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图像法解决物理试题抓分精品训练一、图像法解决物理试题1.如图是某质点运动的速度图象,由图象得到的正确结果是A.0~1 s内的平均速度是2 m/sB.0~2 s内的位移大小是4 mC.0~1 s内的运动方向与2 s~4 s内的运动方向相反D.0~1 s内的加速度大小大于2 s~4 s内加速度的大小【答案】D【解析】0~1s内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平均速度为初末速度之和的一半即:,故A错误;在v-t图象中,图线与坐标轴所围的面积大小等于位移:,故B错误;速度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则知0~1s 内的运动方向与2~4s内的运动方向相同,故C错误;速度图象的斜率等于加速度,则知0~1s内的加速度大于2~4s内的加速度,故D正确。
所以D正确,ABC错误。
2.我国“蛟龙号”深潜器在某次实验时,内部显示屏上显示了从水面开始下潜到返回水面过程中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6min~8min内,深潜器的加速度最大B.4min~6min内,深潜器停在深度为60m处C.3min~4min内,深潜器的加速度方向向上D.6min~10min内,深潜器的加速度不变【答案】C【解析】【详解】A、v-t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则知0-1min内和3-4min内深潜器的加速度最大,故A错误;B、v-t图象和横坐标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大小,0-4min内位移大小为:1h=⨯+⨯=,4-6min内静止不动,则4 min~6 min内,深潜器停在(120240)2m360m2深度为360m;故B错误.C、3-4min内,减速下降,则加速度向上,故C正确;D、8min前后,深潜器的加速度方向是不同的,加速度是变化的,故D错误;3.某同学站在电梯底板上,如图所示的v-t图像是计算机显示电梯在某一段时间内速度变化的情况(竖直向上为正方向).根据图像提供的信息,可以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0-20s内,电梯向上运动,该同学处于超重状态B.在0-5s内,电梯在加速上升,该同学处于失重状态C.在5s-10s内,电梯处于静止状态,该同学对电梯底板的压力等于他所受的重力D.在10s-20s内,电梯在减速上升,该同学处于失重状态【答案】D【解析】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故0~5s内斜率为正,加速度为正,方向向上,处于超重状态,速度为正,即电梯向上加速运动;在5~10s过程中,电梯匀速,该同学加速度为零,该同学对电梯底板的压力等于他所受的重力,处于正常状态;10~20s过程中,斜率为负,速度为正,即电梯向上做减速运动,加速度向下,处于失重状态,D正确.【点睛】在速度时间图象中,直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的大小,根据图象求出电梯的加速度,当有向上的加速度时,此时人就处于超重状态,当有向下的加速度时,此时人就处于失重状态.U(即图1 所示的电路中电流表G 4.从1907 年起,密立根就开始测量金属的遏止电压C的读数减小到零时加在电极K 、A 之间的反向电压)与入射光的频率ν,由此算出普朗克常量h ,并与普朗克根据黑体辐射得出的h 相比较,以检验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的正确Uν-图像如图2 所性.按照密立根的方法我们利用图示装置进行实验,得到了某金属的C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金属的截止频率约为4.27× 1014 HzB .该金属的截止频率约为5.50× 1014 HzC .该图线的斜率为普朗克常量D .该图线的斜率为这种金属的逸出功【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试题分析:设金属的逸出功为0W ,截止频率为c ν,因此0W h ν=;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 与遏止电压UC 的关系是k c E eU =,光电效应方程为0k E h W ν=-;联立两式可得:0C W h U e eν=-,因此图像的斜率为h e ,CD错误;当C 0U =可解得144.310c Hz νν==⨯,即金属的截止频率约为Hz ,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可以认为A 正确;B 错误.考点:光电效应.5.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t =0时刻两车处于同一位置,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两图像交点处坐标及切线如图,则( )A .t =8s 末,甲、乙两车相遇B .甲、乙两图像交点t =2s 末,甲车的加速度大于乙车的加速度C .在2~8s 内,甲车的平均速度小于乙车的平均速度D .在0~2s 内,甲车的位移小于乙车的位移【答案】D【解析】【详解】A.在v -t 图象中,图象和横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大小,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t =0时刻两车处于同一位置,t =8s 末时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甲在乙方的前方,故A 错误;B.甲、乙两图像交点t =2s 末,2240m/s 5m/s 8v a t ∆===∆乙 223020m/s 5m/s 2v a t ∆-===∆甲 甲车的加速度大小等于乙车的加速度大小,故B 错误;C.在2~8s 内,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甲车的平均速度大于乙车的平均速度,故C 错误.D.在v -t 图象中,图象和横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大小,在0~2s 内,甲图象面积小于乙的图线面积,所以甲车的位移小于乙车的位移,故D 正确.6.一名跳伞运动员从悬停在高空的直升机中跳下,研究人员利用运动员随身携带的仪器记录下了他的运动情况,通过分析数据,画出了运动员从跳离飞机到落地的过程中在空中沿竖直方向运动的v --t 图像如图所示,则对运动员的运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0~10s 内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B .10s ~15s 内减速运动,15s 后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C .0~10s 内运动员所受阻力逐渐增大D .10s ~15s 内运动员所受阻力逐渐增大【答案】D【解析】【详解】A.由图象可知,速度是增加的,图象的切线的斜率在减小,加速度在减小,所以0~10s 内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故A 说法正确.B. 由图象可知10s ~15s 内减速运动,15s 后图象与时间轴平行,说明速度不随时间变化,即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 说法正确.C.在 0~10s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mg F ma -阻,又由A 的分析知加速度减小,所以0~10s 内运动员所受阻力逐渐增大.故C 说法正确.D.在 10s ~15s 由牛顿第二定律=F mg ma -阻,又因为在 10s ~15s 加速度减小,所以10s ~15s 内运动员所受阻力逐渐减小.故D 说法错误.此题选不正确的,应选D .7.一枚火箭由地面竖直向上发射,其v –t 图象如图所示,则A .火箭在23~t t 时间内向下运动B .火箭能上升的最大高度为4v 1t 1C .火箭上升阶段的平均速度大小为22vD .火箭运动过程中的最大加速度大小为23v t 【答案】B【解析】【详解】A .在23~t t 时间内火箭的速度为正值,仍在上升,故A 错误;B .由图看出,在30~t 时间内火箭的速度都是正值,说明火箭一直在上升,图线与坐标轴所围“面积”的大小等于火箭能上升的最大高度,由数学知识得:火箭能上升的最大高度12211111222v v v t h v t t +=++,213v v =, 解得114h v t =,故B 正确;C .火箭上升阶段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1433h v v t ==, 故C 错误; D .由图看出,在23~t t 时间内图线的斜率最大,则火箭的加速度最大,最大加速度大小为21v v a t t ∆==∆, 故D 错误。
8.一质量为2kg 的物体静止在水平桌而上,在水平拉力F 的作用下,沿水平方向运动2s 后撒去外力,其v ﹣t 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0~6s 内,物体的位移大小为12mB .在2~6s 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0.5m/s 2C .在0﹣6s 内,摩擦力做的功为﹣8JD .在0~6s 内,摩擦力做的功为﹣4J【答案】B【解析】【详解】A 、根据速度时间图线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大小,在0~6s 内,物体的位移大小为126m 6m 2x =⨯⨯=,故选项A 错误; B 、在2~6s 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2Δ0.5m/s Δv a t==,故选项B 正确; CD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阻力为20.5N 1N f ma ==⨯=,在0~6s 内,摩擦力做功为16J 6J f W fx =-=-⨯=-,故选项C 、D 错误.9.质量m =1kg 的物体静止放在粗糙水平地面上。
现对物体施加一个随位移变化的水平外力F 时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
已知物体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与最大静摩擦力相等。
若F -x 图象如图所示。
且4~5m 内物体匀速运动。
x =7m 时撤去外力,取g =10m/s 2,则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A .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B 2m/sC .x =3m 时物体的速度最大D .撤去外力后物体还能在水平面上滑行3s【答案】B【解析】【详解】A. 由图象知4~5m 内外力恒定,又物体匀速运动,由F mg μ=知动摩擦因数为0.3,故A 不符合题意;B. 前7m 内外力和阻力共同作用,物体做变速运动,且F −x 图围成的面积表示外力所做的功,由动能定理23535313131237J 2222mv ++⎛⎫⨯+⨯+⨯+⨯-⨯= ⎪⎝⎭解得2m/s v =,故B 符合题意;C. 由图知前3m 内物体做加速度逐渐增大的加速运动,3~4m 内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匀速运动时速度最大,故C 不符合题意;D. 撤去外力后物体匀减速停下,由动量定理有mv mgt μ= 解得2s 3t =,故D 不符合题意。
10.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出发,它们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乙两图线的交点表示两物体相遇B .甲、乙两物体做曲线运动C .甲物体先加速后减速,乙物体一直做加速运动D .甲、乙两物体都做加速运动,甲物体的加速度一直减小,乙物体的加速度一直增大【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v-t 图象只表示两个方向即正方向和负方向,所以只能表示物体做直线运动的情况,B 错;图象上的交点表示该时刻两物体速度相等,A 错;由图象知甲、乙两物体速度都增加,故C 错;v-t 图象中图线上每一点的切线的斜率为该点的瞬时加速度,甲物体的曲线上每点的切线的斜率一直减小,所以甲物体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而乙物体的加速度一直增大D 对.故选D【点睛】关于v-t 图像要了解图像中切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图像包围的面积代表走过的位移.11.一质点沿x 轴正方向做直线运动,通过坐标原点时开始计时,其x t t-的图象如图所示,则( )A .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1.0m/s 2B .质点在1s 末速度为1.5m/sC .质点在第1s 内的平均速度0.75m/sD .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0.5m/s【答案】AB【解析】【分析】【详解】A 、D 、由图得:0.50.5x t t =+,根据2012x v t at =+,得:02x a v t t =+,对比可得:20.5m/s 2a =,则加速度为a =2×0.5=1m/s2,由图知质点的加速度不变,说明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A 正确,D 错误.B 、质点的初速度v 0=0.5m/s ,在1s 末速度为v =v 0+at =0.5+1=1.5m/s ;故B 正确.C 、质点在第1s 内的平均速度00.5 1.5m/s 1m/s 22v v v ++===,故C 错误.12.两辆游戏赛车a 、b 在两条平行的直车道上行驶.t=0时两车都在同一计时线处,此时比赛开始.它们在四次比赛中的v t -图如图所示.哪些图对应的比赛中,有一辆赛车追上了另一辆( )A .B .C .D .【答案】AC【解析】在速度--时间图象里,图象与横轴所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发生的位移.从A 图中可以看出,当t=20s 时,两图象面积相等,此时一辆赛车追上另一辆,A 正确;图中a 的面积始终小于b 的面积,所以不可能追上,B 错误;图象也是在t=20s 时,两图象面积相等,此时一辆赛车追上另一辆;C 正确;图象中a 的面积始终小于b 的面积,所以不可能追上,D 错误.13.某质点作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判断下列正确的是()A.0~1s内的加速度大小是1~3s内的加速度大小的2倍B.0~1s与4~5s内,质点的加速度方向相反C.0.5s与2s时刻,质点的速度方向相反D.质点在0~5s内的平均速度是0.8m/s【答案】AD【解析】【分析】【详解】图象的斜率大小表示加速度大小,根据图象可知0~1s内的加速度大小a1=4m/s2,1~3s内的加速度大小a2=2m/s2,所以A对;根据图象可知0~1s与4~5s内,质点的加速度都是正值,所以加速度方向相同,故B错;0.5s与2s时刻,质点的速度都是正值,所以速度方向相同,故C错;质点在0~5s内的位移是图象中两个三角形面积之差x=4m,所以质点在0~5s内的平均速度是x/t=0.8m/s,故D对.14.一辆汽车正在以v=20m/s的速度匀速行驶.突然,司机看见车的正前方x0=33 m处有一只狗,如图甲所示,若从司机看见狗开始计时(t=0),司机采取了一系列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