2)、原油(ⅡAT3)、石脑油(ⅡAT3)、二甲苯(ⅡAT1)、苯(ⅡAT1)、柴油(ⅡAT3)
《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2014)
11.
事故存液池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设有事故存液池的罐组应设导液管(沟),使溢漏液体能顺利地流出罐组并自流入存液池内;
2事故存液池距防火堤的距离不应小于7m;
3事故存液池和导液沟距明火地点不应小于30m;
4事故存液池应有排水设施。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第6.2.18条
可燃液体的储罐宜设自动脱水器,并应设液位计和高液位报警器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
6.2.23
25.
容量大于100m3的储罐应设置液位连续测量远传仪表。
《石油化工储运系统罐区设计规范》SH/T3007-2014
5.4.1
26.
应在自动控制系统中高、低液位报警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第3.0.8条
42.
可燃、有毒气体报警器的报警信号应发送至现场声光报警器和有人值守的控制室或现场操作室的指示报警设备,并且进行声光报警。
《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GB50493-2009)3.0.4
43.
工艺装置或储运现场固定安装的可燃气体检测报警系统,宜采用不间断电源(UPS)供电。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
6.2.17
33.
应在防火堤的不同方位上设置不少于两个人行台阶或梯子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
6.3.6
34.
防火堤、防护墙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建造,且必须密实、闭合、不泄漏。
《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GBB50351-2014
22.
在管带适当位置应设跨桥,桥地面最低处距管顶(或者保温层顶面)的距离不应小于800mm。
《石油化工储运系统罐区设计规范》SH/T3007-2014
5.3.5
23.
可燃液体管道阀门应采用钢阀;对于腐蚀性介质应采用耐腐蚀阀门。
《石油化工储运系统罐区设计规范》SH/T3007-2014
5.3.6
24.
7.1
四、气体检测设置情况
40.
在生产或使用可燃气体的工艺装置和储运设施的区域内,对可能发生可燃气体的泄露进行检测时,应按规定设置可燃、有毒气体检(探)测器(苯储运区设置有毒气体检(探)测器)。
《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第3.0.1条
41.
可燃有毒气体场所的检(探)测器,应采用固定式。
3.3.5
32.
立式储罐防火堤的高度应为计算高度加0.2m,但不应低于1.0m(以堤内设计地坪标高为准),且不宜高于2.2m(以堤外3m范围内设计地坪标高为准);卧式储罐防火堤的高度不应低于0.5m(以堤内设计地坪标高为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