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毕业论文工作条例五、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条例Ⅰ、毕业论文(设计)任务毕业论文(设计)是教学打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差不多知识和差不多技能,提高分析、解决实际咨询题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也是对已进行的各教学环节的连续、扩展、综合和深化。
它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工作作风、独立工作能力和制造性思维。
依照教学打算,有毕业论文(设计)要求的各系要切实做好毕业论文(设计)的组织、指导、治理工作。
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必须充分表达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针对专业培养目标,理论联系实际,精心组织,严格治理,加强指导,明确要求,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如期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任务。
Ⅱ、组织领导全院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由主管教学的副院长负责,成立院毕业论文(设计)领导小组。
各专业组主任应对本系的毕业论文(设计)教学过程的组织治理和教学质量全面负责,在每届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终止后认真总结,写出书面材料送交教学服务中心。
各专业组主任的具体任务:1、成立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教学指导组,该教学指导小组成员一样由3—5名专业建设负责人组成(小组成员人数可视各系专业数多少而定),已成立实习领导小组的能够不再重设。
2、依照各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差不多要求,组织毕业论文(设计)教学指导小组成员制定本专业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打算和实施细则:3、组织与落实本专业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各项工作,包括:(1)组织学生选题,组织毕业论文(设计)教学指导小组成员审核毕业论文(设计)题目;(2)按有关规定审核指导教师资格;(3)负责检查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进度和质量,和谐解决毕业论文(设计)过程中存在的咨询题;(4)设立本专业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小组;(5)负责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成绩评定工作;(6)督促并检查毕业论文(设计)的资料储存工作;(7)组织优秀毕业论文(设计)与优秀指导教师的评选工作。
Ⅲ、教学差不多要求1、有针对性地安排学生参加实验(测试、微机操作)、设计、调研等实际工作训练,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咨询题的能力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2、使学生在思想作风、工作态度、组织纪律和团结协作等方面受到良好的训练,着力培养创新人才的综合素养。
各专业依照各专业毕业论文(设计)特点,对不同类型毕业论文(设计)的教学差不多要求应各有侧重。
理、工、艺术类毕业论文(设计)应按设计类、工艺类等制定详细的教学要求;文科类毕业论文(设计)应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及学生毕业后工作需要提出相应的综合实践训练要求。
各专业制定的毕业论文(设计)的教学差不多要求,报教学服务中心备案。
Ⅳ、毕业论文(设计)的实施毕业论文(设计)的实施按《硅湖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实施条例》执行。
教学服务中心二00八年九月八日二00九年九月二十七修订六、实习日志七、学生实习总结鉴定表硅湖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实施条例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是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打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表达。
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中,要树立面向21世纪的教育观念,要认真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育与科研、生产相结合,教育与国民经济建设与社会进展相结合的原则,并按照我院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教学目标的差不多要求,重视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时,积极推进治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切实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为此,对我院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制订本条例。
一、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1.选题是关系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质量、教学差不多要求能否落实的重要环节。
选题应遵循下列原则:①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表达学科特点,满足教学差不多要求;②选题能够使学生达到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获得比较全面的训练,同时也能使优秀学生可对某些专题进行比较深入的研究;③提倡选择结合社会及生产实际的课题;④选题应慎重严肃,要考虑到学生自己的专业基础和撰写(设计)能力,选题的份量和难度适当,在保证达到教学差不多要求的前提下,因材施教,既要使大多数学生能够在规定时刻内完成规定的论文(设计)题目,又能使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得到更好的培养和锤炼。
2.选题方式能够有三种形式:指导教师公布课题,学生选题;学生提出课题,相关指导教师认可;学生与指导教师共同商定课题。
3.原则上每生一题。
关于由几名学生共同完成的课题,必须明确规定每名学生应独立完成的任务,使每名学生都受到较全面的训练,且课题应具备任务明确、要求具体、难度适当等特点,原则上每名学生都必须有独立的毕业论文(设计)。
4.选题结果报经专业组主任认定,教学服务中心备案。
题目一经确定,不得任意变动。
必须改变题目内容时,需报专业组主任批准,报教学服务中心备案。
二、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1.担任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一样应有中级以上职称或为“双师”型教师。
各专业组要尽可能安排教学、科研水平较高,有一定实际工作体会的教师担任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工作,同时注意聘请理论水平高、实际体会丰富、热心教育工作的有关单位、部门的专家或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参加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工作。
2.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教师与学生的比例原则上为1︰10左右,最高不得突破1︰20。
3.指导教师职责如下:①编写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经专业组主任审核后,提早发给参加毕业论文(设计)的学生。
②提早做好毕业论文(设计)的预备工作,规划所指导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的时刻安排。
指导老师应有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打算书,报专业组主任备案。
③依照课题对学生应完成的文献检索、外文资料翻译、技术线路的设计、经济分析或实验研究分析、完成工程设计图纸或实验数据、撰写设计讲明书或论文等提出明确的要求。
④指导教师既要采取启发引导和介绍参考资料等方式对学生作实质性的指导,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既不包办代替,也不放任自流。
⑤指导教师应及时把握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进度和质量,注意考查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际工作能力,对学生的工作态度、出勤情形、守纪状况作出详细记录,作为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的参考依据。
⑥停课期间,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指导、检查和答疑的时刻要求每周许多于1次,每次对每名学生指导许多于1—2学时。
⑦指导教师应认真审核学生完成的毕业论文(设计),准确、及时、客观地写出评语,按有关规定评定成绩。
三、毕业论文(设计)的评阅与答辩工作1.学生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后,指导教师应对其进行认真评阅和审查,参照评审标准写出评语,按评审内容逐项打分,给出成绩。
2.每位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由专业组主任指定1—2名教师批阅,参照评审标准,写出评语,按评审内容逐项打分,评定成绩。
3.各专业组组成若干答辩小组,每组由3—5名指导教师组成,由指定的组长全面负责答辩工作。
4.各专业在答辩前应制订出统一的有关答辩程序和答辩场地、人员、纪律等方面的规定。
5.指导教师应提早两天将所指导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交答辩小组成员批阅,同时指导学生认真预备,写出答辩提纲,熟悉答辩过程应知应会的内容,提高表达能力。
6.答辩时,学生对毕业论文(设计)的报告不超过15分钟,答辩过程必须指定专人作好详细记录。
7.答辩终止时,答辩小组按毕业论文(设计)的实际质量,参照标准,写出评语,按评审内容逐项打分,给出成绩。
8.毕业论文(设计)的最终成绩依据指导教师、批阅人、答辩小组给出的成绩评定,原则上三者所占的比例分不为20%、20%和60%。
毕业论文(设计)的最终成绩按优秀100分一90分)、良好(89分一80分)、中等(79分一70分)、及格(69分—60分)和不及格(59分以卜)五级评分,优秀论文(设计)比例原则上应操纵在15%以内。
9.毕业论文(设计)的成绩由各专业组向学生公布。
四、毕业论文(设计)的工作程序和日程4.各指导教师组织学生作开题报告或开题综述(文字的宣讲应包含文献综述,方案论证,进程打算等)。
各专业组检查开题情形,教学服务中心随机检查(每学年第二学期第16周一第17周)。
6.评阅与答疑工作;各系组织相关教师答辩小组,制定答疑打算,按规范要求组织答疑、指导。
7.毕业设计讲明书或论文由各教务秘书依据规定归档(电子稿、文本稿各一份)。
各专业组总结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并形成书面总结报告,交教学服务中心(报告内容大致包括:工作体会、工作完成情形、成果和成果评定情形、学生和指导教师中的典型事例等)。
五、优秀毕业论文(设计)的奖励措施1.对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被评为优秀的学生,学院将发优秀毕业论文(设计)证书,并按有关规定择优举荐省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
3.学生在领取相应奖金时,必须提交论文发表的刊物原件,由教学服务中心存档。
4.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老师,按工作质量,在如期完成任务并上交相关资料后给予适当酬劳。
教学服务中心二00八年九月八日二00九年九月二十七修订附件1:毕业论文(设计)规范化要求附件2:毕业论文(设计)评审标准毕业论文(设计)规范化要求毕业论文(设计)是实现高职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对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衡量高等学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重要评判内容。
为确保毕业论文(设计)的规范化,特提出如下要求:一、关于毕业论文(设计)的篇幅要求文科学生论文字数一样许多于5000字;理科学生论文一样许多于4000字,毕业设计讲明书原则上许多于4000字。
考虑个不专业个不学科以及个不选题的专门性,经系同意,学生论文(设计)字数的要求可适当降低。
二、关于毕业论文(设计)文本内容1.课题名称课题名称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设计)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要求做到文、题贴切。
课题名称中不使用非规范的缩略词、符号、代号和公式等,通常不采纳咨询话的方式。
课题名称所用的每一词语必须考虑到有助于关键词和编制题录、索引等二次文献能够提供检索的特定有用信息。
中文题名字一样不超过20个字,外文题名一样不超过10个实词。
2.作者3.摘要摘要是论文(设计)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
摘要一样应讲明研究工作目的、方法、结果和最终结论等,而重点是结果和结论。
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论文(设计)的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供读者确定有无必要阅读全文,也供文摘等二次文献采纳。
摘要应用第三人称的方法记述论文(设计)的性质和主题。
摘要通常不用图、表、化学结构式以及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
毕业论文(设计)的摘要包含中文摘要和外文(多用英文)摘要。
其中中文摘要字数为200字左右,外文摘要字数不宜超过250个实词。
正文用中文撰写,则将中文摘要置于作者下面,将外文摘要置于参考文献之后;正文用外文撰写,则将外文摘要置于作者下面,中文摘要置于参考文献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