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安徽省宣城中学自主招生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24分)1.(3分)下列各组物质中,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A.天然气、明矾、液态空气B.稀有气体、浓硫酸、胆矾C.水银、熟石灰、水煤气D.金刚石、大理石、铁矿石2.(3分)(NH4)2Fe (SO4)2•6H2O 俗称摩尔盐,工业用途广泛。
该化合物中N、Fe、S 三种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A.﹣3、+3、+4B.﹣3、+2、+6C.+3、+3、+6D.﹣3、+2、+4 3.(3分)设计对比实验,控制变量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对比实验不能达到目的是()A.A B.B C.C D.D4.(3分)化学上用符号“Z A X”表示原子的组成,其中X代表元素符号,Z表示原子核内的质子数,A表示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
已知a b X n+和c d Y m﹣的电子层排布完全相同,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b﹣a=d﹣c B.a+n=c﹣m C.a﹣n=c+m D.b﹣n=d+m 5.(3分)图1 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其中与集气瓶相连的压强传感器等电子设备能将集气瓶内气体压强精确地记录下来。
图2、图3是用该装置测得的红磷和木炭分别在集气瓶中燃烧的压强﹣时间关系图(该装置气密性良好,p0是集气瓶内初始压强,p和p′分别是应结束后恢复到室温时集气瓶内的压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燃烧匙内所装红磷或木炭的多少对实验结果无影响B.反应开始时集气瓶中压强瞬间变大是由燃烧放热造成的C.p≈0.79p0,p′≈p0是由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变化造成的D.只可根据图2推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6.(3分)相同质量的锌片和铁片,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杂质不与稀硫酸反应),得到相同质量的氢气,可能的结论是()A.锌片是纯净物,而铁片不是B.铁片是纯净物,而锌片不是C.上述情况都不可能D.无法判断7.(3分)有CuO、Fe、H2、Ba(OH)2溶液、K2CO3溶液、NaOH溶液、稀硫酸七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两种物质间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最多有()A.5个B.6个C.7个D.8个8.(3分)下图是几种盐的溶解度曲线,根据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是31.6%B.30℃时,将35g硝酸钾和35g食盐同时溶于100g水中,蒸发时先析出的是氯化钠C.40℃时,35g食盐溶于100g水中,降温至0℃时,可析出氯化钠晶体D.60℃时,200g水中溶解80g硫酸铜达饱和,降温至30℃,可析出30g硫酸铜晶体二、填空题(共26分)9.(10分)为了除去KCl 溶液中的少量MgCl2和MgSO4,从Na2SO3溶液、稀盐酸、Ba (NO3)2溶液、Ba(OH)2溶液中选择A、B 两种试剂,按以下步骤实验:(1)下列仪器在蒸发实验中不需要用到的有(填字母代号);a、量筒b、蒸发皿c、玻璃棒d、漏斗(2)A、B 两种试剂溶质的化学式分别为A:、B:;(3)步骤1 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步骤2 中加过量K2CO3溶液的目的是。
10.(16分)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先生,为世界纯碱工业技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该法以NaCl、NH3、CO2等为原料,先制得NaHCO3,进而生产出纯碱。
有关化学反应为:NH3+CO2+H2O═NH4HCO3NH4HCO3+NaCl═N a HCO3↓+NH4Cl2NaHCO3═Na2CO3+CO2↑+H2OⅠ.(1)碳酸氢铵与饱和食盐水反应,能析出碳酸氢钠晶体的原因是。
a.NaHCO3难溶于水b.NH4Cl 难溶于水c.NaHCO3的溶解度相对较小,在溶液中首先结晶析出d.NH4Cl 的溶解度相对较小,在溶液中首先结晶析出(2)某活动小组根据上述原理,模拟碳酸氢钠的制备实验: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氯化钠的饱和食盐水中制备碳酸氢钠,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说明:图中夹持、固定用的仪器未画出“氨化的饱和食盐水”就是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至饱和请回答:①如图装置中有一处不合理,应如何更正;活动小组合理更正装置后,加入试剂进行实验。
②实验结束后,分离出NaHCO3晶体的操作是(填操作的名称);③实验时,为提高二氧化碳的吸收量,须向饱和食盐水中先通入NH3至饱和的原因是;Ⅱ.该法所得的纯碱中常含有少量氯化钠,现用下图所示装置来测定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图中夹持、固定用的仪器未画出)。
实验步骤如下:①按如图连接装置,并检查气密性;②准确称得盛有碱石灰(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的干燥管D的质量为83.4g;③准确称得6.0g纯碱样品放入装置B的广口瓶中;④打开装置B的分液漏斗旋塞,缓缓滴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⑤打开弹簧夹,往试管A中缓缓鼓入空气数分钟,然后称得干燥管的总质量为85.6g。
请回答:(1)鼓入空气的目的是,装置A中试剂X 的溶质最适宜选用(填化学式);(2)若没有C装置,则会导致测定结果(填“偏大”、“偏小”或“不影响”);(3)根据实验中测得的有关数据,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用百分数表示,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017年安徽省宣城中学自主招生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24分)1.(3分)下列各组物质中,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A.天然气、明矾、液态空气B.稀有气体、浓硫酸、胆矾C.水银、熟石灰、水煤气D.金刚石、大理石、铁矿石【解答】解:A、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还含有一些杂质,属于混合物,明矾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液态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B、稀有气体中含有氦气、氖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浓硫酸中含有硫酸和水,属于混合物,胆矾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C、水银(汞)是由汞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熟石灰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水煤气中含有氢气和一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D、金刚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大理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还含有一些杂质,属于混合物,铁矿石主要成分是铁的化合物,还含有一些杂质,属于混合物。
故选:C。
2.(3分)(NH4)2Fe (SO4)2•6H2O 俗称摩尔盐,工业用途广泛。
该化合物中N、Fe、S 三种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A.﹣3、+3、+4B.﹣3、+2、+6C.+3、+3、+6D.﹣3、+2、+4【解答】解:铵根中氮元素化合价是﹣3价,硫酸根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6,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铵根显+1价,硫酸根显﹣2价,设铁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1)×2+x+(﹣2)×2=0,解得x=+2。
故选:B。
3.(3分)设计对比实验,控制变量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对比实验不能达到目的是()A.A B.B C.C D.D【解答】解:A、氯化钠不溶于汽油,而溶于水。
故实验呈现的不同现象能说明物质的溶解性与溶剂种类有关,故方法正确;B、燃烧的条件:物质具有可燃性、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通过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对比说明与温度有关,通过水中白磷和铜片上白磷对比说明与氧气有关,故方法正确;C、对于实验C,一段时间观察试管①中的铁钉明显锈蚀,①试管中即提供了空气,也提供了水,②试管内铁钉不生锈,试管内只提供水,由此得出:铁生锈需要和氧气接触;故方法错误;D、二氧化碳和与水、氢氧化钠都反应,通过实验对比塑料瓶变瘪的程度说明二氧化碳能够和氢氧化钠反应;故方法正确;故选:C。
4.(3分)化学上用符号“Z A X”表示原子的组成,其中X代表元素符号,Z表示原子核内的质子数,A表示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
已知a b X n+和c d Y m﹣的电子层排布完全相同,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b﹣a=d﹣c B.a+n=c﹣m C.a﹣n=c+m D.b﹣n=d+m 【解答】解、A、此项表示的X、Y离子的中子数相等,而XY离子的中子数不一定相等,故此项错误。
B、此项等式表示XY原子的电子数相等,故不正确。
C、此等式表示X、Y离子的核外电子数相等,符合题意,正确。
D、此项等于没有正确是意义,故不正确,故选:C。
5.(3分)图1 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其中与集气瓶相连的压强传感器等电子设备能将集气瓶内气体压强精确地记录下来。
图2、图3是用该装置测得的红磷和木炭分别在集气瓶中燃烧的压强﹣时间关系图(该装置气密性良好,p0是集气瓶内初始压强,p和p′分别是应结束后恢复到室温时集气瓶内的压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燃烧匙内所装红磷或木炭的多少对实验结果无影响B.反应开始时集气瓶中压强瞬间变大是由燃烧放热造成的C.p≈0.79p0,p′≈p0是由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变化造成的D.只可根据图2推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解答】解:A.若所用药品过少,就不会将装置内的氧气耗尽,会导致实验结果出现误差,故错误;B.反应开始时,物质燃烧放出大量的热,气体体积受热膨胀,所以集气瓶中压强瞬间变大的是由燃烧放热造成的,故正确;C.压强不同的原因主要是木碳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故正确;D.由于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虽然都消耗了氧气,但又生成了气体,装置内气体压强保持不变,无法测定,所以只能用磷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正确。
故选:A。
6.(3分)相同质量的锌片和铁片,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杂质不与稀硫酸反应),得到相同质量的氢气,可能的结论是()A.锌片是纯净物,而铁片不是B.铁片是纯净物,而锌片不是C.上述情况都不可能D.无法判断【解答】解:每65份质量的锌会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每56份质量的铁会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所以等质量的纯净物铁、锌与足量的硫酸反应,铁生成的氢气多,现在得到相同质量的氢气,应该是锌片是纯净物,而铁片不是,故选:A。
7.(3分)有CuO、Fe、H2、Ba(OH)2溶液、K2CO3溶液、NaOH溶液、稀硫酸七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两种物质间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最多有()A.5个B.6个C.7个D.8个【解答】解:由题目中的信息可知:两种物质之间分别验证,则CuO与H2在加热的条件下进行;CuO与稀硫酸反应;Fe与稀硫酸反应;Ba(OH)2溶液与K2CO3溶液反应,生成沉淀;Ba(OH)2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沉淀;K2CO3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气体;NaOH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故共7个化学反应。
故选:C。
8.(3分)下图是几种盐的溶解度曲线,根据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是31.6%B.30℃时,将35g硝酸钾和35g食盐同时溶于100g水中,蒸发时先析出的是氯化钠C.40℃时,35g食盐溶于100g水中,降温至0℃时,可析出氯化钠晶体D.60℃时,200g水中溶解80g硫酸铜达饱和,降温至30℃,可析出30g硫酸铜晶体【解答】解:A、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所以质量分数为×100%=24%,故选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