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量经济学理论与实践

计量经济学理论与实践


(三)模型设计—数学模型
❖ 经济理论模型:公式化,提供变量关系 D=f(P,Y…)
D/P<0;D/Y>0;
(四)计量模型
假定: ❖ (1)省略次要变量,选择主要变量 ❖ (2)f的数学形式 ❖线性:D= 1+2P+3Y+û ❖ 其中1,2和3为参数,未知 2<0; 3>0 ❖ (3)随机扰动项u
2.2.3 样本回归函数(SRF)
Ŷi=â1+ â2Xi (相对于E(Y|Xi)=a1+a2Xi) Ŷi= E(Y|Xi)的估计量 â1 = a1的估计量 â2 = a2的估计量
两个随机样本,对应给定的每个Xi只有一个Y值,问:能从 样本数据中估计出PRF吗?
样本数据一
X
Y
80
70
100 65
120 90
( 1
2 Xi
ui)
1
xi xi2
2
xi X i xi2
xi xi2
ui
2
x( i xi
X)
xi2
xi xi2
ui
2
xi xi2
ui
E(ˆ2 ) 2
xi xi2
E(ui )
2
证明:2. ˆ1
Y
ˆ2 X
1 n
Yi
xi xi2
1 n
Xi X
xi X i X X 0 xi2
E(ˆ1 ) 1
1 n
xi
X xi2
E (ui
)
1
参数最小二乘估计量的统计性质3:最小方差性
❖ 最小二乘估计量的方差
var(ˆ1)
2
1 n
X2 xi2
2
n
X
2 i
xi2
var(ˆ2 ) 2 xi2
最小二乘估计量的分布
如果此概率值小于0.05(根据情况而定),就拒绝H0。
假设检验中的两类错误 第一类错误 Type I Error 否真错误, 后果往往较为严重
出现第一类错误的概率为 等于显著性水平 第二类错误 Type II Error 存伪错误, 出现第二类错误的概率为
不能同时降低两类错误!
3、拟合优度检验
即: ui ~N(0, 2 ) 注:在实际建模时,除了假定6以外,对模型是否满足假定都要进行
检验。对于假定6,由中心极限定理,当样本趋于无穷大时,对于 任何实际模型都是满足的。
参数最小二乘估计量的统计性质1:线性
Yi 1 2 X i ui 一、线性性:ˆ是因变量Yi的线性函数,也是扰动项ui的线性函数 证明:
yi2 yˆi2 uˆi2 2 yˆiuˆi 对i求总和得
yi2 yˆi2 uˆi2 2 yˆiuˆi yˆiuˆi ˆ2 xiuˆi ˆ2 xi ( yi yˆi )
ˆ2 xi yi ˆ2 xi2 0
1.1.2计量经济学的发展
20~30 年代 ❖ H. 舒尔兹:消费理论与市场行为 ❖ P. 道格拉斯:边际生产力 ❖ J.丁伯根:景气循环 ❖ R.费里希:需求弹性、边际生产力、总体经济的稳定性 40~70年代(宏观经济) ❖ H. 泰尔:二阶段最小二乘法 80年代~今 ❖ D. 亨德利:协整理论
Yi
X
1 n
xi X xi2
Yi
1 n
xi
X xi2
( 1
2 Xi
ui)
1
Hale Waihona Puke 1 nxiX xi2
2
Xi n
xi X i X xi2
1 n
xi X xi2
ui
1 n
xi
X xi2
1
X xi2
xi 1
Xi n
xi X i X xi2
线性 (Y)
PRF的随机设定
PRF:Yi=1+2Xi+ui=E(Y|Xi)+ui 系统性成分或确定性成分;随机或非确定性成
分 问:么在是给常定量X?i下,上述等式中什么是变量,什
随机扰动项是从模型中省略下来的而又集体地影响着Y 的全部变量的替代物。显然的问题是:为什么不把 这些变量明显地引进到模型中来?换句话说,为什 么不构造一个含有尽可能多个变量的复回归模型呢 ?理由是多方面的: ▪ 理论的含糊性 ▪ 数据的欠缺 ▪ 核心变量与周边变量 ▪ 内在随机性 ▪ 替代变量 ▪ 省略原则 ▪ 错误的函数形式
2. ˆ1 Y ˆ2 X ˆ2是Yi的一个线性函数 ˆ1也是Yi的一个线性函数
注:ˆ也是随机变量 因为Yi i 2 X i ui,ˆ也是 扰动项ui的线性函数
参数最小二乘估计量的统计性质2:无偏性
二、无偏性:即E(ˆ)
证明:1. ˆ2
xi xi2
Yi
xi xi2
如果古典假定6成立
即,ui服从N (0, 2 )
则ˆ2服从N ( 2 ,
2
xi2 )
ˆ1服从N (1, 2 n
X
2 i
xi2
)
OLS估计量是最优线性无偏估计量
OLS有很多有用的性质, 所以在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
全部估计量 线性无偏估计量
BLUE估计量
1、t假设检验(参数显著性检验)
t 检验方法的直接计算。
计量经济学理论与实践
第一讲 计量经济学的特征以及研究对象
❖1.1 什么是计量经济学 ❖1.2 计量经济学的方法论 ❖1.3 应用与实例
1.1 什么是计量经济学
1.1.1概念
计量经济学是经济科学领域内的一门应用科学, 它以一定的经济理论和实际统计资料为基础,运 用数学、统计学方法与计算机技术,以建立经济 计量模型为主要手段,定量分析研究具有随机性 特征的经济变量关系。
1.3 应用与实例
❖ 乔宝云、范剑勇、冯兴元,中国的财政分权与小 学义务教育
❖ 知识回顾: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统计(一些 重要的概率分布,估计与假设检验等)
第二讲 线性回归模型双变量模型
❖2.1 基本思想 ❖2.2 双变量模型 ❖2.3 参数估计:最小二乘法 ❖2.4 假设检验
2.1 基本思想
(五)模型估计 1.统计资料:用历史资料估计参数
N=100
D
P
Y
100
5 1000
75
7
600
60
9
300
2.估计方法
OLS: D=112.7-719P+0.0014Y + û(残差)
(六)模型检验
❖ 1.经济合理性—定性(符号和大小) ❖ 2.数学上检验(统计检验和计量检验)
(七)模型应用
❖ 政策模拟,例如: ❖P=9, Y=1400, 根据回归方程式得到D=66.59 ❖P=2, 给定Y不变,问D=?
2.2 双变量模型
2.2.1 明确概念
❖ 条件分布:以X取定值为条件的Y的条件分布 ❖ 条件概率:给定X的Y的概率,记为P(Y|X)。
例如,P(Y=55|X=80)=1/5;P(Y=150|X=260)=1/7 。
❖ 条件期望(conditional Expectation):给定X的Y 的期望值,记为E(Y|X)。 例如,E(Y|X=80)=55×1/5+60×1/5+65×1/5+ 70×1/5+75×1/5=65
1.2.1步骤: ❖ 理论或者假说的陈述 ❖ 收集数据 ❖ 建立数学模型 ❖ 建立统计或者经济计量模型 ❖ 经济计量模型的参数估计 ❖ 检查模型的准确性:模型的假设检验 ❖ 检验来自模型的假说 ❖ 运用模型进行预测
1.2.2实例
(一)理论或者假说的陈述 ❖ 经济理论 需求量D—
价格P 收入Y 相关产品价格(如汽车与汽油) 替代产品价格(如柴油与汽油) 消费者偏好等 (二)收集数据
什么是回归? 回归分析用来研究一个变量(被解释变量/应变量)与
另一个或多个变量(解释变量/自变量)之间的关系。
相关关系 vs 回归关系 vs 因果关系 1相关关系:是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是对称的; 2回归关系: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的统计关系,是非对称。在回归分
析中,变量之间的线性无关有两种情况:一是一般意义下的线性无关 ,二是非线性关系; 3因果关系:统计关系本身不可能意味着任何因果关系
❖ 决策规则:
❖ H0:2 = 2*
❖ H1:2≠ 2*
❖ 直接计算:
t
ˆ2 2 se(ˆ2 )
ˆ2
* 2
se(ˆ2 )
比较 t 与t ,当t t (t值大)
2
2
统计量的值落入临界域内
统计量是统计上显著的
拒绝H0 Pr(t) (P值小)
决策规则: 直接计算:
2、P值法或概率法
H0:2 = 2* H1:2≠ 2*
1. ˆ2
xi yi xi2
x(i Yi
Y)
xi2
xiYi xi2
xiY xi2
xi xi2
Yi
Y
xi xi2
xi xi2
Yi
( xi ( X i X ) xi nX nX nX 0)
ˆ2是Yi的一个线性函数,是线性估计量(Linear estimator) 证明:
E(Y|Xi)=f(Xi)
(1)
问:PRF的函数形式是什么?
当PRF的函数形式为线性函数,则有,
E(Y|Xi)=1+2Xi
(2)
其中1和2为未知而固定的参数,称为回归系数。1和2也
分别称为截距和斜率系数。
上述方程也称为线性总体回归函数。
总体回归曲线
140
110
80
50
20 50
100
150
200
Y
= 1+2Xi+ui
= â1+ â2Xi +ûi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