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2熔化和凝固练习题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的是某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过程中“温度−时间”图像。
该物态变化过程可能是()A. 冰的熔化过程B. 蜡的熔化过程C. 玻璃的凝固过程D. 海波的凝固过程2.市场上有一种“55℃保温杯”,外层为隔热材料,内层为导热材料,夹层间有“神奇物质”.开水倒入杯中数分钟后,水温降为55℃且能较长时间保持不变.“神奇物质”在55℃()A. 一定处于固态B. 一定处于液态C. 一定处于固、液混合态D. 以上情况都有可能3.小明用蜡烛和模具浇铸小鱼蜡像,在浇铸蜡像的过程中,蜡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 先凝固,后熔化B. 先凝华,后升华C. 先熔化,后凝固D. 先升华,后凝华4.将一盆冰水混合物放到0℃的房间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因为冰的熔点是0℃,所以冰可以熔化一部分B. 因为水的凝固点是0℃,所以水可以凝固一部分C. 水不能结冰,冰也不能熔化D. 条件不足,无法确定5.小红将一杯常温下的水放入正常工作的冰箱的冷冻室中,经过一段较长时间后,杯中的水发生了物态变化,图四个图象中能正确反映这杯水的物态变化过程的是()A. B.C. D.6.雪天路面有积雪,为了使积雪很快熔化,常在路面积雪上喷洒盐水,这是因为()第2页,共25页A. 盐水使冰雪的熔点降低B. 盐水使冰雪的熔点升高C. 盐水使冰雪的温度升高到0℃而熔化D. 盐水使冰雪变成冰水混合物,温度为0℃而使冰雪熔化7.将两种或多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在同一容器中加热使其熔合,冷凝后得到具有金属特性的熔合物--合金,这是制取合金的常用方法之一。
请根据表中数据判断(加热条件可以满足),不宜采用上述方法制取的合金是()A. 钠铝合金B. 镁铁合金C. 铝铜合金D. 铜铁合金8.用手的指端去触摸0℃的水和0℃的冰,结果()A. 感觉一样冷,因为它们的温度相同B. 感到水更冷,因为“湿冷”比“干冷”更冷C. 感到冰更冷,因为冰在熔化时要吸热D. 可能感到水更冷,也可能感到冰更冷,因为每个人的体温不同,感觉不一样9.冰的熔点是0℃,当环境温度为0℃时,自然界中水这种物质的状态是A. 一定是液态B. 一定是固态C. 一定是固液共存状态D. 以上三种状态都可能10.用3D打印技术可以打印钛合金眼镜架,在高能激光的作用下,钛合金粉末吸收热量变成液态,再定型成为镜架,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 熔化和凝固B. 升华和凝固C. 汽化和液化D. 液化和凝固11.关于熔化和凝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物质熔化要吸热,但熔化时温度不一定升高B. 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都要吸热C. 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D. 液体在凝固成晶体的过程中要放热,其温度降低12.中国南极长城站是我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基地,在那里用的液体温度计是酒精温度计,这是因为酒精()A. 沸点较高B. 沸点较低C. 凝固点较低D. 凝固点较高二、多选题13.下列各组物质中,都是晶体的是()A. 冰和水B. 铜和固态水银C. 玻璃和石蜡D. 海波和萘1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0℃的水不一定能结冰B. 0℃的冰一定会熔化成水C. 0℃时,冰、水、水蒸气可能同时存在D. 0℃时,不可能有水蒸气存在第4页,共25页15.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物质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物质是非晶体,乙物质是晶体B. 乙物质的熔点为210℃C. 乙物质在BC段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D. 乙物质在BC段温度不变,放出热量16.人们在比较下雪与化雪时天气的冷暖,感觉到出太阳化雪时反而要冷些,其原因是()A. 下雪时,雪的形成是放热现象,所以人不觉得冷B. 化雪时,雪熔化要吸热,所以人感觉到要冷一些C. 化雪时的气温比下雪时的气温要低,所以人感觉要冷一些D. 化雪时比下雪时要潮湿,所以人感觉要冷一些三、填空题17.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测温原理是______。
南极温度非常低,考察站的工作人员为了测量外界气温,温度计玻璃泡内的液体应该选择______(选填“水银”或“酒精”)。
18.据BBC报道,《自然》杂志(NNNNNN)7月2日发布的最新研究显示,随着气候变暖导致海冰______(填一种物态变化),这种物态变化是一个______过程;北极熊被迫前往海岸地区寻找食物、哺育幼崽,这或将导致北极熊的数量大幅下降。
如果海冰消失,它们将无处可去,这物种或将于2100年后灭绝。
19.温度: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______的物理量;熔化和凝固是可逆的两种物态变化过程;熔化要热,凝固要______热。
20.质量相同的0℃冰比0℃水冷却效果好,这是因为冰_______(填写物态变化的名称)时吸收热量,此过程中冰的温度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保持不变”)。
四、实验探究题21.小梦所在的实验小组,设计了甲、乙两种装置来“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该实验若选用__________(选填“大冰块”或“碎冰块”)来进行实验,效果更好些。
(2)实验小组应选用____(选填“甲”或“乙”)装置来进行实验。
(3)如图丙所示,是小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冰在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分析图象可知冰是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冰的熔化过程共持续了__NNN;加热至第4min时,物质的状态为____________。
第6页,共25页(4)小明想利用乙装置,继续对试管内的水进行加热,探究水的沸腾规律。
①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该物质此时的温度为____℃。
②经过加热,小明发现试管中的水______ (选填“能”或“不能”)沸腾,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小明和小华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想制作一个医用冷藏盒,不知道给药品降温用冰好,还是盐水结成的冰好,他们动手测量了盐水的凝固点.(1)在选择器材时,小明提出在量程为“−2~102℃”和“−20~102℃”的温度计中应选择量程为__________的温度计。
(2)在测量过程中,他们发现所测得的盐水凝固点并不相同,于是对比了双方实验过程,发现烧杯中装水都是200NN,小明加了1汤匙的盐,而小红加了3汤匙的盐,由此作出猜想:盐水的凝固点可能与盐水的浓度有关.接着他们进行多次实验得出不同浓度盐水的凝固点,数据记录如表:盐水的浓度(%)03691215182124273036凝固点(℃)0−2−4−6−8−11−15−18−17−1.8−1.40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当盐水浓度增大时,其凝固点______________(填写温度变化特点)。
(3)你认为给冷藏盒中药品降温最好选用_______________(填“冰”或“适当浓度的盐水结成的冰”)。
(4)实验后,他们联想到冬天在冰雪覆盖的路面上撒盐便于除雪,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综合题23.不同物质的热膨胀程度不同,这可以用体膨系数N来表示。
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时体积的变化叫做这种物质的体膨系数。
下面是在压强不变时,某些固体、液体在接近室温时的体膨系数:(1)由上述表格看出,金属的熔点越高,体膨系数就越__________。
(2)一般来讲,液体的体膨系数远比固体的体膨系数__________。
(3)一个玻璃烧瓶,容积为200NN3,刚好装满20℃的水银。
则当该系统的温度升高到100℃时,会有__________ NN3水银从瓶中溢出。
(玻璃的体膨系数是1.2×10−5℃−1) 2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汽车防冻液第8页,共25页汽车在行驶时,发动机的温度会升得很高.为了确保安全,可用水循环进行冷却.实际上,水中往往还要加入不易挥发的防冻液(原液),加入防冻液后的混合液冬天不容易凝固,长时间开车也不容易沸腾.有关资料表明,防冻液与水按不同的比例混合,混合液的凝固点、沸点不同,具体数值参见下表(表中防冻液含量是指防冻液在混合液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在给汽车水箱中加防冻液时,宜使混合液的凝固点比本地常年最低气温低10~15℃.(1)防冻液含量由30%逐渐增大到90%,混合液的凝固点的变化情况是______;混合液的沸点的变化情况是______;(2)请在图中作出混合液沸点与防冻液含量的关系图象(要求先描点,后用平滑的曲线连接);由图象可以推知,防冻液的含量达到75%时,混合液的沸点大约是______℃. (3)用纯水作为汽车发动机的冷冻液的危害:在低温环境中,一方面纯水更容易凝固;另一方面水凝固时体积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可能会导致水箱破裂.第10页,共25页答案和解析1.【答案】D【解析】解:由图象知,该物质的温度有下降的趋势,所以是凝固图象,AB错误;并且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是晶体的凝固图象,玻璃是非晶体,所以C错误,海波是晶体,所以D正确。
故选:D。
(1)掌握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或凝固过程中的特点:晶体有一定的熔点(或凝固点),在熔化(或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2)掌握常见的晶体和非晶体;此题考查了熔化或凝固图象的分析,首先根据温度的变化趋势判断出熔化或凝固图象,然后根据晶体和非晶体的特点判断是非晶体还是晶体。
2.【答案】D【解析】【分析】对于晶体来讲,在熔点(凝固点)时,物质的三种状态:固态,固液共存,液态,都有可能存在。
要解决此题首先需要知道晶体在熔化或凝固过程中的特点:吸收或放出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晶体物质在熔点时,可能处于三种状态,可能是固态、可能是液态、可能是固液共存。
【解答】根据题意得:这种“神奇物质”是一种晶体,晶体熔化吸热、凝固放热温度保持不变,这种晶体能使水温在55℃且能较长时间保持不变,这种晶体的熔点为55℃,所以55℃的这种物质可能是固态(达到熔点尚未熔化),可能是液态(刚刚熔化结束),也可能是固液混合态(熔化过程中),所以A、B、C是错误的,D正确。
3.【答案】C【解析】解:用蜡烛浇铸小鱼蜡像的过程中,应该是先将蜡烛化为蜡烛水,这是熔化过程;蜡烛水凝结为蜡像,这是凝固过程;涉及到的物态变化是熔化和凝固。
故选:C。
物体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物体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
此题考查的是熔化和凝固现象,我们需要根据熔化和凝固的概念来分析。
4.【答案】C【解析】解:0℃的冰要熔化需要吸收热量,但周围也是温度为0℃,所以没有温度差,不会有热传递现象发生,冰不会熔化;0℃的水要凝固需要放出热量,但周围也是温度为0℃,所以没有温度差,不会有热传递现象发生,水不会凝固。
故选:C。
水的凝固点是0℃,但水要凝固除了温度要达到凝固点外还需要继续放热,如果没有继续放第12页,共25页热,水只能保持在0℃而不能凝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