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农村水权转让制度的构建

我国农村水权转让制度的构建

我国农村水权转让制度的构建[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健全和发展,水权也逐步走向市场。

现阶段我国已经基本建立了水权转让制度和水权交易市场,然而在实践中我国的水权转让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已不能完全适应现有的市场经济需求,因此,健全和完善水权转让制度势在必行。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水资源的使用量占全国总用水量的大部分,因此农村水权交易将会成为我国未来水资源的最大市场。

本文从什么是水权转让制度入手,分析我国农村水权转让制度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我国在进行节水型社会工作中对水权转让制度的创新和先进经验,从而对我国农村完善水权转让制度提出建议。

[关键词]水权转让农村水权转让制度Completing the system of transferring the water rightsin rural area of China[abstract]Along with the perpetual development of the market economy system in China , water rights is trending towards the markets . at the present stage , our country have established the system of transferring the water rights and the market of water rights transaction , however in practice there have many problems in this system . It can’t be suit the requirement of the market economy completely . So It is required by circumstances to complete the system of transferring the water rights . China is an agriculture country , the majority of the whole volume of use of the water is the agricultural water consumption , so transferring the water rights in rural area will be the biggest market of water resources .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what is the system of transferring the water rights in the first place , and analyzes the defects in the system in practice . Through we have been get the advantaged experiences in our social task for saving on water , the writer will table some proposals to complete the system of transferring the water rights in rural area of China .[keyword]the system of transferring the water rights水权转让制度是我国在对水资源进行合理优化配置的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虽然仍处于不完善的阶段,但是为我国实现节水型社会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为了真正地实现节约型社会,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好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尽快完善我国的水权转让制度。

一、水权转让制度概述(一)水权制度概述1、水权概述对于什么是水权,学者们对其理解有很大的分歧。

有的学者认为,“水权是独立于水资源所有权的一项法律制度,是水资源的非所有人依照法律的规定或合同的约定所享有的对水资源的使用权或收益权。

”也有的学者认为“水权是包括水资源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等的一组权利。

”无论对水权作出何种定义,水权的实质都是对水享有的权利。

水权是水资源产权和水商品产权的简称,也叫水产权。

笔者认为,水权应当同其他财产的产权一样,水权的主体对其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我国的《宪法》和《水法》对水资源的权属作出了如下规定,《宪法》规定:“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山岭、草原、荒地、滩涂除外。

国家保护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珍贵的动物和植物。

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自然资源。

”我国《水法》规定了,“水资源属于国家所有,水资源的所有权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水塘和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修建管理的水库中的水归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使用。

”2、农村水权所谓农村水权,就是指有关农村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一切权利的总和,即包括对农村水资源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根据我国宪法和水法的规定,如前所述,水资源的所有权归国家所有,集体组织或者个人对水资源没有所有权,而只有使用的权利,因此,我们这里所说的农村水权也仅仅指的是使用权。

我国农村水权的取得方式包括水权的初始分配和水权交易。

(1)水权的初始分配在农村,水权的基本需求方式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基本生活用水,即农村人口的基本生活所必需的用水;二是农业用水,即农村用于灌溉及乡镇企业的其他用于生产的必须用水;三是生态用水,即使维持生态平衡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须部分。

水权的初始分配指的是水权的一级市场,是水行政主管部门以水资源所有者的身份通过发放取水许可证将水资源的使用权转让给各个用水者,取水者需要缴纳一定的水资源费,才能够取得水的使用权。

(2)水权交易在完成了水权的初始分配后,就需要建立水资源市场,这是水权的二级市场。

取得水资源的使用权者可以将自己的水资源使用权的全部或者一部分有偿地转让给需水者,以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二)水权转让制度概述1、水权转让水权转让指的是水资源的权利在不同的权利主体之间的流转。

我国宪法和《水法》明确规定了水资源属于国家所有,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对水资源享有使用权。

通常情况下,使用水资源的都是单位和个人,显然他们不具有对水资源的所有权,而只是对水资源有使用权。

因此,水权转让的也仅仅是水资源的使用权。

我们这里所说的水权转让就是指用水人通过节约用水和提高水效率,把节约下来的水资源的使用权通过水权市场转让出去而获得,从而实现节约用水和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我国水权转让在实践中存在很多的问题,例如:水权权属界定不清晰;水量分配困难,城乡分配和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分配不均,容易造成水事纠纷;缺乏政策法规的保障;水权价格机制不完善等等,这些问题严重的影响了我国水资源的合理配置,阻碍了水资源市场的发展。

2、农村水权转让我国《水法》规定了,“水资源属于国家所有,水资源的所有权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水塘和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修建管理的水库中的水归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使用。

”为了更好的节约和利用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我国在一些城市开展了水权转让制度的试点的工作,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然而,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用水量占全国总用水量的大部分,随着水资源的日益稀缺和农村经济体制的转变,我国农村水资源的配置也在不断的变化和发展。

近年来水权转让制度逐渐在农村中兴起,因此,要想节约农村的大量用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必须完善我国农村水权转让制度。

目前,我国农村水权转让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农村向城市用水、工业用水和生态用水转移。

第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之间的农业用水转让。

第三,农民之间把各自节余的用水量相互间转让。

(三)我国建立水权转让制度的必要性首先,建立水权转让制度是适应市场经济管理体制的需要。

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国家的资源,应当使市场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发挥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

为了加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取得收益,应当实行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因此,要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使水市场发挥优化配置水资源的作用,就必须要建立水权转让制度。

其次,建立水权转让制度有助于缓解水资源的浪费。

水权转让制度是一种水资源的有偿使用制度,我国长期以来对水资源都是实行无偿使用或者低偿使用,这样就造成了用水者对水资源的过度消耗使用和极大的浪费,加剧了有限的水资源的短缺。

为了节约水资源,实行水资源的有偿使用是很重要的。

再次,建立水资源转让制度能够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通过对水资源的有偿使用,同时水市场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使水资源从利用效率低的用途而转向利用效率较高的用途,从而实现计划用水和节约用水。

二、我国农村水权转让制度及存在的问题(一)水资源权属界定不明我国水资源依法归国家所有,国家队水资源依法实行取水许可制度和有偿使用制度,但是,却没有赋予用水者明确的主体地位。

《水法》中规定了,“水资源属于国家所有,水资源的所有权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水塘和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修建管理的水库中的水归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使用。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国家是农村水资源的所有人,其所有权由国务院代表国家统一行使。

然而,在现实中,国务院对水资源所有权的行使往往是委托地方政府来行使的,而地方政府通常又是水资源最大的使用者。

这样的情形就导致了地方政府既享有对水资源的管理权,又享有对水资源的使用权,这将不可避免的导致水资源在管理和使用过程中出现用水不平衡的现象,影响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甚至会导致水事纠纷。

同时,我国的《村民自治法》中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组织灌溉,也就是说我国农村水资源的使用主体应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然而在实际生活中,通常都是由村长或者村支书代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来统一行使水的管理权,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实行承包责任制,是由农民个人承包经营的,由此造成农村水资源的使用权主体不明晰的现象,(二)我国对农村水资源转让的政策法规体系不完善水权是人类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水权应当和其他的权利一样,受到宪法和法律的保充分护。

我国宪法中仅仅规定了水资源归国家所有,其他方面如水资源的使用权等则没有提及。

在《水法》中,对于水权转让方面也缺乏明确的规定,例如水权的性质,权利的内容以及是否能够转让等都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不能够满足实践的要求,对直接的市场主体之间进行水资源交易制度也没有做出规定。

相关主题