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历史《近代中国历史》总结名师公开课优质学案

高中历史《近代中国历史》总结名师公开课优质学案

近代中国历史总结学案
高考考点
(1)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
(2) 民族工业的兴起 (3)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1)1840年至1900年间的列强侵略与中国
(2)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
(3)辛亥革命
(4)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
(5)新民主主义革命
(1)维新思想 (2)新文化运动
(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重点知识总结
1.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2.中国人民的探索
3.野蛮的侵略,文明的碰撞
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具有野蛮性,西方资本主义的文明又具有先进性,两者相辅相成,使近代中国的历史跌宕起伏。

近代中国的历史是资本主义侵华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英勇抗争、不断探索的历史。

反抗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以争取民族独立、富强,是近代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基本脉络。

思想文化发生了巨大变迁,由“天朝上国”和“世界中心”的自大态度转变为向西方学习;由单纯学习西方的生产技术到全面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

中华文明在涤荡中得到发展,逐渐向近代化转型。

一部近代史就是一部屈辱史,它警醒我们:落后就要挨打,闭关必然落后。

一个民族只有强大起来才能卓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个国家只有对外开放、积极进取才能不断进步。

一部近代史也是一部抗争史,它告诉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自强不息、不屈不挠、不畏强暴的民族,御侮自强、救亡图存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前进动力。

一部近代史还是一部探索史,它昭示我们:反帝反封建必须同时进行,缺一不可。

任何单一的反帝或反封建斗争都不会取得成功。

只有代表先进生产力和大多数人民利益的无产阶级才能提出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实现这一历史性巨变。

4.近代中国各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
(1)农民阶级
农民阶级具有革命性和落后性。

农民阶级由于受地主阶级和外国资本主义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因此具有革命的要求。

加之人数众多,因此农民阶级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主力军。

但是,农民阶级是小生产者兼小私有者,不是中国近代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这就决定农民阶级具有狭隘、保守等弱点,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中国民主革命如果失去了农民的广泛支持是不能取得胜利的。

这是由中国近代特殊国情所决定的。

在中国近代史上,无论哪个阶级领导的斗争,如果不动员农民,均不可能成功。

(2)资产阶级
资产阶级具有革命性和进步性、软弱性和妥协性。

其进步性主要是源于这个阶级是先进生产方式的代表。

其革命性则是由于民族资本主义诞生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进程中,一开始就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和束缚,所以具有反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
国封建势力的要求。

民族资产阶级又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

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在近代革命中集中表现为以下两方面:其一,不能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其二,由于作为剥削阶级同普通劳动人民之间存在排斥性,因此民族资产阶级不能发动和紧密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进行革命。

以上弱点决定了民族资产阶级也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民族资产阶级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一支不可忽视的同盟军。

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所组织的历次统一战线中,都包括着民族资产阶级。

(3)无产阶级
中国无产阶级受外国资产阶级、本国封建势力和资产阶级的三种压迫剥削,经济状况恶劣,政治上无权,因此具有强烈的斗争精神;无产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具有远大的前途。

这些因素都决定了只有无产阶级才能担负起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重任。

但是,也应该看到,单纯靠无产阶级孤军奋战也是不能取得革命胜利的。

中国无产阶级必须同其它革命阶级联合,组建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才能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而无产阶级则必须在统一战线中居于领导地位。

6.近代以来社会生活的变迁
7.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原因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史实告诉我们:
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夹缝中艰难生存发展的。

民族工业的发展需要有一个和平安定的社会环境,但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控制下的旧中国,不可能有一个和平安定的社会环境。

帝国主义的侵略、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制,也使民族资本主义赖以生存发展的市场、劳动力、资金、资源条件极度缺乏。

所以近代中国,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是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8.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通过发展资本主义,实现近代化,达到强国富民的目的,是近代中国许多仁人志士做过的梦,但是毫无例外全都破灭了。

历史雄辩地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不推翻腐朽的社会制度,不实现国家独立和民族的解放,要想发展资本主义是不可能的。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是近代中国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

具体表现:
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发展有利于中国社会进步。

政治上:它导致民族资产阶级产生和壮大,为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提供了阶级条件;同时它促进无产阶级队伍发展壮大,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

思想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不断冲击和动摇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

但历史一再证明,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的社会基础很薄弱,中国资本主义没有发展起来,中国资产阶级的力量和成熟程度,远不如欧洲革命时期的资产阶级。

因此,中国资产阶级担当不起领导人民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

这个任务历史地落到无产阶级和中国共产党的肩头。

9、中国近代化的历史启示
中国的近代化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过程,不完成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任务,要想实现近代化是根本不可能的。

只有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后,中国的近代化才迎来新纪元。

从闭关自守到对外开放,这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中国要真正实现现代化,就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推动近代化的首要条件。

知识结构的变革是现代化的核心和终极源泉。

科教兴国是实现现代化的科学决策。

10、近代前期先进思想演进
11、近代前期中国思想界向西方学习的历程、特点:
(1)第一阶段:从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①主要内容:主要学习以船坚炮利为中心的西方物质文明,即“器物”观。

②代表: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及洋务派,创办近代军用、民用企业,兴办海军的实践。

③特点: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封建统治挽救民族危机,停留在“器物”的表层阶段,对封建旧文化的根基并未有任何触动。

(2)第二阶段:从甲午中日战争到辛亥革命。

①主要内容:主要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变革旧的封建体制。

②代表:康梁君主立宪政体方案及孙中山民主共和方案。

③特点:不仅要学习西方技术,还要学习政治制度,通过发展资本主义挽救民族危机,以发展到学习西方的“制度”深层阶段,但对封建文化没有进行全面彻底的批判。

(3)第三阶段:新文化运动时期。

①主要内容:前期宣传民主、科学思想,后期宣传社会主义道路、马克思主义。

②代表: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

③特点:彻底否定封建传统,清算封建制度的根源。

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向西方学习的道路已深入到“思想”的核心结构,在广度和深度上都超过以前任何一个时期,达到了高潮。

存在绝对肯定和绝对否定的偏向,前期也没有与工农群众运动相结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