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大纲36学时 新

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大纲36学时 新

急救护理学理论课教学大纲前言编制本大纲的主要目的是为本科护理学专业方向急救护理学的教学提供指导性纲要。

根据本科护理学专业培养具有基础医学、护理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能从事临床护理、预防保健、护理管理、护理教育与科学研究的高级护理人才的目标要求和护理学专业教学计划,本学科共授课36学时。

教学内容分三级要求,第一级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是教师理论课讲授的重点,也是考试的重点;第二级是熟悉的内容,教师应选择性的讲授,未讲授的部分由学生自学;第三级为了解内容,供学有余力的学生自学,教师也可选择性的讲授。

由于学时有限,部分与其它学科重叠的内容列为自学内容,只提出了教学目的要求,而没有提出教学内容。

为适应现代医学的迅速发展,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及时补充本学科的新进展,甚至修正教学内容。

大纲后附学时分配可酌情变更。

第一章急危重症护理学概述【学习目标】通过学习,能够识记:1.急危重症护理学的定义2.急危重症护理学的起源与发展理解:1.急危重症护理学的发展趋势2.我国急危重症护士资质认证的趋势教学时数 1学时第二章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组成与管理【学习目标】通过学习,能够识记:1. 相关概念急救医疗服务体系、院前急救、医院急诊科、重症监护2. 院前急救、医院急诊科、重症监护的任务理解:院前急救、医院急诊科与重症监护病房的运转模式。

教学时数 2学时第三章急诊科的设置与管理【学习目标】通过学习,能够识记:1.相关概念急救绿色通道、急诊护理应急预案。

2.急救绿色通道的范围及管理。

3.常见急诊护理应急预案的类型。

4. 急诊护理工作质量管理的目标及措施。

理解:1.急诊科的布局与设置,急诊科人员资质要求、抢救室的设置原则。

2.急救绿色通道的管理。

3. 急诊护理应急预案基本原则、常见类型、应急准备。

4.急诊护理质量管理基本原则。

运用:常见急症的应急预案。

教学时数 2学时第四章 ICU的设置与管理【学习目标】通过学习,能够识记:1. ICU区域布局。

2.ICU病室设置。

3.ICU院内感染高发的原因。

4.ICU院内感染管理环节。

理解:1.ICU总体布局。

2.ICU人员编制。

3.ICU仪器设备配置。

4.ICU收治原则。

5.ICU收治对象。

6.ICU转出指征。

7.ICU组织领导。

8.ICU管理制度。

运用:ICU院内感染控制措施。

教学时数 2学时第五章灾难护理(自学)【学习目标】通过学习,能够识记:1.相关概念灾难、检伤分类、START、应激相关障碍、急性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

2.灾难救援医学的发展规划。

3.医疗单位灾难应急预案的制订。

4.灾难医学救援队伍的建制。

5.灾难现场检伤分类的原则和种类。

6.灾难救援中心理评估的目的和原则。

理解:1.护士在灾难救援各阶段的作用。

2.初级分类的常用方法和检伤分类的标志。

3.二次分类的常用方法。

4.灾难现场伤病员的安置和现场救护内容。

5.灾难现场伤病员的转送指征。

6.不同工具转送的途中护理。

7.急性应激障碍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标准。

8.灾难救援中伤病员的一般心理干预。

9.急性应激障碍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心理干预。

10.救援人员的心理干预。

运用:1.运用START原则进行伤病员的现场分类。

2.灾难现场常用的急救护理技术。

3.担架转运伤病员的护理。

教学时数 0.5学时第六章急诊分诊【学习目标】通过学习,能够识记:1.相关概念急诊分诊.2.急诊常用分诊方法。

3.病情严重程度分类系统。

4.分诊程序的内容。

理解:1.急诊分诊作用。

2.分诊处的设置。

3.分诊护士的资质。

运用:急诊分诊程序。

教学时数 1学时第七章急诊护理评估【学习目标】通过学习,能够识记:1.相关概念急诊护理评估。

2.初级评估和次级评估的内容。

运用:初级评估和次级评估。

教学时数 1学时第八章心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学习目标】通过学习,能够识记:1.相关概念心搏骤停心肺复苏成人生存链基础生命支持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

2.引起心搏骤停的四种常见心律失常及心电图表现。

3.心搏骤停的临床表现及判断。

4.成人生存链5个环节。

5.心肺复苏的基本程序。

6.心肺复苏效果的判断。

7.心肺复苏中的注意事项。

理解:1.心搏骤停后的病理生理变化。

2.心搏骤停常见原因。

3.高级生命支持内容。

4.心搏骤停后治疗目标。

5.心搏骤停后治疗措施。

运用:基础生命支持技术。

教学时数 4学时第九章严重创伤(自学)【学习目标】通过学习,能够识记:1.相关概念创伤、严重创伤、创伤救治链、多发伤、复合伤、急性应激障碍、创伤心理危机。

2.根据伤后伤情的轻重及是否需要紧急救治的分类。

3.多发伤的临床特点、初级评估的目的;复合伤的基本特点。

4.常见的创伤心理反应及心理问题。

理解:1.创伤的分类、创伤后的病理生理变化、创伤死亡的3个高峰时间。

2.创伤严重程度评分、修正的创伤记分、简明创伤分级法、损伤严重度评分和APCAHEⅡ评分的内容。

3.创伤气道的评估与建立。

4.多发伤的病情评估与判断、救治原则和程序。

5.创伤的心理评估与心理危机干预。

运用:1.创伤患者的创伤严重程度评分。

2.多发伤的救治与护理。

第十章常见各系统急症(自学)第一节呼吸系统急症【学习目标】通过学习,能够识记:1.相关概念呼吸困难、急性肺栓塞、支气管哮喘、ARDS、COPD、自发性气胸、窒息。

2.呼吸困难的病情严重程度评估与判断。

3.呼吸困难的救治原则和护理措施。

4.窒息的救治原则和护理措施。

5.气道阻塞引起窒息的严重程度分级与相应的救治与护理。

理解:1.呼吸困难的分类。

2.呼吸困难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3.常见呼吸困难急症的主要症状和伴随症状。

4.哮喘急性发作时病情严重程度分级。

5.窒息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6.大咯血窒息时的紧急处理。

运用:1.判断引起呼吸困难的急症。

2.呼吸困难的即刻护理措施。

3.评估与判断引起窒息的原因。

4.气道异物引起窒息采用的Heimlich手法。

第二节循环系统急诊【学习目标】通过学习,能够识记:1.相关概念胸痛、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2.急性胸痛的临床表现。

3.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主动脉夹层及急性肺栓塞的救治原则。

4.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心电图特点。

5.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用药护理和病情观察。

6. 主动脉夹层的用药护理和病情观察。

7.相关概念急性心力衰竭。

8.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表现。

9.急性左心衰竭的救治原则。

10. 急性左心衰竭的用药护理和病情观察。

11.相关概念心律失常、危险性心律失常。

12.危险性心律失常的初步评估与进一步评估。

13.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室性心动过速、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第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第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特征。

14.心搏骤停、快速性心律失常、缓慢性心律失常救治流程。

理解:1.急性胸痛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2.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主动脉夹层及急性肺栓塞的辅助检查。

3.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危险程度分级。

4.急性左心衰竭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5.急性左心衰竭的辅助检查。

6.心律失常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7.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

8. 快速性心律失常、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处理。

运用:急性胸痛患者的急救护理。

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急救护理。

危险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急救护理。

第三节消化系统急症—急性腹痛【学习目标】通过学习,能够识记:1.相关概念:急性腹痛。

2.腹痛的共同特点,引起腹痛的病因和腹痛的救治原则。

3.相关概念急性消化道出血、急性消化道大出血、上消化道出血、下消化道出血。

4.上消化道出血和下消化道出血的病因。

5.出血严重程度的评估和消化道出血的救治原则。

理解:1.急性腹痛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适应证。

2.上、下消化道出血的鉴别。

3.消化道出血病因与部位的确定。

运用:1.对急性腹痛病人进行病情评估与判断。

2.对急性腹痛病人实施护理措施。

3.对急性消化道出血病人进行病情评估与判断。

4.对急性消化道出血病人实施护理措施。

第四节代谢系统急症【学习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相关概念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性状态、低血糖症、低血糖昏迷。

理解: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性状态、低血糖症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2.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性状态、低血糖症的病情评估与判断。

运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性状态、低血糖症的救治与护理。

第五节神经系统急诊【学习目标】通过学习,能够:识记:1.相关概念: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

3.脑卒中的初步评估。

4.Glasgow 昏迷评定量表。

5.脑卒中的临床表现。

6.脑卒中的救治原则。

7.脑卒中的用药护理及病情观察。

理解:1.脑卒中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2.脑梗死与脑出血的鉴别要点。

3.美国国立神经疾病与卒中研究院制定的脑卒中患者到达院内的关键时间目标。

运用:脑卒中患者的急救护理。

教学时数 1学时第十一章环境及理化因素损伤【学习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相关概念:中暑、淹溺、溺死、近乎溺死、电击伤。

理解:1.中暑、淹溺、电击伤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2.中暑、淹溺、电击伤的病情评估与判断。

运用:中暑、淹溺、电击伤的救治与护理。

教学时数 2学时第十二章急性中毒【学习目标】通过学习,能够识记:1.相关概念急性中毒、中毒后“反跳”(有机磷杀虫药中毒)、迟发性多发性神经病(有机磷杀虫药中毒)、中间型综合征(有机磷杀虫药中毒)。

2.毒物中毒机制。

3.毒物的吸收、代谢、排出。

4.急性中毒的临床表现。

5.有机磷杀虫药中毒机制。

6.全血胆碱酯酶活力的临床意义。

理解:1.急性中毒病情危重的信号。

2.急性中毒的一般救治原则。

3.急性中毒的一般护理措施。

4.催吐、洗胃的临床应用、适应证、禁忌证及基本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

5.“阿托品化”的表现。

6.“阿托品化”与阿托品中毒的鉴别。

7.胆碱酯酶复能剂的用药护理。

8.有机磷杀虫药中毒救治原则与护理措施。

9.百草枯中毒救治原则与护理措施。

10.急性镇静催眠药中毒救治原则与护理措施。

11.一氧化碳中毒救治原则与护理措施。

12.一氧化碳中毒高压氧舱护理措施。

13.急性酒精中毒救治原则与护理措施。

运用:急性中毒的护理措施。

教学时数 3学时第十三章常用抢救药物【学习目标】通过学习,能够识记:常用心脏复苏药物、抗心律失常药、兴奋呼吸药、血管活性药、镇痛药、利尿药及脱水药的药理作用、适应证。

理解:常用心脏复苏药物、抗心律失常药、兴奋呼吸药、血管活性药、镇痛药、利尿药及脱水药的禁忌证、用法和注意事项。

运用:结合心搏骤停、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休克、呼吸衰竭、脑卒中等病例,灵活运用各种常用抢救药物,掌握其适应证、禁忌证、用法和注意事项。

教学时数 0.5学时第十四章危重症患者系统功能监测【学习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识记:1.相关概念血液动力学监测、心排出量、中心静脉压、潮气量、分钟通气量、脑电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