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教材《平面镜成像》优质课2

人教教材《平面镜成像》优质课2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可以看到蜡烛A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取一支 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 全重合。在比较物与像的大小关系时,蜡烛B替代的是___蜡__烛__A__的__像(填“蜡烛 A”或“蜡烛A的像”),从玻璃板上看到的蜡烛的像是由光的___反_形射成的。
12.(辽阳中考)如图所示,一名游客行走在玻璃栈道上,栈道上映出了她美 丽的“身影”,若游客的身高是1.65 m,则游客的头顶到“身影”头顶的距离 为 ____m3.;3 当 她 在 栈 道 上 行 走 时 , 她 的 “ 身 影 ” 的 大 小 将 _不__变_( 填 “ 变 大”“变小”或“不变”)。

6.如果一个人有自己的心灵追求,又 在世界 上闯荡 了一番 ,有了 相当的 人生阅 历,那 么,他 就会逐 渐认识 到自己 在这个 世界上 的位置 。世界 无限广 阔,诱 惑永无 止境, 然而, 属于每 一个人 的现实 可能性 终究是 有限的 。

7.一个人不论伟大还是平凡,只要他 顺应自 己的天 性,找 到了自 己真正 喜欢做 的有意 义的事 ,并且 一心把 它做得 尽善尽 美,他 在这个 世界上 就有了 牢不可 破的家 园。

8.于是,他不但会有足够的勇气去承 受外界 的压力 ,而且 会以足 够的清 醒来面 对形形 色色的 机会的 诱惑。 我们当 然没有 理由怀 疑,这 样的一 个人必 能获得 生活的 充实和 心灵的 宁静。
(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 不能
光屏上____(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A的像。
(4)实验过程中如果玻璃板没有垂直架在纸上,而是如图乙所示倾斜, 蜡烛A的像应是图中的__A_2_(填“A1”“A2”或“A3”)。

1.有学者认为,这些水是地球本身固 有的。 在地球 形成之 初,地 球水就 以蒸气 的形式 存在于 炽热的 地心中 ,或者 以结构 水、结 晶水等 形式存 于地下 岩石中 。那时 ,地表 的温度 较高, 大气层 中以气 体形式 存在的 水分也 较多。

4.对于这样的人,心灵的宁静就无从 谈起。 一个人 唯有关 注心灵 ,才会 因为心 灵被扰 乱而不 安,才 会有寻 求心灵 宁静的 需要。 所以, 具有过 内心生 活的禀 赋,或 者养成 这样的 习惯, 这是最 重要的 。

பைடு நூலகம்
5.区别在于,注重内心生活的人善于 把外部 生活的 收获变 成心灵 的财富 ,缺乏 此种禀 赋或习 惯的人 则往往 会迷失 在外部 生活中 ,人整 个儿是 散的。 外面的 世界布 满了纵 横交错 的路, 每一条 都通往 不同的 地点
10.(镇江中考)如图所示,将平面镜和铅笔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D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铅笔水平向右移动时,它的像将变小 B.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时,铅笔的像也将向上移动 C.若改用一块较小的平面镜,铅笔的像将变小 D.若铅笔按图示箭头方向转过45°,铅笔将与它的像垂直
11.如图所示,在哑剧《擦玻璃》中刘全和、刘全利两位老师分别表演镜 前的人和镜后的像,他俩是双胞胎,表演的效果特别好,因为平面镜中成的 像与物体大小_相__等___。当右侧人举起右手,左侧人就要举起_左___手。
人教版
第四章 光现象
第3节 平面镜成像 第1课时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揭阳中考)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A.实验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B.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面像的位置,光屏上有像出现 C.将蜡烛向玻璃板靠近时像会变大 D.物体靠近玻璃板时,所成的像将远离玻璃板
4.如图所示,进入人眼睛的光线是由( C ) A.平面镜发出的 B.像S′发出的 C.平面镜反射的 D.人的眼睛发出的
5.如图中能正确表示小丑在平面镜中成像的是(D )
6.如图所示,请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 解:
7.(铁岭中考)如图所示是苍鹭从平静水面上起飞的D瞬间。 关于苍鹭在水面所成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苍鹭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 B.苍鹭飞离水面的过程中像会变小 C.水越深苍鹭所成的像离它越远 D.苍鹭与它所成的像到水面的距离相等

2.为了寻求地球水的渊源,人们还把 目光投 向了宇 宙。科 学家托 维利提 出假说 :地球 上的水 是太阳 风的杰 作。太 阳风即 太阳刮 起的风 ,但它 不是流 动的空 气,而 是一种 微粒流 或带电 质子流 。

3.寻求心灵的宁静,前提是首先要有 一个心 灵。在 理论上 ,人人 都有一 个心灵 ,但事 实上却 不尽然 。有一 些人, 他们永 远被外 界的力 量左右 着,永 远生活 在喧闹 的外部 世界里 ,未尝 有真正 的内心 生活。
2.(苏州期中)在《旧唐书·魏徵传》中记载:(太宗)尝临朝谓侍臣曰: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其中以铜为镜意思是用磨光的铜面做镜子。人在铜镜中所成的像是(C) A.正立的实像 B.缩小的实像 C.等大的虚像 D.缩小的虚像
3.人站在竖直放置的穿衣镜前4 m处,若人向镜移动C1 m, 则此过程中像的大小变化及移动后人离像的距离为( ) A.变大 6 m B.变大 5 m C.不变 6 m D.不变 8 m
8.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斜放着一块平面镜,若镜面与桌面间的夹角 α=45°时,桌面上有一个小球匀速直线水平向右向平面镜滚去, 则小球在平面镜中的像的运动方向是( C) A.水平向左 B.水平向右 C.竖直向下 D.竖直向上
9.(随州中考)人从平面镜内看到台钟钟面上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 则实际时间是(B ) A.6:00 B.5:45 C.6:15 D.6:30
13.(南充中考)如图所示,在舞蹈室的墙面上装有一块平面镜,王老师用 一支激光笔从S点照向镜面,在地面上P点看到一个光斑,请利用平面镜成像 特点完成光路图。
解:
14.(枣庄中考)如图甲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 (1)实验时,不采用平面镜而采用透明薄玻璃板, 这样不仅能观察到蜡烛的像,也便于__确__定__像___的__位__置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