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专业实习心得体会范文实习不单是为了落实工作,更包括要明确自己与岗位的差距以及自己与职业理想的差距,并在实习结束时制定详细可行的补短计划。
以下是为您带来的《导游专业实习心得体会范文【五篇】》,供您品鉴。
导游专业实习心得体会一(一)关于导游工作的认知1导游员也是服务员旅游业,其实也是服务业的一部分。
作为一个导游员,也常常要充当一个服务员的角色。
这就需要一个很好的心态和责任感及自我牺牲的精神。
为官者,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导游者,则须“先游客之忧而忧,后游客之乐而乐”!比如用餐的时候,虽然说岛上的渔邨(大排档)很多,但是一到了中午,就都爆满了。
七八月的中午,烈日当空,十分的闷热。
在室内有风扇或者空调就好很多,但有时需要在三面通风的门口或走廊用餐就最热了,而且一般情况下,无论是大老远刚赶到的还是刚游玩回来的客人,常已是饥肠辘辘了,而客人众多,服务员难免有所怠慢,这时候又热又饿,客人最容易有意见,所以,在这关键时刻,导游就应该“挺身而出”,边斟茶倒水边安抚客人。
一般情况下是每桌要倒四壶茶水!因为中间要巡餐两次,所以常常是来回奔走,累得满头大汗,午餐基本是没怎么吃的。
最累的人,却没能好好补充体力,依然要马不停蹄地工作,而且要始终保持精力充沛、笑脸迎客。
客人吃饱了、吃好了、满意了,这才是最重要的,自己永远是排最后。
真的是凡事必须“先游客之忧而忧,后游客之乐而乐”!而当导游真正可以坐下用司陪餐时,常已是杯盘狼藉,那一桌的菜早就被司机们消灭得七七八八。
这真的很考验导游的体力和心态和奉献精神。
2车上讲解时要特别留意前排客人,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前排的客人很重要,导游的讲解风格越是符合前几排客人的口味,就可能取得更高的支持率。
因为一般后面的客人不一定能听到导游的讲解,相对比较沉默,而前排客人的反应也会对导游讲解的心情有很大影响。
无论导游在上面讲什么,如果前面几排的客人老师采取不合作或者厌烦的态度,导游很容易冷场,提出的意见或者提议都可能不被接受,这时候也很容易陷入尴尬的场面。
同一个导游,同样的内容,由于前排客人的不同而会有截然不同的效果。
一般家庭式的相对比较喜欢可爱型的,并且采用含有简单的提问;而年轻人甚至会“不屑”这种风格的讲解,他们喜欢干脆利落型的,重点突出的讲解。
按规定,中文导游是应该用普通话进行讲解的,但世事无绝对,有时候却引起不满。
我就试过一次,全车接近50人,只有三个人不是说粤语的,结果一讲普通话,客人就不搭理你。
好在我会讲粤语,后来换了语言,效果还真挺明显的。
越是说话与客人越相近,会显得越亲切,越容易取得他们的信任和支持。
真的是得见什么人说什么话。
3要想“说不停”,先要“问不停”游客也是普通人,很多人是第一次来到这个地方游玩。
也因为好奇心是人的天性,所以,客人什么奇奇怪怪的问题都可能抛向导游。
那么,为了减少“一问三不知”的尴尬,就必须处处留心!景区、医院、指定用餐地点、渔港、超市地点及开放时间,眼前的山、庙叫什么、有什么传说,附近哪些餐馆、大排档宰客最厉害,最有名的酒店叫什么、有什么特色……这些都得搞清楚,导游就是要有当“百事通”的心理和知识准备!所以,要想能对着游客“说不停”,平时就必须“问不停!”导游前辈、餐馆、酒店、特产店的老板、渔民、游人……通通都是导游的老师!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事实上,任何一个去过岛上的人都可以成为我们的老师。
当然之后还要加上自己的分析判断。
4顶住压力,有所言有所不言*来自报告之家导游是一个颇有争议的职业。
这次实习,我也切实体会到了这其中的“玄机”。
客人会说“导游,下午想带我们去哪里买贵嘢啊”。
这话很明显表明了游客早已认定行程安排的购物点卖的东西都是贵的!说实在的,购物点的特产和景区周边的出售的那些价格差别不大,但是为什么偏偏要去那一家呢?作为导游,常常感到无奈,这是公司安排的,行程上注明的,导游只能照做,最多提一下意见。
当客人问出这样的问题时,我只能告知,这是市旅游局指定的旅游团接待单位,相信质量会更有保证。
然而,第二天返程时进了购物点,我又特地走了一圈,人头涌涌的特产店里,我居然发现几只打苍蝇在肆无忌惮地舔食没有包装的海星!心中不满泛起一种罪恶感。
我不明白,就是这样的购物点,怎么能通过当地旅游局的评审呢?怎能能成为公司的合作伙伴呢?但是,这个谜团只能藏在心里,包括个别景点,这些秘密都只能埋在心中。
导游,即使不要个人的私利,也还要维护公司、司机的利益。
但是无论怎样,都应该有底线,至少不该私自引诱客人买假货或明显对客人无利的东西。
做个好导游很难,但是至少坚决不当坏导游。
导游专业实习心得体会二实训目的:通过实训环节,能够将理论和实际结合,更好地加强对专业知识的了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实训内容:通过对背景知识的把握和准备,以及老师上课所授相关技巧,以更好的写好导游词。
期盼已久的导游实训周终于开始了。
一开始所有的实训人员就被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要考导游证的同学,一部分是不考导游证的同学。
而我是不考导游证的,所以我被分在非考证班。
而在实训期间我们非考证班的同学和考证班的同学的实训内容是不相同的。
我们非考证班的实训内容主要是导游词创作。
因为旅游者来到一地,人生地不熟,不懂当地人的审美观,因而不知道怎样去欣赏景观的美妙之处,很难体味人文景观的内在神韵,更无从领略风俗民情的无穷奥妙。
所以,他们希望有熟悉当地情况的人为他们指点和介绍,旅游者想借助的那个人应该就是导游员。
而导游员的工作就是通过内容丰富、妙趣横生的导游讲解告诉旅游者应具有的审美观,并介绍相关知识,告诉他们美在何处,指点他们去欣赏某一景点的美,帮助他们获得美的享受,使观光游览活动达到效果,同时也宣传了旅游景点的绝胜之处。
因此,导游词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导游服务的好坏。
所以导游词的创作绝不能掉以轻心。
要写好导游词,至关重要的是掌握丰富的资料,包括现实的、历史的。
只有在大量资料的基础上,才能整理加工,去伪存真、去粗存精,进行再创造,编写成具有自己特色的导游词。
书本知识和实际情况有时会有差异,所以往往会到实地考察,从而写成符合实际的导游词,并在以后的导游讲解过程中不断修改、丰富。
写好一篇优秀的导游词除结构严谨、层次清晰、主次分明、文字流畅等对一般好*的要求外,还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一篇优秀的导游词必须有丰富的内容,融进各种知识并旁证博引、融合贯通。
要能从历史到现实,从传说到民俗,挥洒自如,娓娓而谈。
2、导游词的内容必须正确无误,令人信服,切忌弄虚作假,张冠李戴。
导游词若传递错误的信息,旅游者一旦发现,就会感到受蒙蔽、被愚弄、继而就有可能全盘否定一国、一地的旅游服务。
3、讲究口语化,要多用口语词汇,当然也要有浅显易懂的书面语词汇,但要避免难懂的书面语词汇和音节拗口的词汇;多用短句,不用长句,以便说起来利索、顺口,听起来轻松、易懂。
但强调导游词的口语化,并不意味着就可信口开河,不要语言的规范化了。
4、导游词应该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并能够多方面调动旅游者的注意力,激发游客的游兴。
5、导游词所选用的传说和故事必须是精华,与景观密切相关,与新讲解的内容紧密结合。
6、导游词中,恰当地运用比喻、比拟、夸张、象征等手法,可使静止的化为活动的,使无生命的变为有生命的,使抽象的成为具体的,可使死的景观变为活生生的画面,从而产生浓厚的趣味性,如:“有人说三峡象一幅展不尽的山水画卷,也有人说,三峡是一条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长廊。
我们说,三峡倒更象一部辉煌的交响乐。
它由‘瞿塘雄、巫峡秀、西陵险’这三个具有各个不相同旋律和节奏的乐意所组成”。
《说话长江》这一段导游词中用四个生动的比喻提示出长江三峡内在这美。
7、导游词的语言应该是文明的、友好的语言、富有人情味的语言,应该言之有情、言之有礼、让旅游者听后赏心悦耳,感到亲切温暖。
8、每一个景点都有代表性的景观,每个景观又都有反映其特色的内容,导游词必须在照顾全面的情况下突出重点。
9、必须注意提高品位,一要强调思想品位。
导游讲解是向国内外旅游者介绍壮丽的中国大地、勤劳的中国人民及其伟大创造;宣传古老中华文明和各地民族风情;还要宣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以帮助外国旅游者更多的了解中国,帮助国内旅游者更好地认识祖国和人民,因此,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是导游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如陈蔚德《四川茶馆》导游词,深情地宣传了中华古老灿烂的文化,充满了浓郁的乡情;何琳的《郑州黄河游览区导游词》不但介绍了黄河源远流长的雄传壮丽,而且通过新旧社会对比,突出“制黄河者制国家”的主题。
二要讲究文学品位,导游词的语言应该是规范的,文字是流畅的、结构是严谨的,内容介绍是符合逻辑的。
这是对一篇导游词的基本要求。
如果你在导游词的关键地方适当地引经据典,得体地用上一两句诗词或名人的名言,就会使导游词的文学品位提高不少。
但是,你若故弄玄虚,过多地引经据典,满篇的诗词名句,将导游词搞的高深莫测,其结果定会适得其反。
导游专业实习心得体会三一、实习概述实习时间:20XX年7月到20XX年10月。
实习目的:了解旅行社经营管理过程,掌握导游业务。
实习内容:跟团学习导游带团技能,了解旅行社各部门的工作程序,并独立外出带团。
二、谈导游导游服务是旅游服务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在旅游活动的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随着旅游活动的发展而发展。
导游服务是一种高智能、高技能的服务工作,它贯穿于旅游活动的全过程。
在为期三个月的导游实习中,对于导游服务工作我有了更深的了解。
(一)、首先我想说说对导游的认识:导游是种职业,是门技术,是门艺术,是门科学。
导游是一种职业。
旅行社是旅游业的一大支柱,导游是旅行社的门面和旗帜,一个好的旅行社必定有好的导游,这些人是旅行社的顶梁柱。
导游有专业和业余之分。
常言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现在看来是远远不止了。
“状元”指某一专业领域内的佼佼者。
何为佼佼者?就是在导游工作的各方面都出类拔萃者。
干导游这个职业主要表现在思维方式,表达能力,办事效率,应变能力等方面的与众不同。
同时还要有职业修养和职业道德。
导游是门技术。
任何工作都有自己的专门技术,导游工作也不例外。
首先要认真负责。
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无论什么事,也无论大小,只有“认真”了,才能敢于“负责”。
除了“认真”了,还要“熟练”。
要“熟”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要多练!知识这个东西是“待到用时方恨少”实习的时候我深有体会。
平时要是“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到用时才能从容不迫,如数家珍一般。
只有“熟”了才能“生巧”。
我知道离大家所说的好导游、优秀导游还有很大的距离。
导游也是门艺术。
要把着龙头走,上了车我就是老大。
我们知道,一条船上只能有一个老大,老大多了船要翻的。
正常情况下,首先是要照顾大多数人的利益,不能耽误大家的游程。
要掌握节奏:该快就快,该慢就慢,快慢接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