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理解性默写训练专题学生版(二)
班级:姓名:成绩:
一、《岳阳楼记》
1、写迁客骚人“悲”、“喜”的句子分别是什么?
答:
2、描写微波时水面月光的句子是什么?
答:
3、描写无风时水中月影的句子是什么?
答:
4、表现作者关心国家大事的句子是什么?(表现“进亦忧,退亦忧”的句子是什么?)答:
5、“进”“退”分别照应什么?
答:
6、突出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
答:
7、突出表达作者伟大的政治抱负的句子(与现在“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相似的句子。
)
答:
8、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答:
9、请从文中找出总写岳阳楼“大观”的语句。
其中最有气势的两个词是什么?
答:
10、赞美滕子京政绩的句子是什么?
答:
11、第二段中说“前人之述备矣”,照应上文哪句话?
答:
12、从空间角度描写岳阳楼雄伟景象的句子是:
答:
13、从时间角度描写岳阳楼景象的句子是:
答:
14、由"四面湖光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副对联,你能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话:
答:
15、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拥有怎样的心态。
(用《岳阳楼记》中原句答)
答:
16、在文中,进和退分别指什么?
答:
17、表达范仲淹忧乐观的句子:
答:
18、表现政治清明、社会进步的句子:
答:
19、表现作者(或者古仁人)旷达胸襟和宏伟气度的句子:
答:
20、点明文章中心的句子是:
答:
21、描写重修岳阳楼盛况的句子:
答:
22、动静结合描写月夜美景的句子:
答:
23、对洞庭湖景观的总评价:
答:
24、与“前人之述备矣”相照应的句子:
答:
25、由景入情,引出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的语句:
答:
26、古仁人之心的内涵是:
答:
27、从消极和积极两方面突出“忧”的语句是:
答:
28、最能体现“满目萧然”与“心旷神怡”的语句各是什么?
答:
29、突出水天一色的景象的句子是:
答:
30、本文中与《爱莲说》的结语“莲之爱,同余者何人?”意境相同的是:
答:
3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中的“此”具体指代哪些内容?
答:
32、表明洞庭湖的地理优势的句子是什么?
答:
33、由景入情,领起下文的句子是什么?
答:
34、哪一句话体现了作者的广阔胸襟?
答:
35、能够体现现代社会济世情怀的句子?
答:
二、《桃花源记》
36、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表现了渔人是在迷路的情况下偶然发现桃花源的几个句子。
是:
答:
37、写出文中描写桃花林自然景色的语句是:
答:
38、写出描写挑花源中人们和平劳动、幸福生活的语句(用原文)是:
答:
39、文中是什么吸引渔人"欲穷其林"的?
答:
40、本文虚构了一个理想的社会,从总体上描绘了这一世外桃源生活图景的是:
答:
41、描写桃花源生活环境的句子是(用原文):
答:
42、文中描写了桃花源人民安居乐业、和平幸福的境况(或:描写挑花源人精神状态)的句子:
答:
43、本文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有:
答:
44、表现“村人”都来关心渔人的句子是?
答:
45、表现渔人背信弃义的句子是:
答:
46、说桃花源人来桃花源的原因句子是:
答:
47、本文“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桃花源人为何叹惋不已,“皆叹惋”的内容又是什么?
答:
三、《陋室铭》
48、《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或统领全文点明主旨)的句子:
答:
49、文中点睛之笔是哪句?
答:
50、文中描写陋室环境清幽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
答:
51、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答:
52、作者在文中结尾提到古代贤士,并且引孔子的话,表现出了他的高尚情趣(或用比喻赞美"陋室")的句子是:
答:
53、《陋室铭》一文中为突出主旨而引用孔子的一句话是:
答:
54、《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答:
四、《醉翁亭记》
55、《醉翁亭记》全文的主旨是:
答:
56、醉翁亭命名的缘由是:
答:
57、解释“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句子是:
答:
五、《出师表》
58、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
答:
59、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随便看轻自己的句子是:
答:
60、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严明赏罚建议的语句是:
答:
61、《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
这与《出师表》中的哪两句一致。
答:
62、《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原因是:
答:
63、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
答:
64、指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是:
答:
65、作者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是:
答:
66、诸葛亮给刘禅建议中最重要的一条是:
答:
67、在中国男子足球队冲击世界杯屡遭失败的情况下,米卢出任了国家队主教练,这是:
答:
68、《出师表》中说明蜀国当时所处的政治形势的句子是:
答:
69、表现作者无意于功名的句子是:
答:
70、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出自己在刘备“三顾茅庐”前躬耕南阳时心态的句子是:
答:
71、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
答:
72、通过对比写出先后汉兴隆及衰败原因的句子是:
答:
73、诸葛亮在刘备几乎全军覆没的处境下,出任军师,追随刘备创业。
他在《出师表》中写到:
答:
74、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追言白帝城托孤之事,交代此次出师的历史根源及思想基础的语句是
答:
75、严明赏罚的句子是:
答:
76、诸葛亮《出师表》中写作者回忆先帝不惜降低身份拜访自己的句子是:
答:
77.本文中作者认为西汉所以兴隆的原因是:
答:
78、诸葛亮的政治愿望:
答:
79、诸葛亮分析天下形势,其中不利的客观条件是:
答:
80、诸葛亮分析天下形势,其中有利的主观条件是:
答:
81、表达了作者对刘氏父子感情的句子是:
答:
82、第七段中“大事”具体指什么?用文中的话回答
答:
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83、第二段讲客观条件对造就人才的作用,阐述的道理是:
答:
其中阐述在思想上磨练的句子是:答:
在身体上经受磨练的句子答:
在行动上受磨练的句子是:答:
其结果是答:
84、第三段讲人的主观因素对成才的作用即:答:
写人心理状态的变化,答:
写人面部表情的变化。
答:
85、第三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述经受磨练的好处,从正面讲磨练激发人斗志(个人)。
答:
从反面提示国家灭亡的原因:答:
86、孟子对治理国家提出的论断是:
答:
87、《曹刿论战》中反映战前政治准备,表现曹刿“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的一句话是:答:
88、曹刿冲破阻挠,坚持进见鲁庄公的原因是:答:
89、曹刿在对战争的论述中提出追击敌兵时机的句子是: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