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程类环境生物工程PPT教学课件

工程类环境生物工程PPT教学课件

4. 生化需氧量(BOD5) 生化需氧量也是水质有机污染综合指标之一, 是指在一定温度 (20℃)时,微生物作用下氧化分解所需的氧量。 其来源、危害同化学 需氧量。
5. 挥发酚 水体中的酚类化合物主要来源于含酚废水酚类属有毒污 染物,但其毒性较低。酚类化合物对鱼类有毒害作 用,鱼肉中带 有煤油味就是受酚污染的结果。
主要环境污染物简介
一、空气主要污染物
1. 二氧化硫(SO2) 二氧化硫主要由燃煤及燃料油等含硫物质燃 烧产生。 二氧化硫对人体的结膜和上呼吸道粘膜有强烈刺激性另 外,二氧化硫对 金属材料、房屋建筑、棉纺化纤织品、皮革纸张 等制品容易引起腐蚀, 剥落、褪色而损坏。还可使植物叶片变黄 甚至枯死。
2. 氮氧化物(NOx) NOx污染主要来源于生产、生活中 所用的煤、 石油等燃料燃烧的产物 (包括汽车及一切内燃机燃烧排放 的 NOx) ;其次是来自生产或使用硝酸的工厂排放的尾气。当NOx 与碳 氢化物共存于空气中时,经阳光紫外线照射,发生光化学反 应,产生 一种光化学烟雾,它是一种有毒性的二次污染物。
生物净化与生物废料再生
生物净化是指利用生物来除去环境中的生物垃圾和 有毒物质的过程。生物垃圾包括工农业生产过程中所 产生的废弃物,现在人们普遍认为,生物垃圾是制造 许多有经济价值的产品的原材料。
环境生物工程
环境生物工程
1. 环境中主要污染物 2. 生物净化与生物废料再生 3. 微生物与环保 4. 石油污染的生物治理 5. 耐热微生物生物脱硫研究
环境基本概念
在环境科学领域,环境的含义是:以人类社会为主体的外部世 界的总体。按照这一定义,环境包括了已经为人类所认识的,直 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理世界的所有事物。它既包括 未经人类改造过的众多自然要素,也包括经过人类改造过和创造 出的事物。
5. 一氧化碳(CO)
6. 氟化物(F) 指以气态与颗粒态形成存在的无机氟化物。氟化 物对眼睛及 呼吸器官有强烈刺激,吸入高浓度的氟化物气体时, 可引起肺水肿和 支气管炎。
7. 铅及其化合物(Pb) 指存在于总悬浮颗粒物中的铅及其化合 物。主要来源于汽车排出 的废气。铅进入人体,可大部分蓄积于 人的骨骼中,损害骨骼造血系 统和神经系统,对男性的生殖腺也 有一定的损害。引起临床症状为贫 血、 末梢神经炎,出现运动 和感觉异常。我国尿铅80微克/升为正常 值,血铅正常值小于 50微克/毫升。
3. 化学耗氧量(COD) 是指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 需氧量。水中有机污染物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 或工业废水的排放、 动植物腐烂分解后流入水体产生的。水体中有机 物含量过高可降 低水中溶解氧的含量,当水中溶解氧消耗殆尽时,水 质则腐败变 臭,导致水生生物缺氧,以至死亡。
二、地面水主要污染物
3. 粒子状污染物 空气中的粒子状污染物数量大、成分复杂,它 本身可以是有毒物 质或是其它污染物的运载体。煤烟、工业生产 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建筑和交通扬尘、风 的扬尘等,以及气态污 染物经过物理化学反应形成的盐类颗粒物。
4. 酸雨 指降水的pH值低于5.6时, 降水即为酸雨。降水酸度pH <4.9时,将 会对森林、农作物和材料产生明显损害。
生物净化与生物废料再生
几个世纪来,人们相信有大气、土壤和水体等组成 的自然系统足以吸收人类的生活以及工农业生产所产 生的各种废物;
这种想法在工业还不发达、人口密度不大的时代和 地区还有些道理,但在工业高度发达、人口密度日益 增高的今天,这种看法就明显落后了;
当代,世界各国也都寻求通过立法来解决环境污染 的问题,即消除、最循环、再生(Remove, Recycle、Regeneration)。
二、地面水主要污染物
1. 氨氮 指以氨或铵离子形式存在的化合氨。氨氮主要来源于人和 动物的 排泄物,生活污水中平均含氮量每人每年可达2.5~4.5 公斤。 氨氮是水体中的营养素,可导致水富营养化现象产生,是 水体中 的主要耗氧污染物,对鱼类及某些水生生物有毒害。
2. 石油类 主要来源于石油的开采、炼制、储运、使用和加工过程。 石油类 污染对水质和水生生物有相当大的危害。漂浮在水面上的 油类可迅速 扩散,形成油膜,阻碍水面与空气接触,使水中溶解 氧减少。油类含 有多环芳烃致癌物质,可经物理定义而言,振幅和频率上完全无规律的震荡称之为 噪声。 从环境保护角度而论,凡是人们所不需要的声音统称为噪 声。噪声的 显著特点是:无污染物存在、不产生能量积累、时间 有限、传播不远、 振动源停止振动噪声消失、不能集中治理。噪 声来源于交通工具、工 厂机器设备、建筑施工和人们的社会、家 庭活动。 噪声对人类的危害个是多方面的,其主要表现为对听力 的损伤、 睡眠干扰、 人体的生理和心理影响。当人在100分贝 左右噪声环境中 工作时会感到刺耳、 难受,甚至引起暂时性耳 聋。超过140分贝的噪 声会引起眼球的振动、视觉模糊,呼吸、 脉膊、血压都会发生波动, 甚至会使全身血管收缩,供血减少, 说话能力受到影响。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环境的概念也在变 化。以前人们往往把环境仅仅看作单个物理要素的简单组合,而 忽视了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进入七十年代以来,人类对环 境的认识发生了一次飞跃,人类开始认识到地球的生命支持系统 中的各个组分和各种反应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一个方面有利 的行动,可能会给其他方面引起意想不到的损害。
6. 汞 汞(Hg)及其化合物属于剧毒物质,可在体内蓄积。水体中 汞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肢体麻木和疼痛 等。 总汞中的甲基汞在人体内极易被肝和肾吸收,其中只有15%被 脑 吸收,但首先受损是脑组织,并且难以治疗,往往促使死亡或 遗患终 生。
7. 氰化物 氰化物具有剧毒。氰化氢对人的致死量平均为50微克; 氰化钠约 100微克;氰化钾约120微克。氰化物经口、呼吸道或 皮肤进入人体, 极易被人体吸收。急性中毒症状表现为呼吸困难、 痉挛、呼吸衰竭, 导致死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