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2级生理学总复习题及答案

2012级生理学总复习题及答案

2012生理总练习题答案一、名词解释1. 阈值:又称阈强度,刚能引起组织细胞兴奋所需要的最小刺激强度。

2. 负反馈:反馈信息与调节信息的作用性质相反。

3. 可兴奋细胞:接受刺激可产生动作电位的细胞。

4. 动作电位:可兴奋细胞受到有效刺激产生的扩布的电变化过程。

5. 血液凝固:血液由流动的溶胶转变为不流动凝胶的过程。

6. 内环境:细胞直接接触和生活的环境(细胞外液)7. 心动周期:心房或心室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所需要的时间。

8. 射血分数:搏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

9. 中心静脉压:右心房和腔静脉的压力。

10. 肺通气:肺与外界环境间的气体交换。

11. 胃排空:胃内容物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

12. 肾小球过滤率:双肾每分钟生成的原尿的量。

13. 肾糖阈:出现尿糖的最低血糖浓度。

14. 牵涉痛:内脏的疾患引起体表部位的疼痛或者痛觉过敏。

15. 靶细胞:接受某激素作用的细胞,称为该激素的靶细胞。

二、填空题(25×1=25)1.刺激引起组织兴奋时,如果阈值较低,表明该组织的兴奋性高。

2.血浆晶体渗透压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血浆中的晶体物质尤其氯化钠,其主要作用是维持细胞内外水平衡。

3.正常成人白细胞数范围为(4.0~10.0)×109。

4.柠檬酸钠能防止血液凝固是由于它除去了血浆中钙离子。

5.血液凝固过程属于正反馈,减压反射属于负反馈。

6.窦房结以外部位的自律细胞为潜在起搏点。

7.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包括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凝血酶形成、纤维蛋白形成这三个步骤。

8.血糖浓度降低,胰岛素分泌减少。

9.肾上腺皮质激素在化学性质上属于类固醇类激素。

10.副交感神经兴奋时,肠鸣音增强/亢进。

11.胆汁发挥消化能力的主要成分是胆盐。

12.肾小球滤过的Na+约有65%~70%是在_近端小管__被重吸收的。

13.甲状腺激素在化学性质上属于_含氮_类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在化学性质上属于_类固醇_类激素。

14.牵张反射的感受器是肌梭。

15.呼吸气体交换的动力是两侧的压力差。

16.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包括心室肌前负荷(心室舒张末期充盈压)、后负荷(动脉血压)、心肌自身收缩力和心率。

17. 心室肌的前负荷是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或压力,后负荷是动脉血压_。

18.胃液的主要组成成分包括盐酸、胃蛋白酶原、内因子和_黏液。

19.心肌的生理特性有自律性_、兴奋性_、传导性_和收缩性。

20.人体在安静状态下主要产热器官是_内脏尤其肝_;在劳动或运动时主要的产热器官是_骨骼肌__。

三、单选题(25×1=25)1. 人类的基本生命中枢位于:AA.延髓 B.脑桥 C.下丘脑 D.大脑皮层2. 当神经冲动到达运动神经末梢时, 可引起接头前膜的__B____A.Na+通道关闭 B. Ca2+通道开放 C.K+ 通道开放D.C1- 通道开放3. 血液凝固所分离出的淡黄色液体称:CA.血浆 B.体液 C.血清 D.细胞外液4. 内源性凝血和外源性凝血的根本区别是:DA.前者发生在体内,后者发生在体外B.前者发生在血管内,后者发生在血管外C.前者只需体内因子,后者只需体外因子D.前者由因子Ⅻ启动,后者由Ⅲ因子启动5. 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持续时间长的主要原因是哪一期的时程长:CA.0期除极 B.1期复极C.2期复极 D.3期复极6.下列各项调节中,不属于正反馈调节的是:BA.血液凝固 B.降压反射C.排尿反射 D.分娩过程7. 下列溶液中属于等渗溶液的是:BA.0.1%NaCl溶液 B.5%葡萄糖溶液C.2%尿素溶液 D.5%葡萄糖盐水8. 在一般情况下,ABO血型之间相互输血,主要考虑供血者的:BA. 血清不被受血者的红细胞所凝集B. 红细胞不被受血者的血清所凝集C.血清不被受血者的血清所凝集D.红细胞不被受血者的红细胞所凝集9. 有关胃排空的叙述,错误的是:DA.胃排空速度取决于幽门两侧的压力差B.胃的运动是胃排空的动力C. 促胃液素可促进胃的排空1D.排空速度依次为糖>脂肪>蛋白质10. 脊休克时,脊髓反射消失的原因是:CA.剧烈损伤刺激的抑制作用B.脊髓反射中枢受损C.脊髓反射中枢突然失去高位中枢的易化作用D.血压下降导致脊髓缺血11. 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化学递质是:DA.肾上腺素 B.去甲肾上腺素 C.γ-氨基丁酸 D.乙酰胆碱12.神经-骨骼肌接头传递的阻断剂是:CA.阿托品 B.胆碱酯酶 C.筒箭毒 D.六烃季铵13.血浆晶体渗透压主要来自:BA.葡萄糖 B.Na+ C.K+ D.球蛋白14.通常所说的血型是指:CA.红细胞上受体的类型B.红细胞表面特异凝集素的类型C.红细胞表面特异凝集原的类型D.血浆中特异凝集素的类型15.兴奋在心脏中传导时,传导速度最慢的部位是:B A.心房 B.房室交界C.左、右束支 D.浦肯野纤维16.心动周期中,室内压升高速度最快是在:BA.心房收缩期 B.等容收缩期C.快速射血期 D.等容舒张期17. 第一心音的产生主要是由于:DA.动脉瓣关闭 B.动脉瓣开放C.房室瓣开放 D.房室瓣关闭18. 心输出量是指:CA.每分钟由左、右心室射出的血量之和B.每分钟由一侧心房射出的血量C.每分钟由一侧心室射出的血量D.一次心跳一侧心室射出的血量19. 外周阻力和心率不变而每搏输出量增大时,动脉血压的变化主要是:AA.收缩压升高为主 B.舒张压升高为主C.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 D.收缩压降低,舒张压升高20. 能反映血管外周阻力大小的是:BA.收缩压 B.舒张压 C.脉搏压 D.中心静脉压21.肺通气是指:CA.肺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B.外界环境与气管之间的气体交换C.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D.大气中的O2进入肺的过程22.每分肺通气量与每分肺泡通气量之差为:CA.肺活量×呼吸频率 B.潮气量×呼吸频率C.余气量×呼吸频率 D.功能余气量×呼吸频率23. 中枢化学感受器位于:BA.大脑皮层 B.延髓腹外侧部C.脑桥上部 D.下丘脑24.三种主要食物在胃中排空的速度由快至慢的顺序排列是:AA.糖类,蛋白质,脂肪 B.蛋白质,脂肪,糖类C.脂肪,糖类,蛋白质 D.蛋白质,糖类,脂肪25. 胃蛋白酶原转变为胃蛋白酶的激活物是:DA.Cl- B.Na+ C.K+ D.HCl26. 肾小球滤过率是指:DA.每侧肾脏每分钟生成的超滤液量 B.每分钟一侧肾脏的血浆流量C.每分钟两侧肾脏所生成的尿量D.两侧肾脏每分钟生成的超滤液量27. 糖尿病患者出现尿糖的主要原因是:BA.血糖浓度低于肾糖阈 B.血糖浓度高于肾糖阈C.肾小球滤过率过高 D.肾小球滤过率过低28. 胆碱能M受体的阻断剂是CA.十烃季胺 B.酚妥拉明 C.阿托品 D.筒箭毒29. 叩击肌腱引起相连的同一块肌肉收缩,属于:BA.肌紧张 B.腱反射C.屈肌反射 D.多突触反射30. 在中脑上、下丘之间切断脑干的动物将出现:DA.呼吸停止 B.心跳停止C.脊休克 D.去大脑僵直31. 关于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CA.由丘脑向大脑皮层投射具有点对点的投射关系B.引起特定感觉C.维持大脑清醒状态D.是所有感觉的上行传导通道32. 心血管基本中枢位于:BA.小脑 B. 延髓C.下丘脑 D. 大脑边缘系统33. 维持胸膜腔内负压的必要条件是:CA.肺内压高于大气压 B.肺内压高于胸膜腔内压C.胸膜腔密闭 D.气道内压高于大气压34. 组织液生成主要取决于:BA.毛细血管血压 B.有效滤过压C.血浆胶体渗透压 D.血浆晶体渗透压35. 肺泡通气量是指:BA.每分钟进出肺的气体量B.进入肺泡能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气体量C.尽力吸气后所能呼出的气体量D.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体量36. 下列哪种消化液中没有消化酶:CA.唾液 B. 胃液C.胆汁 D. 胰液237. 调节体温的基本中枢在:CA.脊髓 B.延髓 C.下丘脑 D.脑干网状结构38. 下列作用中不属于生长激素的作用是: CA.促进骨的生长B.促进蛋白质合成C.促进神经系统的分化与发育D.减少糖的利用39. 有关牵张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BA.其感受器是肌梭B.腱反射是多突触反射C. 肌紧张主要表现在伸肌D.引起肌紧张的传入神经是Ⅰ、Ⅱ类纤维40. 中枢神经系统内,化学传递的特征不包括: CA.单向传递B.中枢延搁C.兴奋节律不变D.易受药物等因素的影响四、问答题1. 简述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

血液凝固是一系列凝血因子相继被激活的过程,其最终结果是凝血酶和纤维蛋白形成。

据此,可将血液凝固过程大致分为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凝血酶形成、纤维蛋白形成三个阶段。

其中根据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过程的不同,可分为内源性凝血(参与凝血的因子全部来自血液)和外源性凝血(启动凝血的因子Ⅲ来自组织)两条途径。

2. 比较兴奋性突触传递与抑制性突触传递的异同。

兴奋性突触与抑制性突触传递时,其相同点是:①动作电位到达突触前神经元的轴突末梢时,引起突触前膜对 Ca++通透性增加;②神经递质与特异性受体结合后,导致突触后膜离子通道状态的改变;③突触后电位都是局部电位,该电位经总和达到阈电位时即可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的活动改变。

不同点是:①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性质不同,兴奋性突触释放兴奋性递质;抑制性突触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②兴奋性递质与受体结合后主要导致突触后膜对Na+通透性增高;抑制性递质与其受体结合后,使突触后膜主要对Cl-通透性增高;③兴奋性突触传递时,突触后膜产生局部去极化;抑制性突触传递时,突触后膜产生局部超极化;④经过总和达到阈电位后,前者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后者使突触后神经元不易产生兴奋。

3.试述正常心脏兴奋传导的途径及特点正常心脏兴奋由窦房结产生后,一方面经过心房肌传导至左右心房,另一方面则通过由心房肌构成的“优势传导通路”传给房室交界,再经房室束及其左。

右束支、浦肯野纤维至左、右心室。

各段兴奋传导的特点是:⑴心房肌的传导速度较慢,而“优势传导通路”较快,因此窦房结的兴奋可经此通路同时到达在、右心房,使之同步收缩。

(2)房室交界传导速度较低,因此兴奋在这里产牛延搁。

称为房室延搁。

这样可使心房、心室依次兴奋收缩和舒张,发挥心房的初级泵和心室的主力泵作用,使心房、心室能有顺序地完成向动脉射血的功能。

⑶浦肯野纤维的传导速度很快,约为4米/秒,比心室肌快(1米/秒)。

这样可使兴奋快速到达左、右两心室,并使两心室同步收缩,增加收缩力,保证完成向动脉射血的功能。

正常心脏兴奋由窦房结产生后,一方面经过心房肌传导至左右心房,另一方面则通过由心房肌构成的“优势传导通路”传给房室交界,再经房室束及其左。

右束支、浦肯野纤维至左、右心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