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材料作文训练20题

材料作文训练20题

最新高考语文作文审题立意指导和训练一.作文审题类型1、命题作文[完全式、填充式(半命题)、倾向式(材料+题目)]2、材料作文(文字材料、图画材料)3、话题作文(联想想象型、比喻象征型、定向暗示型、关系型)二、审题应怎样切合题意呢“切合题意”是作文命题都每一忠告.忠告考生务必准确审题.审题的本质就是正确把握行文的方向.面对话题作文,考生就像站在十字路口,何去何从是首要问题.如果出发的方向错了.那无论行进中如何经营都无济于事。

为此我们提出三个切题具体要求:A、实扣:作文内容与作文题所供话题或材料有实际的本质的联系和契合,而不貌合神离.B、明扣:作文内容与作文题所供话题或材料有明显的相似语句.C、全扣:作文的标题、开头、主体段落、过渡、结尾等处处都应体现作文题的命题寓意.三、审题三忌:一忌无视材料或话题,另起炉灶;二忌游离话题,喧宾夺主;三忌主旨不明,云山雾罩。

四、材料作文的审题决定着立意,也就是说文章的立意取决于审题。

审题不清,那么立意就不准;立意不准,就会出现偏题、跑题现象。

“棋失一着,全盘皆输”就是这个道理。

审题时要注意点。

①整体性原则;②多角度原则;③明限制原则。

高三语文材料作文流程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两只鹰饥肠辘辘。

它们在空中久久地盘旋着,想找到一只兔子或一只山鸡。

但是,它们什么也没有找到,连一只老鼠的影子都没有。

一只山鹰忍耐不住了,落到山岩上,缩着脖子打瞌睡。

另一只山鹰则继续盘旋着,一圈又一圈,终于,它发现了隐藏在草丛中的一只肥肥的兔子。

当它叼着战利品落到伙伴身边时,伙伴羡慕地说:“你的运气真好!”捉到兔子的山鹰若有所思地说:“也许是吧,不过我发现,运气好像比较喜欢不辞辛劳、有耐心的人。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二、审题立意(一)抓关键词句1、找对象2、抓关键词句3、分析含义4、巧立意(二)由果溯因1、找对象2、明结果3、分析原因4、巧立意三、确立标题四、作文开头技法指导(一)分析材料引出论点1、写作思路:概述材料——分析材料——引出论点2、写作格式读罢材料,伏案于卷。

材料中,为什么会呢?其原因是。

由此可见,。

如:读罢材料,掩卷深思。

材料中的另一只山鹰为什么能够收获到一只肥肥的兔子?其原因是它能够不辞辛劳、耐心的寻觅。

由此可见,生活中要想有所收获,就要能够不辞辛劳、有耐心。

材料中两只同样饥肠辘辘的山鹰,为什么另一只山鹰却能觅得肥肥的兔子呢?难道真是它的运气好吗?细读材料,得知并非如此。

用它自己的话来说,它的的运气是它不辞辛劳、有耐心得来的。

同样,在生活中,我们要想拥有好运,有所收获,就要能够不辞辛劳、有耐心。

(二)运用名言引出论点1、写作思路:引用名言——分析名言——引出论点2、写作格式“。

”这句话告诉我们(的确如此)。

(分析名言)由此可见,。

培根说:“无论任何人,若是失去了耐心,就失去了灵魂。

”这句话告诉我们,耐心对一个人是很重要的。

的确如此,如果一个人做事情没有耐心,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能有什么样的收获呢?由此可见,拥有耐心,能助你成功。

(三)运用排比修辞引出论点1、直接叙述式蜜蜂因不辞辛劳,才酿出了甘甜的蜂蜜;燕子因不辞辛劳,才筑成了温暖的巢穴;溪流因不辞辛劳,才汇聚成了汪洋的大海。

物如此,人亦然。

只有不辞辛劳,才能拥有“丰满”的粮仓,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拥有了坚持,蚌一点点的磨砺,终获耀眼的珍珠;拥有了坚持,蛹一次次的挣脱茧的束缚,化作翩翩起舞的蝴蝶;拥有了坚持,帆船不断地披荆斩浪,终达彼岸。

由此可见,坚持能助你成功。

2、问句解答式是什么让身处孤寂贫瘠环境中的青松青翠挺拔?是什么让生长在暴风雪中的腊梅傲然绽放?是什么让出生在汹涌急流中的鲑鱼获得自由欢快?是坚持不懈。

是青松坚持不懈的汲取自然界的养料;是腊梅坚持不懈对抗风雪的侵袭;是鲑鱼坚持不懈同汹涌急流搏击。

它们靠着坚持不懈的精神对抗着恶劣的环境,获得了精彩的生命。

由此可见,坚持不懈能成就精彩的生命。

五、论据推荐(一)名言警句论据1、做学问要花功夫,持之以恒,日积月累。

(吴玉章)2、滴水不间断,能使石头穿。

(谚语)3、耐心是一切聪明才智的基础。

(柏拉图)4、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睡,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毛泽东)5、君子之学也,其可一日而息乎。

(欧阳修)6、事业常成于坚忍,毁于急躁。

(萨迪)7、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陆游)8、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谚语)9、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

(狄更斯)10、行之苟有恒,日久自芬芳。

(崔瑗)11、无论任何人,若是失去了耐心,就失去了灵魂。

(培根)12、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

(郭沫若)13、滴水穿石,不是靠力,而是因为它不舍昼夜。

(奥维德)14、要有坚强的意志,卓越的能力,以及坚持要达到目标的恒心。

(歌德)15、在学问上最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坚持。

(卢梭)16、君子不可以不知恒。

(王安石)17、事情做不好,往往不是因为没有能力,大都是由于缺乏恒心。

(亚米契斯)18、人有恒心万事成,人无恒心万事崩。

(谚语)19、自学,不怕起点低,就怕不到底。

(华罗庚)20、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

(顾炎武)21、只怕不勤,不怕不精;只怕无恒,不怕无成。

(谚语)(二)事例论据1、左思闭门谢客,数载耕耘;三九严寒,笔耕不辍;三伏酷暑,意兴阑珊。

多少白日,三餐忘食;多少夜晚,独树孤灯。

最终,他写就了令世人喜爱的《三都赋》。

这难道不是因为他得坚持吗?2、一代书圣王羲之,无论严寒酷暑,还是风霜雨雪,从不间断练笔,一池水都被他的洗笔砚染黑了。

同时,他还坚持研究各家书体,博取众家之长,创作了独特的风格。

3、祖狄闻鸡起舞。

4、徐霞客游遍祖国的山水,考查各地的风土人情,铸就了《徐霞客游记》。

5、坚持就是胜利:英国医学家罗斯为了证实蚊子是疟病病菌的媒介,日复一日地和蚊子打交道。

1893年的一天,他在显微镜下看了8个小时,眼睛酸痛,视力模糊,外加天气炎热,蚊叮蝇咬,观察难以继续。

可是还有两只蚊子未观察。

放弃它们呢?还是再坚持一下?他定了定神,咬了咬牙,继续在显微镜下观察。

最后的胜利,往往就在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

突然,他发现这两只蚊子身上有一种前所未有的细而圆的细胞,其中含有黑色物质组成的小颗粒,和疟病寄生虫的色素完全一样。

就这样,他终于找到了传播疾病的6、名人的每一天: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每天黎明即起,坚持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6时的“科学知识讲座”;著名画家黄宾虹生前每晚必画,一次可画8张;著名气象学家竺桢每天观察天气,记录气象日记;孙中山在国外流亡期间,经济十分困难,但他省钱买书,每天必读,他说:“我一天不读书。

便不能够生活。

”7、马克思足迹留地板:马克思是科学共产主义的创始人。

他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发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

为了写作《资本论》,他每天都到大英博物馆图书阅览室去查阅资料。

他40年如一日在这里读书,做了大量的摘记,经他摘记的书就有1500多种。

他读书有个习惯,就是他的脚总是轻轻地擦地板。

由于他读书的位置是固定的,所以,他脚下的地板上留下了深深的足迹。

这足迹就成了他坚持治学的见证。

8、成功的铁率:马克思写《资本论》花了40年,达尔文写《物种起源》花了20年,哥白尼写《天体运行》花了36年,摩尔根写《古代社会》花了40年,歌德写《浮士德》花了60年……从以上几个数字里,我们可以看到,要成就一项事业,需要持久的恒心。

张溥指掌成茧:明代文学家张溥从小就喜欢读书,然而往往记不住,为此,他常常骂自己笨;可这不能解决问题,他想,惟一的办法是比别人多用些功夫。

于是他想了个办法:反复地抄写。

他每读一篇文章,就整整齐齐地抄上一遍,边抄边读,抄后又读,读后烧掉,再重新抄写。

这样重复七次,一篇文章也读了一二十遍,自然也就记住了。

为此,他把自己读书的屋子取名为“七录书斋”。

由于他长年累月地抄写,握笔的指上都长满了老茧。

张溥正是靠了这种扎扎实实的功夫,才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文学家。

9、中国的农民科学家吴吉昌为了周总理的嘱托搞棉花试验,他“吃也想棉花,睡也想棉花”,10年浩劫人家不让他搞试验他就在自己家里偷偷搞。

终于,培育出棉花新品种,为祖国的农业发展贡献了力量。

10、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家境贫寒,没有文凭、没有导师,地处穷乡僻壤,但他却成功了。

他靠的是什么?正是锲而不舍这一精神!他卧床三月翻书不止就可以作证。

11、孙康映雪夜读,晋人孙康,家贫而酷爱读书。

夜晚,虽有时间却买不起灯油,只好默默地回忆,消化白天学过知识。

有年冬天,他半夜醒来,感到屋内并非漆黑无光,还能隐约约看到一些东西,原来是皑皑白雪反映所致,这给了他启发:何不借雪光来看书呢?于是雪夜,特别是月光映照下的雪夜,就成了孙康苦读的好时光。

由于勤奋好学,他终于成为一个有名的学者,并当上了御史大夫。

12、头悬梁锥刺骨,战国时苏秦,与魏人张仪同师鬼谷先生。

他夜间读书,苦心钻研,困倦欲睡时,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血一直流到脚步上。

汉代孙敬好学,读书时,用绳子把头发系在屋梁上,以防止打瞌睡,来督促自己努力攻读。

13、我所敬重的斯蒂芬•霍金却是个成功者。

谁不为他的事迹所感动?谁不为他的惊世之著《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而赞叹不已?这位因患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被终身禁锢在一张轮椅上的伟大物理学家,能取得这样的成功,靠的是什么呢?勇敢、建议、自信固然不可少,但在其中最闪耀的便是坚定的信心和远大的理想,不懈的追求和顽强的毅力,以及毫不动摇的持之以恒的精神。

正是由于持之以恒的精神,他驶向了智慧大海的彼岸,登上了文化的高峰。

14、李时珍为写就《本草纲目》,坚持踏遍千山万水,尝遍百草,翻遍所有医学论著。

六、如何对论据进行概述并分析论证(一)叙例指导议论文中叙例不同于记叙文中叙事。

记叙文是以刻画人物、交待情节、塑造环境为主要内容的,这就决定了它的任务就是要把事件叙述得具体清楚。

把事件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叙述得越清楚、明白,越详细、具体,给人的印象就会更深刻。

而议论文的主要任务是讲道理,要把道理阐释得深刻透彻,令人信服,里面的叙例只是为论证观点服务的,它处在配角的位置,它的篇幅不能太长,否则会喧宾夺主的,因而它的篇幅宜少而精,概括性宜强。

要根据论点选择合适的角度去叙事,语言要凝炼,要吻合观点。

要增强文体意识,不要把议论文写得既象记叙文又象议论文的“四不像”。

因此,在议论文中叙述事例时,我们要学会“剪裁压缩”。

所谓的剪裁压缩就是要根据论点将事例中不合要求的语言剪裁掉,将事例压缩得只剩下“筋骨”即可。

一般80——150个字之间,再加上分析论证,不超过200字。

(二)分析论证指导对事例概述完以后,我们常用的论证方法是因果分析和假设分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