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塔吊安装施工技术措施示范文本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某某管理中心XX年XX月建筑塔吊安装施工技术措施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编制依据《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建设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08-91)《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DL 5009.1-2002(火电发电厂部分)《TC4708塔式起重机施工说明书》《塔式起重机技术条件》GB 9462-882.工程概况2.1工程概况本次安装的为TC4708型塔式起重机一台,起重臂长41米,塔身高度50米,做为5#转运站和7#栈桥垂直运输吊车,安装位置位于5#转运站东北角处。
2.2主要施工机械及机具施工机械:150吨履带吊一台、25吨汽车吊。
起重臂重量12吨,用6ⅹ37+1-170Kg.f/mm?--φ19钢丝绳四股,水平夹角60度,钢丝绳单股破段拉力23吨,安全系数K=23ⅹ4/14=7.6倍,能满足施工要求。
其余单件重量均不超过3吨。
选用6ⅹ37+1-170Kgf/ mm?-φ15钢丝绳两股,单股破断拉力14.5吨,安全系数K=14.5ⅹ2/3=8.7倍,满足3t以下小构件的吊装要求。
2.3施工准备基础已按厂家图纸要求施工完毕并达到强度要求,具体要求见附图。
各部件运至现场以前认真检修,机械部分必须解体检修,电气部分要测定其绝缘性及电机运转情况,所有缺陷在安装前消除。
2.4人员组织本次塔吊安装总指挥:xx;起重工:xxx;安全员:xxx;机械工:xxx,配合工10人。
3.安装方法安装顺序:十字梁→四个加强节→12个标准节→附墙→外套架→回转机构→塔帽→平衡臂→起重臂→配重→安装后调试3.1十字梁安装基础强度为C30,强度达到80%后将已组装在一起的十字梁置于基础上,测量底架上四个支座处的标高,其标高误差应在2毫米内,若超差则在底盘与基础的接触面间用楔形调整块及铁板等垫平,找正找平后压好压件及压板,紧固地脚螺栓使得十字梁安装牢固,四个支座水平平整度≦2mm。
进行二次灌浆,使得十字梁与基础结合紧密,3.2基础节部分安装用25吨吊车将第一节(加强节)吊至十字梁上,每节重量600Kg,用M28高强螺栓将两者连在一起,切记将螺栓拧紧,然后再安装上部第二节(注意塔身下半部分使用黑色加强节),用螺栓将其与第一节连接牢固,接着安装斜撑,用螺栓将其与十字梁和塔身连接牢固。
按上述方法再安装两个标准加强节。
3.3外套架安装在标准节安装到36米后,下一步用150吨履带吊安装外套架,先将操作平台及液压机构安装在套架上,然后用吊车将外套架吊起套在标准节上并挂在支腿上,注意套架的开后方向要面向扩建端侧。
调整套架导轮与标准节之间的缝隙,合适后用螺母将导轮顶丝锁死。
套架安装完毕后,安装一节塔身短节,上紧螺栓。
3.4回转机构和塔头的安装安装前先将上支座、回转支承、上支座组装在一起,上紧螺栓,将该组件吊装到套架上,对正下支座上四根主弦杆与标准节上的开口,用销轴与套架连接起来,并用8件M36的标准节螺栓将下支座与标准节连接,接着安装塔头,吊装时应将塔顶垂直的一侧朝向吊臂方向,上好销轴。
3.5安装司机室司机室内的电气设备安装齐全后,把司机室吊装到上转台靠近右平台的前端,对准耳板上孔的位置,然后用三根销轴联接并穿好开口销。
3.6安装平衡臂总成在地面上把平衡臂组装好,将起升机构、电控箱、电阻箱、平衡臂拉杆装在平衡臂上,并连接牢固,平衡臂重4吨。
吊起平衡臂,用销轴将平衡臂与回转塔身下端铰接并穿好开口销,然后将平衡臂逐渐抬高直到将平衡臂拉杆用销轴铰接并穿好开口销,然后缓慢地将平衡臂放下。
3.7起重臂安装先在地面上将起重臂组合在一起,要求起重臂长35米,并将变幅小车及变幅钢丝绳安装于起重臂上,将吊臂拉杆前几节先安装并绑扎在吊臂上,并在起重臂端固好牵引绳。
起重臂共重6吨,用150吨履带吊吊装就位,回转半径20米以内可起吊重量为35吨,可满足吊装就位要求。
吊起起重臂,用销轴将起重臂与回转塔身下端铰接并穿好开口销,然后逐渐抬起直到一定高度,用销轴将起重臂拉杆铰接在回转塔身上并穿好开口销,然后缓慢地将起重臂放下。
3.9附着装置附着连接框架将标准节主弦杆卡紧,并用一调整杆调节塔身两角撑杆,撑杆再与建筑物附着点连接,附着装置在建筑物的20.1米处和35.97米处。
3.9配重安装用150吨履带吊,将配重块吊起放在平衡臂后部,穿好销杆。
3.10接电及接地将接地保护装潢子的电缆与任何一根主弦杆的螺栓连接并清除螺栓及螺母的涂料,将地线用螺栓固定在该弦杆上并埋入地下,接地保护避雷器的电阻不得超过4欧姆。
按照电气原理图分别将电源线,起升、回转、变幅、电铃以及安全装置线路接通,并按限制器的安装要求,在试车之后调剂至安全范围。
3.11安装保护装置及调试安全保护装置主要包括起重力矩、起重量、起升高度、回转和幅度限制器及风速度。
FKDX多功能限制器可以有效地进行起重力矩和起重量及工作幅度的限制。
3.12安装注意事项在塔身安装时,每安装一个标准节应用经纬仪在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分别检查塔身的侧向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全高的4‰,否则要求应及时调整,然后方可继续安装。
起升高度不超过30米时,采用独立式,大于30米时采用附着式,附着时不论任何情况下,上部悬臂部分不得大于22米。
3.13整体检查:测量塔身垂直度误差;将塔身各螺栓再紧牢固一遍,将丝扣外露部分及各销轴涂黄油防锈;各个传动机构,调整是否有误。
减速机及润滑部分是否缺油;各传动部分是否灵活,制动器间是否适宜,制动是否灵敏可靠。
4塔机实验4.1空载试验各机构应分别进行数次运行(包括起升、回转。
变幅),然后再做三次综合动作运行,运行过程中不得发生异常现象,否则应及时排除故障。
4.2静载试验空载试验合格后,进行静载荷载试验,静载荷载实验应按照GB-T5031-1994《塔式起重机性能实验》中的第4.5条的规定进行,满负荷4吨及超载4.5吨试验各静置十分钟,若无异常现象即为合格。
4.3动载试验选择适当的起重量及该起重量所对应的最大幅度,进行在该起重量下超载10%动载实验,本实验应按照GB-T9462-1999<塔式起重机技术条件》中附录B规定进行。
5安全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方案5.1编制依据5.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5.1.2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规范JGJ33-2001、J119-2001》5.1.3 《建筑施工高空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5.1.4 《电力建设职业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规定》5.1.5 《安全管理制度汇编》5.2安全施工概况本工程属高处作业,并使用大型起重吊车,塔吊自身有较多电动设备较多,因此需注意防止高空坠掉事故,搞好安全用电,设置安全设施,以保证人身安全及机械安全和环境保护的落实。
5.3 现场文明施工规划及控制措施5.3.1本工程开工前要做到场地平整,场地要铺钢渣100mm厚,道路畅通,电缆走向整齐统一,配电盘按标准化配置。
5.3.2现场施工人员必须配戴上岗证,统一着装。
5.3.3现场所有工机具、设备等要分类堆放整齐,按指定位置摆放。
5.3.4现场施工,要做到工完、场地清。
5.4安全规划与控制措施本项目安全防护重点:机械设备安全防护、施工人员安全防护。
5.4.1现场安全用电塔吊电气及控制系统安装时应由专业电工作业,现场电源要实行“一机、一闸、一保护”,各用电设备机具要有漏电保护装置,及接地设施,另外塔吊应设置防雷接地设施。
5.4.2施工人员安全防护所有进入现场施工人员必须接受过三级教育,并考试合格;安装前要充分掌握起重机的性能和特点,严格遵守说明书中的规定、细部环节及上述安装顺序。
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齐安全帽、安全带等个人劳保用品,高空作业系好安全带和防滑鞋,工具放入袋中,以防发生高空坠物现象;安装现场周围设警戒标志,并应有专人负责,非施工人员严禁进入现场,高空作业时下面不得有人通过,吊车臂下及吊起的重物下不得有人通过或逗留。
严禁酒后上岗作业,施工作业过程中严禁嬉戏打闹。
作业高度大于2米的,作业面上应满铺脚手板,不得有空隙和探头板,脚手板应铺设平稳并绑扎牢固;夜间施工要有足够的照明;严禁从高处向地面抛扔工具等施工用品。
5.4.3机械设备安全防护各部件起吊前核对重量,不得超出吊车的工作范围,单件最重6吨,使用50吨汽车吊,回转半径15米时,起重荷载最大可达到8吨,可满足使用要求;塔吊组装起吊重物时应有起重工统一指挥,起重工指挥应信号明确,指挥果断;起吊设备离地10cm时,应暂停起升,检查钢丝绳、卡环等无误后再行继续起吊。
安装各部件时应缓慢匀速,以防部件相撞。
塔吊投入使用后,应及时监测十字梁螺栓的紧固度,如发现地基有下沉现象,应及时修复,以保证十字梁的水平度。
5.5环境保护规划与控制措施5.5.1施工过程中严禁乱扔垃圾、道木等杂物,应在指定位置堆放,并做到当日清理。
施工垃圾(破布、废油等)应运至当地环保部门指定区域。
5.5.2施工现场要做到场地保持湿润,必要时每日洒水两次,以减少扬尘污染。
6.紧急情况应急处理方案施工期间,紧急情况或事故发生后,立即启动项目部相应应急救援预案。
必要时拨打120急救或119火警,施工区域标识该急救电话。
7.危险识别、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对策表(详见附表一)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表(详见附表二)请在此位置输入品牌名/标语/sloganPlease Enter The Brand Name / Slogan / Slogan In This Position, Such As Foon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