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伴我成长----《处处可学习》一、课程标准依据本课编写依据是《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我们的学校生活”中的“珍惜时间,学习合理安排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独立完成学习任务,不抄袭、不作弊。
二、教材分析本课是统编《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教材第一单元《快乐学习》的第1课,旨在引导学生体会学习对人成长的重要意义。
本课由两个板块组成。
第一个板块的话题是“成长离不开学习”,通过让学生回顾自己出生以后的成长学习过程,体会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学习;通过调查访问周边成人的学习情况和对教材中问题的思考,体味人的一生是需要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
第二板块的话题是“处处可学习”,通过对学习途径的分享和交流,明白除了学校的课堂学习外,还有其他多种学习途径和丰富的学习内容,生活处处皆学问,学习的空间覆盖生活的全领域。
两个板块的编写逻辑是首先让学生理解学习以及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再进一步认识学习的空间、途径和内容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三、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小学生经过两年的学校生活,已经积累了一些学习经验,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初步形成了一些好的学习习惯,这为进一步提升学习能力奠定了基础。
但是,升入三年级后,随着课程内容的加深、学习任务不断加重、学习难度逐渐加大,学生面临的学习烦恼和学习困难也会越来越多,这对刚进入中年段的学生来说面临着新的挑战。
近代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指出,这一阶段的小学生处于具体运算阶段。
这是思维发展中最艰难的一个阶段,孩子们刚刚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发展的程度也不平衡。
这一时期若不注意引导,有的孩子可能会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甚至厌学,这就是为什么此阶段学生的学习容易出现两极分化现象。
对于很多三年级学生而言,他们没有认真思考过为什么要学习,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对于“学习”的概念还只局限于学校课堂、书本知识的学习;不知道什么是终身学习,更不明白人为什么需要终身学习。
四、教学目标1.理解学习对成长的重要性;2.知道人的成长离不开学习,每个人都是在学习中成长的。
3.懂得人应该不断学习,初步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五、教学重点难点懂得人的成长离不开学习;初步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六、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咱们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今天黄老师和同学们上课,感受到大家这么热情又有礼貌,老师有份礼物送给你们,请看:出示本班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照片、视频结成的集子。
如果你知道他是谁就说出他的名字。
2.这份礼物你们喜欢吗?为什么呢?你发现了什么?你的感受是什么?(记录成长的照片)3.同学们像小树苗一样一天天长大了。
从出生到现在,我们学到的本领也越来越多,出示图片,看看我们都在干什么?你们真是越来越能干,越来越了不起!那么,这些本领都是天生就会的吗?如果不是,那是怎么获得的呢?——学习,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单元的第一课《学习伴我成长》。
活动一:成长中的故事我们成长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学习。
让我们追寻成长的脚步,回想一下我们是怎样在学习中成长起来的。
1. 课前各组分别采访了自己的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帮助你们回想你在什么时候,学了什么?怎么学的?(从出生0-3岁,3-6岁,6岁到现在的三个阶段,在学习中成长的小故事。
) 2.学生结合自己带的照片,小组交流成长中的故事。
小组代表将自己成长的故事讲给全班同学听,也可以两三个同学合讲、表演、演示,等等。
可表演3.看,我还是婴儿时,学会了……出示视频学说话(多可爱呀,真可谓是牙牙学语,蹒跚学步啊)你们肯定也听过你们小时候的故事,谁来分享?过渡:学说话、学走路是每个人婴儿时都要学习的。
4. 上幼儿园,我学会了……出示图片,你们学的一定更多,分享你学会了什么?5.上小学了,我学会了……出示图片总结:这些本领都是在不断学习中获得的!(板书)活动二:“学习”大讨论1.说到学习,这两个字的演变可大有来头,(看视频“学习”的字源)“学”是对不知道的东西接纳的过程,是知新;“习”是不断重复,是温故。
所以“学习”最初就是一个人持续不断自我完善的过程。
这就是“温故而知新”。
2.如果一个人从生下来就不学习,会变成什么样?指名说,不会吃饭,走路等会怎样?3.出示“狼孩”故事:1920年10月,一位印度传教士辛格在印度加尔各答的丛林中发现两个狼哺育的女孩。
大的女孩约8岁,小的1岁半左右。
据推测,她们必是在半岁左右时被母狼带到洞里去的。
辛格给她们起了名字,大的叫卡玛拉、小的叫阿玛拉。
当她们被领进孤儿院时,一切生活习惯都同野兽一样,不会用双脚站立,只能用四肢走路。
人们给他们食物他们也不会用手拿而是用嘴巴叼,从来不和人交流。
同学们,8岁和1岁半正式活蹦乱跳、能说会道的时候,狼孩为什么不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是的,他们跟狼生活在一起只会……我们从一出生就在学习各种本领,比如最简单的动作:伸出手、拿起食物、放进嘴巴里,现在看来很自然简单的动作好像天生就会的本领实际都是我们学来的。
所以成长离不开学习。
4. 人们后来想让这两个狼孩学习,却……这些数字说明什么?师总结: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小时候是学习的黄金时期,所以你们有一个很重要的名字叫:学生,你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
活动三:学无止境,寻找身边的学习者1.儿童从出生到长大都在不断地学习,那么大人们是不是还需要学习呢?(出示老师自己外出学习的图片)2.、课前我们进行了调查采访,一起来看看调查结果。
3.汇报调查情况。
(1)采访对象?(2)学什么?(3)为什么学?(4)我的发现?师总结:学习不分年龄、职业、性别,大家都在努力学。
4.过渡:我们的父母、爷爷奶奶,身边的邻居,包括在我们眼里知识渊博的老师都在学习。
大人们已经学会了那么多本领,为什么还要不断地学习呢?(提升能力、跟上时代进步、活出更精彩的人生)5.教师出示图片、视频(板书:与时俱进)6.出示一些老年人退休了还在学习插花、书法、绘画、广场舞、唱歌等的照片。
如,国家提倡创建学习型社会,老年大学、社区学习中心、社会公益讲座等。
(板书:终身学习)7.学生交流学习的收获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回忆了成长的过程,了解了学习的意义,找寻了身边的学习者,又学习了调查和采访的方法,汇报了调查结果,收获了学习带来的快乐。
在适当的时候不断总结温习,不也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吗?(出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7.写一句勉励自己不断学习的话。
总结拓展我们的成长离不开学习,无论是小孩还是大人都要不断学习新本领、新技能、新知识,才能适应飞速发展的时代需要。
祝愿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道路上克服困难,让学习伴随我们一路成长,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活到老、学到老。
板书设计:学习伴我成长学习本领与时俱进终身学习《学习伴我成长》精品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学习的多种途径和方法,从而愿意学习他人的好经验。
2、情感与态度:体会学习处处有收获,只要做学习的有心人,就能学到很多知识。
3、行为与习惯:学会处处学习,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自觉性,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4、过程与方法:通过在学习中掌握各种本领,不断获得成长。
教学重难点重点:在成长中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难点:从大人们的学习中获得鼓励和动力,感受到学习将伴随人的一生,需要时时学习,处处学习。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学习调查表。
2、千纸鹤、彩色折纸卡片。
3、书签。
学生准备1、最喜欢的一道菜的菜谱。
2、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师:同学们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学会了很多东西,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学习伴我成长》这一课的内容,开启新的学习旅程。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评价学生两年来学会的本领,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制定新的目标,从而鼓励学生攀登新的高峰,将自信心迁移到新的学习中去。
】二、讲授新课活动一:学习小调查师:同学们,有没有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有什么本领?你是向谁学的?你有什么感受和体会?生1:我会洗衣服,是向爸爸学的,我感受到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做。
生2:我会做手工,是向同桌学的,我感到同学之间充满关爱,非常开心。
生3:我会背古诗,是我看书学的,我感受到自己进步的快乐。
师:同学们可真棒!能学会这么多本领。
下面请大家结合课前准备的调查表,说一说家里和周围的大人们都在学什么,他们是怎么学会的。
生1:奶奶通过认真观察和反复临摹实物,学会了画画。
生2:老师通过学习网上教程,学会了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
生3:爸爸妈妈通过参加家长学校培训课,学会了如何与子女沟通、交流、学习。
生4:爷爷通过学习科技书上的知识,学会了如何科学育种。
师:大人们已经学会了很多本领,为什么还要不断地学习呢?生:社会不断发展进步,人们只有时时学习,处处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和周围大人们的学习情况,明确学习将伴随人的一生,时时可以学习,处处可以学习,从而在学习中不断进步,在进步中获得成长。
】活动二:鼓励中学习师:同学们在两年的小学学习生活之中学到了很多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下面我们来进行一个小组比拼吧。
(小组之间自由讨论)师:下面请几个小组各派出一名代表来说说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吧。
组1: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
—爱因斯坦组2: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毛泽东组3:加紧学习,抓住中心,宁精勿杂,宁专勿多。
—周恩来组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一屈原师:同学们可真棒,收集了这么多有关学习的名言警句。
下面把你最喜欢的名言警句抄写到课前准备好的书签上,送给你的同桌并且对他说一句鼓励的话吧。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制作书签,了解积累更多的课外知识,同时在相互鼓励之中不断学习和成长。
】活动三:玩要中学习师:生活处处有学问,只要我们愿意学习,就能掌握越来越多的本领。
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课件展示折叠好的千纸鹤图片)生:千纸鹤!师:有没有同学会制作千纸鹤?不会的同学想不想学习制作一只千纸鹤?生:想!师:下面,让我们拿起桌子上的彩纸来制作一只千纸鹤吧!(课件展示千纸鹤的制作教程)(学生自由制作千纸鹅,并相互帮助学习,教师巡视指导,让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多样性,体会到合作学习的乐趣)师:同学们可真聪明,这么快就学会制作千纸鹤了。
下面,请把你们制作的千纸鹤送给想要感谢的人吧!有没有同学愿意勇敢地说出来要送给谁呢?生1:我想送给同桌,因为他教会了我一道数学题。
生2:我想送给妈妈,因为她每天叫我起床。
生3:我想送给老师,因为老师给我们批改作业非常辛苦。
师:同学们真棒!你们不仅学会了制作千纸鹤,而且学会了感恩同学,感恩父母,感恩老师。
我相信你们以后能够学会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并将其运用到生活和学习之中。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学习制作千纸鹤,培养动脑动手能力,并体会到玩要中学习的乐趣。
】活动四:做事中学习(课件展示一些美食图片)师:同学们,这些美食图片中有你们喜欢吃的菜吗?生:有!师:谁愿意说说自己最喜欢吃的菜?生1:鱼香肉丝!生2:油焖大虾!师:你们这么喜欢吃这几道菜,那你们知道这几道菜是怎么做的吗?请你们按照课前准备好的菜谱分小组讨论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