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方古代建筑史

西方古代建筑史


早期文艺复兴的代表作品 佛罗伦萨主教堂穹顶(1431年);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的第一个作品
巴齐礼拜堂,佛罗伦萨,1444年,布鲁乃列斯基
盛期文艺复兴建筑作品
罗马坦比哀多(1502—1510年) 伯拉孟特 盛期文艺复兴建筑的纪念性风格典 型代表,第一个成熟了的穹顶外形, 标志着盛期文艺复兴的开始
雅典卫城,公元前5世纪
帕提农神殿(大约建于公元前447年) 位于雅典卫城最高处;卫城上唯一的围廊式庙宇,型制最隆重 希腊本土最大的多立克柱式庙宇,代表古希腊多立克柱式的最高成就
依瑞克提翁神殿(大约建于公元前420—393年) 位于帕提农神殿的北面;神殿中的柱子形式是爱奥尼柱式 各部分之间的比例恰当,互相呼应,高低、虚实、大小等都十分完美
加尔桥,公元前14年
古 罗 马 万 神 庙
君士坦丁凯旋门,315年
罗马大斗兽场(公元1世纪)
平面呈椭圆形,长径为189m,短径为156m,共有60排座席,可容纳观众5万人 巨大的四层建筑,下面三层都用拱券柱廊构成,共80间,最上面一层用带倚
柱的实墙,从而形成完整的建筑形象
三.西方古典柱式
(草叶、蔷薇、棕榈……);用色(嫰绿、粉红);追求柔媚、温软、 细腻、琐碎、纤巧。
法国罗浮宫,1546年始建, 1667-1670年改建
法国罗浮宫
法国罗浮宫
凡尔赛宫,1661-1756年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凡尔赛宫 “镜廊”
1.拜占庭建筑(东罗马,君士坦丁堡 )
圣索菲亚大教堂(公元532---537年,君士坦丁堡),中世纪七大奇迹之一
2.罗马风建筑
比 萨 大 教 堂 建 筑 群, 11 世 纪
洗礼堂
主教堂
3.哥特式建筑
巴黎圣母院,1163-1345
汉斯主教堂,1211-1290
汉斯主教堂,1211-1290
文艺复兴是欧洲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这一历史变革的文化 反映,因此,它的历史意义正是在于建立资本主义形态新秩序,而 绝非仅仅是恢复古代文化或追求古代希腊罗马的艺术。 所谓文艺复兴(Renaissance),就是提倡人文主义,反对禁欲,提倡 世俗,从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和艺术中去寻找形式,来表现这种 精神。这些基本精神,都在建筑中体现出来。
第四节 西方古代建筑基本知识
西方古代建筑体系--19世纪末叶以前(产业革命前) 奴隶制社会的建筑:古希腊、古罗马建筑 欧洲中世纪建筑:拜占庭帝国、西欧中世纪建筑 欧洲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建筑: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法国古典主义建筑
西方古典建筑---产业革命前
• 古希腊建筑
• 古罗马建筑
• 欧洲中世纪建筑 东罗马 西罗马
拜占庭 西欧中世纪
罗马风
哥特
• 欧洲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建筑 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 巴洛克 法国古典主义建筑 洛可可
一. 古希腊的建筑文化
古希腊是欧洲文化的摇篮,古希腊的建筑同样也是欧洲建 筑的开拓者。
神庙是古希腊建筑中最重要的类型,也是古希腊留给后世 的重要建筑文化遗产
古希腊建筑的最高成就----雅典卫城,公元前五世纪中叶
古希腊柱式:多立克柱式、爱奥尼柱式、科林斯柱式 古罗马柱式:多立克柱式、爱奥尼柱式、科林斯柱式、
塔斯干柱式、复合柱式
多立克柱式 柱身比例粗壮(柱的直径和柱高之比):1:5.5—5.75 开间较小:1.2—1.5柱直径 柱头是简单刚挺的圆锥台,没有柱础,柱身上有锋利的棱角,雄壮的柱身 从台基拔地而起,被比作刚健有力的男性美 爱奥尼柱式 柱身比例修长(柱的直径和柱高之比):1:9—1:10 开间较宽:2个柱直径 柱头是精巧柔和的螺旋线涡卷;有柱础,柱身棱上有小段圆面,曲面线脚 丰富,被比作娟秀纤巧的女性美 科林斯柱式 柱身比例修长(1:9-1:10),柱头像卷草花蓝,其余部分为爱奥尼式的 塔斯干柱式 是一种最简单的柱式,柱身比例粗壮,无线脚修饰 复合柱式 在科林斯柱头上再加一对爱奥尼式的涡卷
亚眠主教堂,1220-1288
科隆大教堂平面 “拉丁十字”
亚眠主教堂平面
科隆大教堂,1842-1880
夏尔特主教堂,1194-1260
威斯敏斯特教堂,1243-1253
五.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文化(欧洲资本主义萌芽)
欧洲资本主义萌芽于14世纪从意大利开始,15世纪以后遍及各地。 文艺复兴运动是15世纪从意大利开始的,后来影响到整个西方文化。
罗马耶稣会教堂,16世纪末叶
七.法国古典主义建筑文化 →洛可可
• 继文艺复兴之后,法国古典主义建筑构成了欧洲建筑的发展主流。 • 建造了大量的宫殿和贵族府邸,形体比较复杂,水平划分加强。 • 完整的建设了城市广场、街道。广场方正围合(调和广场)。 • 宫廷建筑特色以颂扬君主为主,柱式的应用更为严谨。 • 宫廷纪念建筑实例:罗浮宫东立面,凡尔赛宫 • 法国古典主义之后出现了洛可可风格的建筑形式。 • 主要表现在室内装饰上-----排斥建筑母题;自然主义的装饰题材
阿波罗神庙(多立克)
雅典娜.尼克神殿(爱奥尼)
巴卡斯神殿(科林斯)
塞盖斯达的神殿(塔斯干)
四.欧洲中世纪建筑文化
公元359年,古罗马帝国分裂为 东罗马---建都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 西罗马---“罗马风” (西欧中世纪)
基督教在欧洲中世纪起统治作用,分为两大宗 东欧---东正教,首都---君士坦丁堡,代表性建筑为正教堂, 发展了古罗马的穹顶结构和集中式形制 西欧---天主教,首都---罗马,代表性建筑为天主教堂, 发展了古罗马的拱顶结构和巴西利卡型制
二.古罗马的建筑文化
建筑类型多样(剧场、浴场、街廊、凯旋门),型制 相当发达
古罗马建筑在材料、结构、施工与空间的创造等方面 均有很大的成就结构水平高
古罗马建筑最大特色、最大成就----光辉的券拱技术 维特鲁威:《建筑十书》 罗马万神庙(公元120---202年)
单一空间,集中式构图的典型代表 罗马穹顶技术的最高代表
晚期文艺复兴建筑作品
维琴察的圆厅别墅,16世纪中叶,帕拉第奥
圣彼得大教堂(1506—1626)
圣彼得大教堂(1506—1626)
六.十七世纪的意大利建筑文化—巴洛克建筑
巴洛克艺术的特征 1.财富的炫耀——大量使用贵重材料,充满装饰 2.标新立异——打破了建筑、雕塑、绘画的界限,相互渗透 3.倾向于自然——建筑装饰中加入自然题材 4.欢乐的气氛——建筑空间、城市广场开敞,充满动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