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推荐8项“好父亲”培训课
大量的研究资料说明,与父亲接触少的宝宝,体重、身高、动作等方面的发育速度都会落后些,并普遍存在焦虑、自尊心不强、自控力弱等情感障碍,表现为担忧、多动、有依靠性,被专家称为“缺乏父爱综合症”。
因此,在家庭里应提倡加大父亲与小孩交往的力度,父亲再忙,也要抽出时刻多与小孩接触,从婴儿早期父亲就要多抱抱、逗逗、喂喂小孩,满足小孩情感的需求,为小孩的体能、智力、社会性的进展制造条件。
培训1 生活照管
几个月的宝宝,还没有太多的活动,爸爸要学会给宝宝洗澡、换尿布、每天抱一抱宝宝,和宝宝说说话,通过眼神与宝宝交流。
或许你觉得这没什么,事实上这确实是陪伴宝宝玩,建立感情。
培训2 举高高
四五个月的宝宝,颈项差不多有些力量了,爸爸可抱紧宝宝,把他举过头,宝宝视角更开阔,他会快乐地笑起来,而且更喜爱与爸爸玩,因为爸爸的手有力量,也使宝宝感受到安全。
培训3 摸下巴
想不到吧,爸爸的胡子也能够锤炼宝宝触觉呢!把宝宝的小手放在爸爸胡子上,让他感受另外一种触感,触觉进展有利于大脑发育。
培训4 摇钟摆
爸爸双手托着宝宝(或放在宝宝腋下),左右摇动,像钟摆一样,那个运动能锤炼脑部,有利于宝宝平稳能力的进展。
培训5 搭积木
和宝宝一起搭积木,比一比谁搭得高。
用成人的聪慧引领宝宝,有利于宝宝制造性的进展。
培训6 坐看天下
将宝宝跨坐在爸爸的肩上,请爸爸记得双手扶住小孩,慢慢地起身或蹲下,将宝宝稳住,走到巷口街角看行人。
爸爸能够慢慢地转身,绕圈,让宝宝看见不同的景象。
起身或蹲下时,爸爸能够告诉宝宝现在是上升依旧下降,让宝宝体会升高和降下的感受。
偶然加快或放慢步伐,让宝宝有不同的速度感。
能够今后来往往的人,介绍给宝宝听。
能锤炼宝宝的空间感。
培训7 投掷(适合1岁以上宝宝)
找一个小毛绒玩具,爸爸和宝宝坐在一起往远处投,看谁投得远,或者是面对面地坐着,投来投去。
能让宝宝适当锤炼肩膀肌肉。
培训8 两人三足(适合2岁以上宝宝)
用一根绳子把宝宝的一条腿和爸爸的一条腿绑起来,然后一起走或者一起跑。
有利于平稳能力进展。
大量的研究资料说明,与父亲接触少的宝宝,体重、身高、动作等方面的发育速度都会落后些,并普遍存在焦虑、自尊心不强、自控力弱等情感障碍,表现为担忧、多动、有依靠性,被专家称为“缺乏父爱综合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