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5关于进一步深化两级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

2015关于进一步深化两级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

关于进一步深化校院两级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为调动各学院和广大教职工的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根据学校《关于进一步深化校院两级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特制订本办法。

一、总体要求
以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精神和“十二五”发展规划确定的战略目标为指引,进一步深化校院两级管理制度改革,推进管理重心下移,优化资源配置,强化学院责权利统一的运行机制,进一步下放权力,扩大学院的自主权,增强学院办学活力;完善学院目标责任和绩效导向的管理制度,促进学院加快发展,为学校实现跨越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学院的职责
(一)学科建设。

根据学校学科发展规划和布局,统筹协调和优化配置学院的学科资源,完成学科建设各类项目实施的具体工作。

(二)人才培养。

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的指导意见和工作部署,实施本学院本科生、研究生教育相关的专业建设、学生培养、教师培训、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教学质量监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教学信息管理和统计等工作,开展国际化教育和继续教育。

(三)科学研究。

负责实施科研项目申报、项目跟踪管理、科研成果申报、鉴定以及成果报奖、科研信息的统计等具体工作;协助学校做好跨学科、跨学院大型科研计划的组
织协调等工作。

(四)社会服务。

开拓与企业的合作渠道、拓展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方法;各类社会服务项目争取、过程监督、成果申报、信息统计等工作;跨学科、跨学院横向项目组织协调等工作。

(五)师资队伍建设。

在学校政策指导下,实施学院各类人员的引进、培养、使用、管理、考核等;组织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定、院聘岗位的聘任、各类人才项目推荐等工作。

(六)实验室建设。

开展学院各类实验室的申报、建设、管理等工作。

组织实验教学任务安排、实验教学改革、实验设备和行政办公设备的维护、保养等工作。

(七)学生工作。

负责学院学风建设、学生党建思政工作和其它日常管理工作;协助学校做好招生、就业、学生资助管理等具体工作;负责本学院学生的安全稳定工作。

(八)财务管理。

遵守国家财经法规和学校财务管理制度,按照学校两级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实施学院财务管理的各项工作。

(九)党建、思想政治教育和领导班子建设。

加强学院领导班子建设和教学科研基层组织建设,负责本学院教职员工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党建工作;做好工会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对本学院干部职工的反腐倡廉教育;协助学校做好本学院的统战工作。

三、学院的权限
(一)自主用人。

学院根据学校关于师资队伍建设的总体要求,自主制定学院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根据教师的学科专业、工作性质、业务特长等,实施分类管理。

具有引进人员推荐权和使用、管理和聘任权,具有教职工培训的审批、组织权;具有中级职称的等额推荐权和副高及以上职称的评审推荐权;有对8-13级教学科研岗聘任条件的设置权和聘任权,2-7级教学科研岗的人选提名权,院内管理人员的聘任权;具有对本院所有教职工的考核、分配和奖惩权;具有对考核不合格人员提出解聘或辞退等人事处理的建议权。

(二)机构设置。

在学校关于教学科研基层组织建设的指导意见下,学院围绕学校发展规划自主设置院内无行政级别的教学、科研业务机构,可根据学科建设、专业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的需要设立相应系、研究所等基层组织机构,学院机构设置方案报学校审核。

(三)学科、科研、教学管理。

学院在各类学科建设经费使用办法的框架内,有权制定政策,合理配置学科建设经费的使用;学院有权制定科研管理政策,对学院获得的各类科研项目的实施进行监督和检查;学院根据学校下达的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学位点建设等原则意见,自主制定培养计划,自主决定师资配备,自主制定课程建设规划和课程改革方案。

(四)国际化办学。

落实学校国际化提速工程,引进国
外优质智力资源,提升师资国际化水平,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或联合培养,搭建国际科技合作平台。

(五)资源拓展与配置。

学院可根据自身发展特点,吸引外部资源进入学院,开源节流,充分开发利用办学资源,提高办学资源的使用效益,改进教职工待遇。

学院有权合理调配公用房、实验设备、办公设备等公共资源。

(六)经费使用。

学院在遵守相应的财务管理规范的前提下,自主安排使用学校核拨经费、创收经费以及按相关规定留存的所有经费。

对学院业务经费和人员经费,除学校明确规定用途之外,学院拥有配置使用权。

四、学院的利益
(一)学校鼓励各学院在保证教学、科研等工作正常完成的前提下,广开渠道,努力挖潜,整合资源,积极组织对外拓展和创收活动。

(二)学校按照《学院(部门)目标管理办法(试行)》,加大对学院工作业绩的奖励力度,激发学院的办学动力。

(三)学校给予学院学科、教学、科研管理权力,学院在合理配置各类建设经费使用的同时,要积极利用各类办学资源开展社会服务,在强化社会服务中,进一步开拓获取新的办学资源。

(四)对在学校筹资、融资和增收节支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学院和个人,学校给予表彰和奖励。

五、学院管理的组织
(一)学院实行“明确职责、健全机制、交叉任职、共同负责”的管理运行机制,党政分工协作,共同负责。

院长全面负责本单位的行政管理工作,对学院的教学、科研、人事、财务、社会服务等行政工作行使管理权。

学院党委(党总支)是学院的政治核心,监督保证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学校各项决定在本单位的贯彻执行,支持院长在其职责范围内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

学院党政联席会议是学院的最高决策形式,党政联席会议具体议事范围按《学院关于进一步规范二级学院议事决策制度的规定》执行。

(二)学院设立学术委员会,主要由学科带头人、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教授代表和学院党政主要负责人组成。

学术委员会是学院学科和专业建设、学术、学位、专业技术职务的评议评审机构。

学院可根据办学实际情况和需要设立院务委员会。

(三)学院要坚持民主办学的精神,积极依靠广大教职工办学,以“公开、公平、公正”和民主集中制为原则,建立健全二级教职工代表大会等制度,完善会议议事程序,维护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保障教职工知情权,实现院务公开和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切实保证教职工的合法权益。

(四)按照学校体制改革的目标要求,在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有效利用办学资源、充分调动教职工积极性的前提下,学院应在学校政策指导下,结合学院实际,积极推进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在制定分配政策时,要坚持“公平、
公正、科学合理”的原则,建立起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和鼓励创新创造的分配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学、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六、学院的任期/年度目标责任管理
学院实行领导班子任期/年度目标管理。

任期/年度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是学院整体工作业绩和水平的反映,学院领导班子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和考核结果负责。

(一)学院目标管理的类型与内容。

学校将承担基本办学职责的实体型学院,划分为研究为主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和教学为主型四种类型。

学院类型确立的主要依据是学科资源、人才资源以及条件建设等的投入与占用。

学校下达的指标项目和任务额度因学院类型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和侧重。

每类任务下达的关键指标得分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常规指标,是必须完成的任务;二是超出常规指标的为创先争优任务,用于奖励性积分;三是每项指标相对上一年度的增长率。

目标任务的下达强调综合、灵活运用定量与定性法。

指标的定量分解兼顾各学院的实际情况,充分考量学院办学现状的差距和职能部门工作性质的差异。

不宜定量下达的任务则以定性描述为主。

(二)任期/年度目标任务的考核及奖励。

以学院任期/年度目标任务书为评价依据,对学院进行任期/年度考核,学校人财物等主要资源的配置与考核结果挂钩;奖励性绩效
工资中的5%部分与考核结果挂钩。

具体考核与奖励办法见《学院(部门)目标管理办法(试行)》
七、附则
(一)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试行,根据试行情况,可对有关条文进行调整和修改。

(二)本办法由人事处负责解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