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练习:课时分层作业7 李商隐诗两首+Word版含解析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练习:课时分层作业7 李商隐诗两首+Word版含解析

课时分层作业(七) 李商隐诗两首
一、基础运用层
1.下列加点词,有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庄生晓梦.迷蝴蝶B.此情.可待成追忆
C.无复鸡人报.晓筹D.如何四纪.为天子
D[古义:十二年为一纪。

今义:一百年为一世纪。

]
2.下列诗句中,没有用典的一项是()
【导学号:45412059】A.庄生晓梦迷蝴蝶B.蓝田日暖玉生烟
C.空闻虎旅传宵柝D.不及卢家有莫愁
C[C项,是写当时真实的唐玄宗、杨贵妃的逃难生活,是诗歌吟咏的内容,不是用典。

]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锦瑟无端五十弦.B.庄生晓梦.迷蝴蝶
C.沧海月明珠有泪.D.当时七夕笑.牵牛
B[“梦”为名词活用作动词,做梦。

]
4.下列诗句所用修辞手法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对偶、拟人)
B.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对偶、借代)
C.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对偶)
D.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拟人)
B[不是借代,是比喻,诗人自比为长城。

]
5.下面是李商隐的一首题为“银河吹笙”的小诗,中间两联的后一句残缺,请根据律诗的特点,选出填在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
【导学号:45412060】怅望银河吹玉笙,楼寒院冷接平明。

重衾幽梦他年断,____①____。

月榭故香因雨发,____②____。

不须浪作缑山意,湘瑟秦箫自有情。

A.①别树羁雌昨夜惊②风帘残烛隔霜清
B.①风帘残烛隔霜清②别树羁雌昨夜惊
C.①残烛风帘隔霜清②别树羁雌昨夜惊
D.①昨夜别树羁雌惊②风帘残烛隔霜清
A[律诗起承转合中,中间承转是两副对联。

对联除对上下句音韵平仄上有严格限制外,词性词义的一一对应也不可忽视。

例如,“他年”与“昨夜”都是表时间的名词,“断”和“惊”都是动词。

]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晚唐著名诗人。

与杜甫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B.李商隐的诗具有鲜明而独特的艺术风格,文辞清丽,意韵深微,好用典,有些诗较晦涩。

C.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有五言、七言之分,律诗通常每首八句。

《锦瑟》是一首七律。

D.《马嵬(其二)》与白居易的《长恨歌》取材于同一故事,是一首讽刺诗,锋芒指向了昏庸的唐玄宗。

A[A项,李商隐与杜牧合称“小李杜”。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锦瑟》中表现作者可望而不可即的理想境界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马嵬》使用对比手法表现昔乐今苦、昔安今危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2)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8.阅读下面的一则寓言,写出寓意。

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感到自由自在,于是他积极修炼,终于化成了蝴蝶。

蝴蝶日日为食物奔波,还要防备天敌。

蝴蝶很怀念曾经是庄周的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没有得到的总比已经拥有的好,拥有了又怀念失去的。

二、阅读提升层
(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9~10题。

【导学号:45412061】
无题二首(其一)
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①春酒暖,分曹射覆②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③类转蓬。

【注】①送钩:也称藏钩。

古代的一种游戏,分二曹(二组)以较胜负。

把钩互相传送后,藏于一人手中,令人猜。

②射覆:在覆器下放着东西令人猜。

③兰台:秘书省,掌管图书秘籍。

李商隐曾任秘书省正字。

这句从字面看,是参加宴会后,随即骑马到兰台,类似蓬草之飞转,实则隐含自伤飘零意。

9.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A.诗人追忆昨夜参与的一次贵家后堂之宴,表达了与意中人席间相遇、旋成间阻的怀想和惆怅。

感情雄伟壮阔,炼句设色。

B.首联置身“画楼西畔桂堂东”,看到的“星辰”,沐着的“风”都和“昨夜”一样。

表达了作者感慨物是人非、怅然若失的思想感情。

C.“身无”“心有”,一退一进,相互映照,是间隔中的契合与沟通,怅惘中的喜悦与慰藉,表现了诗人对这段美好情缘的珍视和自信。

D.尾联回忆今晨离席应差时的情景和感慨。

昨夕的欢宴彻夜到晓,楼内笙歌未歇,楼外鼓声已响,诗人自叹像随风飘转的蓬草,身不由己。

E.诗歌最后四句由现实而转入回忆,诗人以华丽的辞章反衬困顿失意的情怀,营造出情采并茂、婉曲幽约的艺术境界。

AE[A项,应是“感情深挚缠绵”。

E项,应是“由回忆而转入现实”。

] 10.结合全诗,写出你对“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的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紧承“心有灵犀一点通”,并将其场景化;营造一种融洽醉人的氛围,寄寓诗人对热闹和谐生活的向往;想象中的热闹与现实的凄清寂寞形成对
比,更加增添了诗人的怅然孤苦与自伤飘零之感。

(二)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1~12题。


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1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联写蝉栖息在高树上餐风饮露,因而难以饱腹,费力地鸣叫、怨恨也是徒劳。

B.颔联写五更时蝉的鸣叫声稀疏欲断,而一树绿叶却依旧苍翠,显得冷酷无情。

C.颈联上句写诗人只是一个官职卑微的小官,就像水中的一根树枝到处漂流。

D.尾联烦劳蝉最好常与自己互相提醒,因为诗人与蝉境遇相似,也是举家清贫。

E.这首咏蝉诗,就是抓住蝉的特点,结合作者的情思,“为情而造文”的。

诗中的蝉是诗人虚拟的,其实就是作者自己的影子。

DE[D项,“相警”,不是“互相提醒”的意思,此处的“相”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

E项,“诗中的蝉是诗人虚拟的”有误,既是实指,也是作者自己的影子。

]
12.有评论赞誉这首诗“咏物最上乘”,请简要分析诗中蝉的形象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首诗以蝉的饮露难饱指自己的清贫;蝉的徒劳鸣叫和树的无情寄托孤独凄凉的身世遭遇;借咏蝉以喻自身品质的高洁。

(三)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3~14题。

【导学号:45412062】
风雨
李商隐
凄凉宝剑篇①,羁泊欲穷年。

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

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

心断新丰酒②,销愁斗几千?
【注】①宝剑篇:唐将郭震,少有大志。

武则天曾召见,索其文章,震乃上《宝剑篇》。

②新丰酒:马周西游长安,宿新丰旅店,悠然独酌。

后来唐太宗召与语,授监察御史。

13.下列对诗篇语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联“凄凉”两字,触目惊心。

再加上羁泊与穷年,已经把风雨的无限凄凉感觉送到人们眼底。

这是诗人总结一生,感触最深的情绪。

B.颔联进一步抒写羁泊异乡期间风雨凄凉的人生感受。

这两句用风雨中飘零满地的黄叶反衬青楼豪贵得意纵恣、自顾享乐的热闹景象。

C.颈联两句中一“遭”一“隔”,写出了诗人在现实中孑然孤立的处境,也蕴含了诗人对“薄俗”的强烈不满。

D.尾联是说自己羁泊异乡,远离京华,已经不想借酒浇愁了。

末句以问语作收,似结非结。

E.诗题“风雨”,具有象征意蕴,象征着包围、压抑、摧残、扼杀贤才的冷酷无情的社会现实。

BD[B项,“黄叶仍风雨”是象征自己不幸的身世遭遇,和后一句形成对比;D项,“已经不想借酒浇愁了”错误,这里是说即使想如马周失意时取新丰美酒独酌也不可得,所以说“心断”。

]
14.文中首尾两联都运用典故,试分析其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首、尾两联,暗用郭震、马周的典故,反衬自己的悲惨际遇、孤立无援的悲凉,同时也表露出对唐初开明政治的向往和匡世济时的强烈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