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试题训练二:声音的特性一、单选题1.下列做法用来改变音调的是()A. 老师用扩音器讲课B. 摩托车上装消音器C. 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音叉D. 依次敲击装有不同高度水的瓶子2.如图所示是敲击音叉时示波器在相同时间内截取的二列声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的音调比乙的音调低B. 甲的音量比乙的音量小C. 甲的音调比乙的音调高D. 甲的音量比乙的音量大3.小红同学为了参加班级举行的小型音乐会,制作了一个水瓶琴,8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仔细调节水的高度。
敲击它们,就可以奏出乐曲,这些声音产生的原因和决定音调的因素分别是()A. 水振动,水的高度B. 水振动,瓶内的高度空气柱C. 瓶和瓶内水的振动,水的高度D. 瓶内空气振动,瓶内的高度空气柱4.医疗器械“B超”是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的,但是人们却听不到它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A. 超声波的频率小于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B. 超声波的频率大于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C. 超声波无法在空气中传播D. 超声波的声音太弱,人耳感觉不到5.图示为我国民族吹管乐器--唢呐,用它吹奏名曲《百鸟朝凤》时,模仿的多种鸟儿叫声悦耳动听,让人仿佛置身于百鸟争鸣的森林之中,关于唢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用不同的力度吹奏,主要改变声音的音调B. 吹奏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主要改变声音的响度C. 唢呐前端的喇叭主要改变声音的音色D. 唢呐模仿的鸟儿叫声令人愉悦,是乐音6.如图所示。
“海巡01”轮配备有强声设备,可遥控定向远距离发射高达150dB的警示音、语音等声波,主要用于对付海盗等人员。
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声波具有能量B. 声波定向发射器的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分散,增大响度C. 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 强声设备发出的声波是次声波7.如图所示,手机与音叉的位置保持不变。
利用手机软件测出音叉发出的声音从30dB变为50dB。
说明音叉振动的()A. 振幅变大B. 振幅变小C. 频率变大D. 频率变小8.人们能分辨出笛子、钢琴等不同乐器的演奏声,主要是依据声音的()A. 音调B. 响度C. 音色D. 声速9.生活中经常用“高”“低”来形容声音,如“女高音”“男低音”“引吭高歌”“低声细语”.下列关于这4个词语中“高”“低”描述的声音特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 “女高音”“引吭高歌”中的“高”都是音调B. “男低音”“低声细语”中的“低”都是音调C. “女高音”中的“高”,“男低音”中的“低”都是响度D. “引吭高歌”中的“高”,“低声细语”中的“低”都是响度10.唐代诗人张继的诗《枫桥夜泊》中的名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其中包含着声学知识。
对其中声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A. 船上的人根据音调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B. 船上的人根据音色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C. 钟声只能在空气中传播,不能在水中传播D. 发声的钟离船比较近,声音传播到船不需要时间二、多选题11.不能说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的实验是()A. 听不到真空罩中闹钟声B. 尺子振动越快,音调越高C. 敲鼓的力越大,声音越大D. 击打纸筒,火焰熄灭12.端午节举行龙舟赛时,运动员喊着号子、合着鼓点有节奏地同时划桨。
下列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 鼓声是通过空气传到运动员耳朵中的B. 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C. 岸上观众是通过音色分辨出鼓声、号子声的D. 运动员打鼓用的力越大,鼓声音调越高13.将声音信号输入示波器或计算机,可以观察到声音的波形图.下列是几种声音的波形图,其中说法正确的是()A. 从三种波形图中可以看出,同一段时间内,其波的数目都是4个完整的波形,及其振动频率是一样的,说明其音调是一样的B. 从三种波形图中可以看出,其波振动幅度是一样的,说明其响度是一样的C. 从三种波形图中可以看出,其波形状不一样,说明其音色不一样,应该是不同的乐器D. 从三种波形图中可以看出,这三种波形振动都是不规则14.如图所示,小红自制了一个哨子,在筷子上缠一些棉花,做成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中,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声.关于哨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月球上不能听到该哨声B. 哨声是由于空气柱振动而发出的声音C. 吹哨时,上下推拉“活塞”,哨声的响度会改变D. 吹哨时,“活塞”不动,用更大的力吹哨子,哨声的音调会更高15.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B. 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C. 高速公路两旁的隔音板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 用不同种乐器演奏同一乐曲,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三、实验探究题16.小明在吉他演奏中发现,琴弦发出的音调与弦线的长度、粗细和张力有关。
于是他想(1)利用弦音计做研究,如图1所示,其中a、b、c、d四根弦线的张力相同。
①若他选择b、d两弦线做实验,则研究的目的是探究音调与弦线______的关系。
②若他要研究音调与弦线粗细的关系,则应选择______和______两弦线做实验。
③小明研究后得出结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弦线越长,发出的音调越低;弦线越粗,发出的音调越低。
(2)请你据图2判断,在张力相同的情况下,分别按住A点、B点、C点后拨动琴弦,发出的音调最高的是按住______点,最低的是按住______点。
17.小刚同学学习了声现象后,进行了一些探究:(1)他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桌面上,用一根细线悬挂一个轻质小球贴近闹钟上方的铃铛,小球被弹开.此现象说明______.(2)他又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声音逐渐变小”,这是在描述声音的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当玻璃罩内被抽成真空,将听不到铃声,说明______.(3)小刚将在响铃的闹钟用塑料袋包好,放入水中,仍可以听到铃声,说明______,小刚用两个棉球塞住耳朵,此时几乎听不到铃声,这一举措属于______(填减弱噪声的方法).答案和解析1.【答案】D【解析】解:A、老师用扩音器讲课,增大了声音的响度,不符合题意;B、摩托车上装消音器,在声源处减弱了噪声,不符合题意;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音叉,振幅不一样,声音的响度不一样,不符合题意;D、依次敲击装有不同高度水的瓶子,瓶子振动的快慢不一样,声音的音调不同,符合题意.故选D.2.【答案】D【解析】解:由图可知,两幅图中音叉振动的快慢相同,因此音调相同;偏离原位置程度不相同,因此响度不相同,甲偏离程度大,所以甲的响度大,即音量大。
只有D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3.【答案】C【解析】敲击它们时,振动的物体是水和瓶子,瓶中盛水越多,瓶子和水的质量越大,越难振动,音调越低,因此声音产生的原因和决定音调的因素分别瓶和瓶内水的振动、水的高度。
故选C。
4.【答案】B【解析】解: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做超声波,因为它已超过人类听觉的上限;医用“B超”机是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的,所以人们听不到它发出的声音。
故选:B。
5.【答案】D【解析】解:A、用不同的力度吹奏,主要发声体的振幅不同,从而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故A错误;B、吹奏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则发声的空气柱长度不同,振动频率不同,因此主要改变声音的音调,故B错误;C、唢呐前端的喇叭主要是使声音放大,主要改变声音的响度,故C错误;D、唢呐模仿的鸟儿叫声令人愉悦,此时对听到的人来说是乐音,故D正确.故选D.6.【答案】D【解析】解:A、声音具有能量,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声波定向发射器的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分散,增大响度,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该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D、强声设备发出的声波高达150dB,是人耳能够听到的,而次声波人耳是听不到的,该选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7.【答案】A【解析】解:决定响度大小的因素是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利用手机软件测出音叉发出的声音从30dB变为50dB,表明响度变大了,则振幅变大。
故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8.【答案】C【解析】解: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我们能区分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故选:C。
9.【答案】D【解析】解:(1)“女高音”和“男低音”中的“高”与“低”是指声音的音调不同;(2)“引吭高歌”与“低声细语”中的“高”与“低”是指声音的响度不同;对照选项中的描述可知,只有D的说法完全正确.故选D.10.【答案】B【解析】解:AB、不同材料的物质发声结构不同,所以钟发出的声音音色与其它的物质发声的音色不同,所以客船上的人是根据音色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A选项说法错误,B选项说法正确,故A错误,B正确;C、钟声通过空气传播到客船的,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中传播,故C错误;D、声音有一定的速度,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故D错误;故选B。
11.【答案】BCD【解析】解:A、真空不能传声,逆向思维就是传声不能真空,即传声需要介质;B、尺子振动越快听到声音越高,说明音调和振动的快慢即频率有关;C、敲鼓的力越大听到声音越大,说明响度和振幅有关;D、纸筒振动发声的声波传递给蜡烛的火焰,使火焰摇动,说明声可以传递能量。
12.【答案】ABC【解析】解:A、声音能够在空气中传播,鼓声是通过空气传给岸上的观众的,故A 正确;B、鼓声是鼓面振动产生的,故B正确;C、观众能够分辨出鼓声和号子声,是因为这两种声音的音色不同,故C正确;D、运动员敲鼓的力量越大,鼓面振动的振幅越大,鼓面的响度越大,故D 错误;故选:ABC。
13.【答案】AC【解析】解:A、从三种波形图中可以看出,同一段时间内,其波的数目都是4个完整的波形,及其振动频率是一样的,说明其音调是一样的,故A正确;B、从三种波形图中可以看出,甲、丙偏离原位置相同,振幅相同,而乙的振幅较小,故B错误;C、从三种波形图中可以看出,其波形状不一样,说明其音色不一样,应该是不同的乐器,故C正确;D、从三种波形图中可以看出,这三种波形振动都是规则的,都属于乐音,故D错误.故选AC.14.【答案】AB【解析】解:A、月球周围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故A正确;B、哨声是由于哨子内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故B正确;C、上下推拉活塞改变的是空气柱的长度,从而改变声音的音调.故C错误;D、用更大的力吹哨子,改变了声音的响度.故D错误;故选AB.15.【答案】CD【解析】解:A、真空不能传声,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故A错误;B、物体振动我们不一定听到声音,只有频率在20~20000Hz之间,且达到一定响度人耳才能听到,故B错误;C、高速公路两旁的隔音板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正确;D、不同乐器的材料和结构不同,演奏同一乐曲,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