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需求、供给与均衡分析
1,需求的变动(教材P22)
需求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的变动所
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2,供给的变动(教材P21)
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A.结论:供给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的变动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
(d)完全弹(e)完全无弹
过剩1
根据表3—1所绘制的总效用和边际Array效用曲线如图3—1所示。
图中的横轴表示商品的数量,纵轴表
示效用量,TU曲线和MU曲线分别为总效
用曲线和边际效用曲线。
由于边际效用
被定义为消费品的一单位变化量所带来
的总效用的变化量,又由于图中的商品
消费量是离散的,所以,MU曲线上的每
一个值都记在相应的两个消费数量的中
点上。
在图中,MU曲线因边际效用递减规
律而成为向右下方倾斜的,相应地,TU曲线则随着MU的变动而呈现先上
升后下降的变动特点。
总结MU与TU的关系:
当MU>0时,TU上升
当MU<0时,TU下降
当MU=0是。
TU达极大值。
从数学意义上讲,如果效用曲线是连续的,则每一消费量上的边
际效用值就是总效用曲线上相应的点的斜率。
这一点,也体现在边际
效用的定义公式(3.3)式中。
2,无差异曲线的概念及图形(Indifference Curve)
移动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两商品的价格P 1和P 2不变,消费者的收入I 发生变化,预算线平行移动。
第二种情况:消费者的收入I 不变,两种商品的价格P 1和P 2同比例同方向发生变化,这时,相应的预算线的位置也会发生平移。
第三种情况:当消费者的收入I 不变,P 1发生变化P 2保持不变。
这时,预算线的斜率21P P
会发生变化,预算线的横截距1
P I
也会发生变化,但是,预算线的纵截距2
P
I 保持不变。
1。
总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
从定义来看,dL
dTP L TP MP
L
L L
=∆∆=,可知边际产量是总产量的一阶导数,表示了总产量的变化率。
两条产量曲线的形状恰好反映了这种关系。
从图5—1来看,当劳动投入量从0增加到
L 2时,MP L 为正值且曲线呈上升趋势,由于MP L 表示TP L 的变化率,TP L 曲线
以递增的变化率上升;同理,当劳动量从L 2增加到L 4时,MP L 为正值但曲线下降,TP L 曲线以递减的变化率上升;当劳动投入量恰好为L 4时,MP L =0 即相应的TP L 曲线斜率为零,TP L 曲线达到最大值。
当劳动投入量为L 2时,
MP L
拐点。
TP L 曲线开始下降。
TP L 曲线的情TP L 曲线上A 点的切线的斜率,就是相应的MP L 值,它等于1'L A 的高度。
2
3
边
际
L
K
P L K 1 K 2
a b
c
d
K 3
L L L K 4 O 2
4
6
8
O
K
图5—8 规模报酬不变
O
K
2
4
6
8
图5—9 规模报酬递减
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指:在维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当一种要素的投入量不断增加时,每一单位的这种要素所能代替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
5,等成本线的含义和图形
6,既定成本下最大产量的要素最佳组合
7, 既定产量下最小成本的要素最佳组合
8、企业的生产扩展线
Q=100
Q=300
2
8
4
Q=200
6
L
O K
R
2
4
6
8
图5—10等成本线
K L
O
c/ r
K L
O
K 1
A
图5—11 既定成本下产量最大的要素组合
O K 1
K
K A 图5—12 既定产量下成本最小要素组合
A ″A L
O
K
A ″
N
Q 1
Q 3
A
B B Q 2
E 2
E 3
E 1
图5—13 扩展线
A ′
规模报酬递增
如果所有要素投入按同比例增加也带来产
出更大比例的增加,我们称为规模报酬递增
对于生产
o如果所有要素投入按同比例增加也带来产
出的同比例增加,我
们称为规模报酬不变
对于生产函数
Q=f(K,L)来说,如
果有:
f(tK,tL)=tf(K,L), 则为规模报酬不变
R
Q2(100)
Q1(50)
2
o
31
K
L Q3(150) 3 1 31 K L Q3(150) 3 1
第八章 不完全竞争市场中的企业行为
1、完全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
益曲线
P
O
H
P
O
Q
TR
(b )
图8—1 垄断厂商的收益曲线
图8—3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二)
Q
C
O
Q 2
P
MC
AC
P 2
A
MR
D (AR )
价格是产量的函数时的总收益曲线
Q
TR (Q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