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家用燃气灶具出厂检验标准

家用燃气灶具出厂检验标准

百度文库企业标准Q/LC001-2004家用燃气灶具Domestic gas app lia nces2004-10-05 发布2004-10-15 实施百度文库中山市朗臣厨卫电器有限公司发布企业标准家用燃气灶具Q/LS001-2004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家用燃气灶具型号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验收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储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单个燃烧器标准额定热流量小于 5.23KW(4500kcal/h)、使用城市燃气的家用燃气灶。

本标准所指燃气,应符合GB/T13611-92《城市燃气分类》,GB13612-92《人工煤气》的规定,对使用非标准燃气的家用燃气灶可参照执行。

2引用标准GB191 包装储运指示标志GB 308 滚动轴承、钢球GB1497 低压电器基本标准GB1740 漆膜耐湿热测定法GB1765 测定耐湿热、耐盐雾、耐候性(人工加速)的漆膜制备法GB2633 日用搪瓷制品检验方法GB2658 小型交流风机通用技术GB2828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GB2829 周期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过程稳定性的检查)GB2903 铜一一铜镍(康铜)热电偶丝及分度表GB3100-3102 量和单位GB3768 噪声源声动率级的测定简易法GB3772 铂铑10――铂热电偶丝及分度表GB3797 电控设备第二部分;装有电子器件的电控设备GB4208 外壳防护等级的分类GB 4706.1 家电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通用要求GB5171 小功率电动机通用技术GB/T 9963 钢化玻璃GB10410.1 人工煤气组分气相色谱分析法GB10410.2 天然气组分气相色谱分析法GB10410.3 液化石油气组分气相色谱分析法GB12203 热电式燃具熄火保护装置GB12206 城市燃气热值测定方法GB12207 城市燃气相对密度测定方法GB16410 家用燃气灶GB/T1690 硫化橡胶耐液体试验方法GB/T13611 城市燃气分类GB/T6411 家用燃气用具的通用试验方法GB 13612 人工煤气GB16914 燃气燃烧器具的通用技术通则CJ3062 燃气燃烧器具使用交流电源的安全通用要求3术语3.1燃气灶具用本身带的支架支撑烹调器皿(锅等),并用火直接加热烹调器皿的燃烧器具。

3.2台式灶直接放置在烹调台上使用的燃气灶.3.3嵌入式灶镶嵌在烹调台面使用的燃气灶具。

3.4智能灶利用微电脑技术和模糊逻辑控制理论现特定功能的燃气灶。

3.5使用状态指燃气灶维持使用时的状态,如燃气灶坐锅使用等。

3.6高热值(Q h)在稳定压力下,单位体积或单位质量的燃气燃烧产生的热量(将燃气换算成标准状态),包括燃烧产物中水蒸汽冷凝后释放的热量。

3.7低热值(Q d)在稳定压力下,单位体积或单位质量的燃气燃烧产生的热量(将燃气换算成标准状态),不包括燃烧产物中水蒸汽冷凝后释放的热量。

3.8燃气相对密度(d)相等体积的燃气与空气的质量之比(15C, 101.3k Pa,干燥的标准状态)3.9高热值华白数(W g)燃气高热值与同一燃气相对密度平方根之比。

3.10低热值华白数(W g)燃气低热值与同一燃气相对密度平方根之比。

3.11离焰当火孔气流速度增加到某一极限值时,火焰根部脱离火孔燃烧的现象。

3.12回火火焰缩入火孔内燃烧的现象。

3.13黄焰由于空气不足,燃气燃烧时产生的黄色火焰。

3.14红火燃气燃烧时产生的红色火焰。

3.15爆燃燃气与空气混合后的急剧燃烧现象,燃烧噪声超过3.16燃气体积流量(q v)单位时间流过的燃气体积(换算成15C, 101.3k Pa,的干燥的标准状态)3.17热流量(热负荷)(0)在相同状态下燃气热值(高热值或低热值)和体积流量或质量流量的乘积3.18燃气灶额定热流量(Q b0)在额定燃气压力下,燃具使用基准气在单位时间内放出的热量。

3.19燃气灶试验热流量燃气灶在试验条件下,使用试验气时的燃气灶热流量。

3.20热效率(n )有效输出的热量与输入的总热量之比(相同单位)0 C ,101.3KPa,干燥的0 C ,101.3KPa,干燥的80dB,燃烧火焰溢出燃烧室。

3.21灶前压力(P g )在燃气器具入口连接处,燃气器具正常燃烧时测得的相对静压力。

3.22点火燃烧器 用火焰点燃主火燃烧的燃烧器。

3.23主火燃烧器 燃气灶运行时,用于加热或煮食的燃烧器。

3.24熄火保护装置 当火焰意外熄灭时,自动切断燃气通道的装置。

4.分类4.1家用燃气灶具的类别4.1.1按燃气种类可分为:人工燃气灶具、天然气灶具、液化石油气灶具。

4.1.2 4.1.3 4.1.44.1.5 4.2家用燃气灶具型号 4.2.1家用燃气灶型号编制代号I 燃气类别•火眼数号:家用燃气灶用汉语拼音字母 JZ 表示液化石油气5技术要求5.1家用燃气灶具的基本设计参数 5.1.1灶具前的燃气额定压力应符合表1的规定。

kPa表灶具前的燃气额定压力按灶眼数可分为:单眼灶具、双眼灶具、多眼灶具。

按附属功能可分为:普通灶、熄火保护灶、防干烧灶、智能灶。

按结构形式可分为:台式、嵌入式。

按点火方式可分为:压电点火方式和脉冲点火方式。

422说明代 燃气类别:19Y 、20Y 、22Y火眼数: 结构形式:设计编号: 其它:4.2.3示例:J4T 、6T 、10T 、12T 、13T ——天然气 5R 、6R 、7R ――人工燃气1――单眼灶、2 ――双眼灶、3――三眼灶、 T ――台式、Q ――嵌入式燃气灶的设计款式序号,以阿拉伯数字表示 改进型,以英文大写字母表示(X 不作为改进序号)]5R --- T ] 203 [A第一次改进型设计款式(20型) 灶型(台式)灶的眼数(双眼) 气源代号(人工燃气) •家用燃气灶5.1.2两眼和两眼以上的灶具应有一个火眼,其额定热流量不宜小于5.1.3在高原地区使用的家用燃气灶具,应考虑海拔高度对热流量的影响。

5.2家用燃气灶具性能应符合表2规定表2家用燃气灶性能要求2.91kW ( 2500kal/h )。

性 能 要 求 无 风 状 态5.3结构要求 5.3.1 一般结构5.3.1.1 5.3.1.4 5.3.1.55.3.1.6 5.3.1.7 5.3.1.8 5.3.1.95.3.1.10燃气导管(包括点火燃烧器燃气导管)应设在不过热和不受腐蚀的位置。

5.3.1.11燃烧器与喷嘴、点火装置、锅支架之间相互位置要准确,牢靠。

5.3.1.12使用市电的灶具必须有符合要求的安全接地装置。

5.3.1.13带安全装置燃气灶,其性能应符合表2的规定。

5.3.1.14嵌入式灶底板应采用使用常用工具易清洗的结构。

5.3.1.15嵌入式灶嵌入部位宜采用封闭式结构。

5.3.1.16嵌入式灶火盖、承液盘等部件宜采用防溢结构。

5.3.1.17嵌入式灶必须要有熄火保护装置。

5.3.1.18嵌入式灶灶面宜采用金属材料。

5.3.1.19嵌入式灶灶面如采用玻璃等非金属材料,必须采用防飞溅结构。

5.3.2灶具结构5.3.2.1双眼灶和多眼灶灶眼中心距应按锅形尺寸确定。

5.3.2.2应有一个火眼能够适应100mm 直径的平底锅。

5.3.2.3金属灶面荷载试验时,灶面的挠度应小于4mm 。

5.3.2.4玻璃非金属灶面荷载试验时,灶面中心部位的找度应小于 5.3.2.5承液盘应有适当的容积承受煮溢液。

5.3.2.6嵌入式灶应有助燃用空气的供给口,空气供给口的位置、结构形式不得影响燃烧性能。

5.3.3零部件结构 5.3.3.1燃气阀门及旋钮燃气阀门及旋钮在室温及极限温度下开、关时,应灵活自如,旋钮“开”显的标志和方向,并应有限位和自锁装置;阀门火力调节平衡。

5.3.3.2 喷嘴满足设计精度要求,应设在不易被异物堵塞位置,能用一般工具拆卸、安装和清洁。

5.3.3.3燃烧器a. 外表涂层均匀,色泽一致,各件应坚固耐用和不漏气。

b. 焊接部位及其它部位应无影响使用的缺陷。

C.孔加工精确,不应出现影响使用的缺陷或变形。

d. 由两个以上头部组成的燃烧器,相互间位置要准确。

e. 燃烧器与其它有关部件的相互位置要准确,在使用中不得移动和脱落。

f. 火焰不应使无关部分过热或损坏。

g. 燃烧器应易于清扫和装卸。

5.3.3.4调风装置灶具的零部件应安全耐用,在正常操作中不得发生破坏和变形。

灶具的结构应稳定可靠,在正常使用过程中不得产生滑动和倾倒现象。

灶具整体结构向任何方向倾斜 15°时不得翻倒,零部件不得脱落。

燃气灶具的燃烧器必须设置燃气阀门,燃气阀门必须安全,便于使用和维护。

每个燃烧器应能用火柴和点火棒点燃。

燃烧器的燃烧状态应便于观察。

在使用和清扫时手有可能触及的部位应不对人体造成伤害。

灶具零部件的连接应采用标准紧固件,连接应牢固可靠,便于检修。

零部件清扫检修时,利用常用工具应能方便地拆装。

5.3.1.2 1 mm ,单眼灶无此要求。

“关”位置应对应有明a.空气量应易于调节,调节后位置不得自行滑动。

b. 设有调节旋钮或手柄的,应设置在便于操作的位置。

5.3.3.5熄火保护装置a. 燃烧器未点燃,中途熄火或火焰检测器(热电偶等)损坏时,应自动关闭燃烧器的燃气通通路。

b. 火焰检测器(热电偶等)与燃烧器的相对位置,在正常使用状态下应保持不变。

5.3.3.6点火装置a. 电极与燃烧器、引火器之间的相对位置应准确、固定,点燃后电极应不接触黄焰。

b. 点火燃烧器不得导致其它部件损坏。

C.高压线带电部分应有效绝缘,绝缘电阻不得小于 d.对于其它电池的燃气灶,电池应易于更换。

5.3.3.7电气部件应有要取有效的绝缘、隔热和防腐措施。

5.3.3.8锅支架a. 在使用不同类型的常用锅时,锅支架应稳定牢。

b. 锅支架上放置98.1(10公斤力)净载荷时不得产生变形或损环。

C.锅支架自1米高处水平自由落到水泥地面上,不应有明显变形或损坏(对搪瓷锅支架允许有爆瓷)。

5.3.3.9燃气导管应符合下列要求:a. 燃气导管应(包括点火燃烧器燃气导管)应高在不过热和不受腐蚀的位置。

b. 燃气导管用焊接、法兰、螺纹等方式连接时,其结构应保证其密封性能。

C.连接形式:灶的硬管连接管口径G1/2管螺纹;灶的软管连接接头,应采用图 1的两种结构形式( 9.5mm 或 13mm )。

d.当采用软管连接时和检修的位置。

(1)9.5mn 橡胶管用 图1软管接头的形状及尺寸注:①应取 a 角(锐角);②b 部分应为槽状,且在槽部涂以红色。

5.4材质与表面处理 5.4.1 一般规定541.1能承受正常使用下的温度并具有足够的强度。

541.2易腐蚀的金属材料应电镀、喷漆、搪瓷或其他合适的防锈表面处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