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古诗二首PPT
诗人借咏马言志,诉说盼望 建功立业的抱负。
这两首诗都写了马,比较一下它们有什么不同。 • 相同点: 都是以马作为歌咏的对象作题,都抒写了诗人自己的 远大抱负。 • 不同点: (1)第一首诗实写马,马的骨架、耳朵什么样,跑起来什 么姿态都描绘得生动真切;第二首诗是虚写马,“金络脑” 和“快走”都是诗人假设的形象。 (2)第一首诗中后四句是对马发出赞叹,寄托自己的情怀; 第二首诗中后两句是对景发出感叹,希望自己能乘坐一匹 骏马驰骋其中。 (3)第一首诗写马用“锋棱”形容马的瘦骨,用“竹批” 形容马的双耳,是比喻;第二首诗写马用“金络脑”来显 示马的珍贵、受重用,是借代的手法。而用“雪”形容沙, 用“钩”形容月才是比喻。 (4)第一首诗描绘的画面是一幅马图,有写意有工笔;第 二首诗描绘的画面是弯月下大漠如雪的景色,开阔渺远。 ……
) ) ) ) )
解
题
“兵曹”:掌管兵马的官。姓房的兵 曹为何人不详。 “胡”:当时指西域。 “胡马”:泛指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产 的马。 • “房兵曹胡马”:一位姓房的兵曹 的一匹胡马。
朗读诗歌,理解大意
• 词语点拨: • 大宛:汉代西域的国名。大宛盛产良马, 尤以汗血马(即汉代所称天马)著名。 • 锋棱:锋利的棱角。形容马的健悍之状。 • 竹批:形容马耳如斜削的竹筒。批:削。 • 峻:锐利。耳尖是良马的特征之一。 • 堪:可以,能够。 • 托死生:马能使人脱险,可以托付生命。 • 骁腾:健步奔驰。 • 横行:无阻碍地四处奔跑。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什么时候才能披上威武的战甲,在 秋天的战场上驰骋,建立功业呢? 用设问句借马抒情, 企盼 能被当做良马对待, 以效大用。
诗歌内容
• 一、二句展现了边疆战场的景色:连 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平 沙万里,在月光下像是铺上了一层白 皑皑的霜雪。 • 三、四句抒情:什么时候才能披上威 武的鞍具,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 建立功勋呢?
• 诗歌前四句对马进行形象地描写,为我们描 画了一匹神清骨峻的“胡马”。 • 诗歌后四句写马的品格,抒发对马的感情。
胡马大宛名
来历
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
风入四蹄轻
朗读诗歌前四句, 看看诗人如何描画马的?
诗人借写骏马,实则是期望 房兵曹为国建功,也是抒发了自 己无尽的期望和远大抱负。
朗读诗歌,理解大意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大宛产的胡马很有名,带棱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骨如同刀锋。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双耳竹削般锐利劲挺,四蹄跑起来像腾云乘风。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这匹马纵横驰骋,能临危脱险,可以把生命托付给它。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有如此壮健、如此奔腾快捷的良马,足可横行万里之外。
诗中所写的马给你留下了怎 样的印象?诗人是怎样写这 匹马的?
• • • • • 词语点拨: 燕山:即燕然山(山名)。 钩:一种弯刀。 何当:什么时候才能够。 金络脑:以黄金为饰的马头络,象征 马匹受到重用。 • 走:跑,疾驰。 • 清秋:天气凉爽的秋天。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万里沙漠在月光下像是铺上了 一层皑皑的霜雪,燕然山上的新月, 如弯刀般高悬。
运用对偶、比喻,于景中寓情
交流预习情况
• • • • • • • (1)读准字音: 大宛( wǎn ) 锋棱( léng) 骁 ( xiāo )腾 堪 ( kān ) (2)注意书写:钩 络 (3)多音字组词: 燕:yān( 燕山 )yàn( 飞燕 ) 似:sì ( 似乎 )shì( 似的 )
• (4)形近字组词: • 婉( 婉转 )宛( 大宛 • 骁( 骁腾 )饶( 饶恕 • 堪( 不堪一击)湛( 湛蓝 • 漠( 沙漠 )摸( 捉摸 • 俊( 英俊 )峻( 险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